106国道衡水段上一老人死亡 求身份线索

农民互联网衡水工作站执行站长:王建辉

农民互联网衡水频道热线:18931978163

衡水新闻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衡水频道 >> 衡水人物 >> 浏览文章

衡水市冀州张保田:从孤儿到抗日革命战士

时间:2015年08月25日信息来源: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

  
衡水市冀州张保田:从孤儿到抗日革命战士
                     图为张保田老人  任玉丽 摄

   张保田本是衡水市冀州彭村(现属冀州镇)人,生于1929年。他七岁丧父,十三岁丧母,成了一名孤儿,跟随当地一位掌马尾箩的手工艺人,背井离乡到石家庄一带学徒,后又到赵县冯家庄为一李姓地主放羊。
  目睹当时日寇横行、百姓涂炭的世道,张保田几次找到藁城县大队,表达自己参军抗日的愿望,都因为年龄问题被婉拒,直到1945年4月,时年16周岁的张保田才如愿成为一名县大队的抗日战士。
  张保田的第一只枪叫“独角龙”,又叫做撅把子,这把枪比盒子炮略长一些,上子弹时要把枪身撅开,再合上,调好标尺,就可以向鬼子开枪。那时候县大队里没有长枪,即便有,大家也把枪托锯掉,这样背在身上,再披了外衣就不容易暴露。县大队的活动经常昼伏夜出,白天,大家在村子里休息,养精蓄锐;夜里就在县城外围,鬼子的据点周边活动袭扰。一旦被日军发现,大家“嗖”地飞散开来,等他们撤去,又从四方包围过来——这就叫做麻雀战。
  “藁城炮楼起狼烟,本是八路军给他点……”这是抗战时期藁城一带流传的一首民谣,讲得正是张保田所在的县大队的故事。当地粘土质,适合挖地道,赵县、栾城、藁城一带通过地道“村与村、户与户连成一片”。张保田所在的县大队,结合区小队民兵与当地群众,挖地道、打鬼子,经常趁夜晚直接把地道挖到藁城鬼子炮楼下面,点燃炸药包“一声巨响,砖瓦漫天飞”。当时他们管这个叫做“炮楼跳楼”。
  1945年8月,由藁城县大队抽调100名精干战士,组成“叫到师”(随叫随到之意),随八路军晋察冀主力部队,北上参加张家口战役。其时,驻张家口的日军驻蒙军司令部率第118师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2万余人,拒不投降。晋察冀军区决定用武力夺取张家口,张保田在此役中担任通讯员工作。“哪里有枪响,就往哪里跑”,战地情况瞬息万变,通讯员要穿越战火,及时通报军情,传递命令,凭借出色表现,张保田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张家口一战,张保田还见识到了苏联友军,人也高,枪也长,作战勇猛。他还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头来张家口时,就听人说过,这里“油麦面,山药蛋,吃甚有甚”。
  抗战胜利后,张保田又随解放军北上,再与傅作义的国民党军队作战,1947年由于战斗英勇荣立二等功,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军南下时,张保田因病复员回到冀州老家,在姥姥家——周村镇南午照村落户,并娶妻生子。四年前,当地民政部门为张保田新盖一所住宅。现今86岁的张保田育有四子二女,已然四世同堂。

(作者:佚名 编辑:hengshui)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衡水市冀州张保田:从孤儿到抗日革命战士]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0311-67563570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