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二)

时间:2016年11月12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字体: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二)

文安洼四大累(二)
□宋九苓(文安县广播电视局)
打堤

 
  无形的水,就是一匹野马,不服管束。要管束野马,就得有缰绳,要管束水,就得有堤防。堤防,是水的缰绳。文安洼是水乡,堤防到处都是,比较著名的有千里堤、秃尾巴堤、隔淀堤、防洪堤……
  打堤,这是一种非常繁重的劳作,但细说起来,大体分两类,一是预防性地修堤、筑堤;二是抢险性地护堤。第一类与挖河一样,每年由决策机关制订计划,利用冬春两季,征用民工,开展施工。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类工程主要靠人海战术,铁锨、小车、土篮子,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手里逐渐有了钱,不少私人手里添置了挖土机、推土机、拖拉机,打堤也开始走向机械化了。比如,修筑环城防洪大堤时,每个乡镇都分派了具体堤段,有的乡镇手头紧,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小车、铁锨、洋镐一起上,干得热火朝天;而有的乡镇有钱,工地上只有几台大型机械轰隆轰隆地响着,轻易看不到一个人影。
  说起打堤的累,必须说护堤抢险。每年雨季,老天爷不高兴,多哭上几回鼻子,文安洼的老百姓就会忐忑不安,政府部门也会紧张起来。沿大清河堤岸上,一间间堤房会住上巡堤员,他们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沿着自己负责的堤段巡视一遍,看看会不会出现险情。假如出现决口,一场生死决战立刻会出现在眼前。文安的一位老副县长叫任谦益,是个老水利通,文安县的各个堤段有几道弯,有几个叉,有多少浪窝,有多少鼠洞,他都一清二楚。每到防汛期间,他是最忙的,哪里出现险情,准有他的身影。“共产党员,跟我跳!”他不止一次地这样喊着,带领人们跳入湍急的漩涡中,为堵决口的人们挡住巨浪,赢得胜利。
  那时护堤,都要成立抢险队、打桩班,护堤抢险的办法也多种多样。有打桩,有援席,有挂柳,最普通的方法还是码草袋子。打桩,就是用四五米长的檩条,一棵挨一棵地砸进堤侧的泥土里,以增加大堤的坚固程度;援席就是用苇席挡住浪头的冲击,然后再填土堵住缺口;挂柳就是伐倒堤上的柳树,然后把树梢一头放到堤边水里,以减轻浪头对堤坡的冲击;码草袋子可能我们都看过南方抗洪的电视纪录片,我们这里与他们的用法一般无二。
  如今,我们这里已经不是水乡了,河道干涸,庄稼缺水,好像再也受不着打堤这一累了。只是我们这里的地形没有变,老天爷还有没有下涝雨的时候?倘若有,还有没有人去受这样的累?还有没有人会干这样的活?
 
拔麦子
 
  交芒种节,骄阳似火,西南风吹着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走进田野,麦浪滚滚,一片金黄,庄稼人打心眼里向外透着喜悦,啊,又是一个丰收年。然而,喜悦之余,也做好了吃大苦、受大累的准备。
  说起庄稼人,祖祖辈辈过着苦日子。有句俗话说,庄稼人是土里刨食。其实,庄家人在土里刨的何止是食呀!先不说卖了粮食添置一家的穿用,就是一年四季做饭取暖用的柴草也都要从土里刨出。基于这个目的,庄稼人舍不得割麦子把麦根丢在地里,而是把麦子连根拔起,轧场前再把麦根铡下,为家里从夏到秋做饭之用。为了这点麦根,于是就有了四大累之一——拔麦子。
  拔麦子是个累活,同时也是个技术活,一个拔麦子的好手,在地头一站,就能看得出来。来到自己的麦垄,左脚前,右脚后,塌下腰,左手从前面一揽,右手后面一合,往后一较劲,唰,一把拔下,一倒脚步,又一把,再一倒脚步,第三把,然后提起,在脚上把麦根上的泥土磕掉,捆好要,放在地上,接着又重复做。在部分农村,捆小麦的草绳被称作草要、草要子,也有的直接用两缕小麦打结来捆小麦,也叫要。
  拔麦子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时间紧,容不得松半口气。俗话说,麦熟一晌,虎口夺粮。到了这个时节,天气说变就变,老天爷一发脾气,一场暴雨,再来几天阴天,老百姓的半年辛苦就会付之东流。第二,姿势单一,劳作时间长。拔麦子的姿势就是猫着腰用力,假如碰见水浇地,地皮板结,晒得结了痂,那就更惨了,拔不了几把,手上立即会出现几个大血泡。一天十几个小时,总是这样,到了晚上,最突出的感觉就是腰痛得直不起来,两腿痛得迈不开步。第三,工序多。拔、铡、晒、轧、扬,再晒、装,几道工序,要在最多一个星期内完成。
  拔麦子虽是力气活,但也有许多讲究。到了地头,先排好顺序,谁挨着谁,谁和谁一趟要,这叫插夹垄。所谓一趟要,就是一个合作小组,前面一个人在拔麦子同时,要隔几步,用两缕麦子打一个结做成要,平放好,后面和他一趟夹垄的人则把自己和打要人拔的麦子捆好,这叫拾要。到了地头,还按照顺序翻个排好,这叫翻夹垄。
  关于拔麦子,还有很多故事,大都说的是过去地主雇短工的事。因为我们这一带有一个习俗,主家在雇短工的同时,还雇一个领头人,叫掌作的(不知和《走西口》中“掌桌的”是不是一回事)。如果短工们能够超过这个掌作的,主家就会好吃好喝好待承,并且发给工钱,如果超不过去,只管一顿窝头咸菜,工钱一个不给。在浩然先生写的金光大道一书的开头,就有这样一个场景,张金发是个掌作的,一心想把一帮打短的穷哥们拉在后面,高大全使了个计策,在磕泥土时,故意往张金发脸上溅,最后,穷哥们都拿到了工钱。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过去文安洼最普通的劳动形式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了。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已经没有那么累了,在这个时候,我们重读古诗《悯农》,还有过去那样的感觉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脱坯
 
  文安洼有句俗话,说是一辈子不盖房,当个自在王。盖房,是农家一件大事,为了省钱,只有自己多受累。退回四五十年,农村的房子大概有以下几类:一、红砖大瓦房。除了公家能盖这样的房,老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二、里生外熟的卧板房,就是里面用坯子,外面用砖,这样的房也是很少有人能盖得起的;三、挂斗房,就是里面用土坯,外面用砖,一层卧,一层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既省了砖,又增强了墙体表面的硬度;四、纯土坯房,而且还是老檐出头的。老百姓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决定盖什么样的房。但是盖什么样的房,也免不了受这第四大累——脱坯。
  盖房用的坯子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砖坯子。它的长宽高和砖窑里出的红砖一般大小,脱坯用的模子有一连三个的,也有一连两个的,脱坯者和好泥,在旁边放一堆细沙土,先在模子里撒一些沙土,然后扣掉,取泥放好摁实,用一个类似弓弦的工具,在坯模子上一刮,再把坯模子一扣,三个或者两个坯子便成功了。
  第二种是大坯。它的尺寸大概是20×15×40公分,和文安古城的城砖大小差不多,坯子干透了也有20来斤重。脱这样的坯子要用滑秸泥,用的坯模子也是单个的,而且只是一个框。和好泥后,旁边要放一堆滑秸,用手挖起一块泥,放进模子里,再抓一把滑秸,往泥里摁,用手抹平,再提起模子,一个坯子就脱好了。
  第三种是砸坯。这种方法不用和泥,但是要看土质。秋后初冬,在野外找个合适的地块,挖一个坑,取出潮乎乎的土,放进坯模子里,用墩子砸,砸实后,打开模子,一个坯子就成了。好像这种方法打坯子,不在四大累之内,但它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就是码放坯子。打坯者以自己打坯的点为圆心,按四五米的半径,把坯子码放成一个弧形,远远望去,坯摞犹如一个个碉堡,惹得小孩子们常常在其间玩打仗游戏。其实这样码放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首先离作业点距离相等,省工省力,其次凸面向北,减小了风阻,增强了稳固性,因为冬天多刮北风。
  另外,过去不光是盖房要用坯,每年春天,不盖房的各家各户也要脱些坯,以备盘炕用。这是因为,老百姓家里睡的都是火炕,火炕都是用土坯盘的,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那些土坯都成了上好的农家肥,于是把炕扒了,把坯砸碎,运到地里,用新土坯重盘一个炕,就成了庄稼主每年必干的活。
  脱坯的累,和拔麦子差不多,腰疼,腿酸。可是老百姓要盖房,还想省钱,不受这样的累,又有什么办法呢?那时盖三间房自己用小车推土垫庄基,自己脱坯,房顶用自家的秫秸,盖时乡亲们给助工,还要花一千多块呢,这是一家人多少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呀!如果你们家还保留着老房子,看看内层是不是土坯的,如果是,里面肯定浸透了你的父辈或者祖辈的汗水。
 
打草要子
 
□熊自洲(农民互联网湖北省网友)
  草要子,是用稻草或麦秸编制而成的,一人多长,有别于草绳。要子,单股;草绳,双股。在我们南方水稻种植区,大都用稻草打要子,它比草绳粗,比纤子细,人们用它来捆稻把、捆麦把、捆柴把等,百把斤重的担子不在它的话下,用起来既省时又方便、环保,还可以重复使用。
  草要子在农村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每年冬天,生产队仓库里堆满了成捆成捆的草要子,一提提挂在屋梁上、水车下,一根根蜷缩在角落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家户户都要打草要子,为来年的生产生活作准备。
  草要子打法有多种,一个人用“要桩”打的要子,叫桩要。这种要子外形如缧丝状,上粗下细,打起来麻烦,但紧凑、结实、经久耐用,捆完麦把捆稻把,最后捆柴把。
  小时候,见识了父亲给生产队打的桩要子。清早起床,父亲从稻场里挑回稻草,铺在堂屋里,喷上少量的水,用几条木凳压在稻草上,然后,从房间里拿出“要桩”(用碗口粗的木头自制而成,长250毫米,上粗下细,最上端有一80毫米长的细手柄)打要子,只见父亲坐在矮凳上,左手拉一把稻草,放在右手拇指上,拧成绳状,放在要桩下方,顺时钟方向“就”,边“就”边添加稻草,打到要桩上方,在凳子上一敲,抽出要桩,要子脱落,把要尾塞进要膛里,要子就形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归拢。这种活,一般都是我来完成的,一担两个,十担一提,将要尾剩余的草扎成小辫,最末端搓成细绳子,最后打个死结,这样,要子才算完工。在我的记忆里,当时,每个社员每打120担要子,生产队就记一个工的工分,分值为10分。
  闲得无聊时,我也拿起要桩,坐在父亲身边,像模像样地打起要子来,我打的要子不是粗了,就是细了,要么散了,父亲告诉我,打要子左手添草要均匀,右手应用力翻腕,千万不能把草直接缠在木桩上,我尝试过无数次,还是打不出有模有样的要子来,父亲鼓励我,等你长大了,有力气了,再来打吧,你一定能够打出好的要子来。
  分田到户后,我开始像父亲那样打桩要,由于小时候掌握要领,加之手法运用得当,我真的打出要子来,虽不美观、光滑,但也能凑合着来用。
  另一种是用“绞棍”绞成的要子。这种要子要靠两个人来完成,跟绞柴把一样,一个人站着边绞边向后退,另一个坐在稻草旁边放要子边添草,绞到一定长度,头尾合拢,自然拧成麻花状,一根要子结束。“绞棍”,就是用一根约2米长、大拇指粗的木棍,扭成180度弯,系上麻绳,在手柄上套上竹筒,像摇把。这种要子松散,不能重复使用,同样能捆麦把、稻把、柴把。
  还有一种是用手打的要子。这种要子不用要桩,也不用绞棍,打起来简单、方便,无需俩人合作,就是直接在手上“挽”要子,形如鸡窝状,上口粗、底部尖,跟绞棍绞的要子一样不够结实,也属一次性要子,只能捆一些轻的秸秆、棉秆、稻草之类。
  过去,草要子在农村用途广泛,除了捆农作物和柴草外,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它,农户的茅草屋,房前屋后柴堆、草堆上,横七竖八缠满草要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和农户打茅包(稻草包,用来储存粮食和种子),用的也是草要子。茅包的打法是,先在箩筐底部呈十字形放两根草要子,接着铺一层稻草,再把稻谷倒进去,封上口,扎紧草要子,退去箩筐,并横着缠上两根草要子,茅包就打成了,吊在房粱上,防止鼠害。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作物收割大都使用机械化,草要子的用途越来越小,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糊糊川”里喝糊糊
□刘春清(阳原县国土资源局)

 
  早些年,阳原县农业生产条件差,土地瘠薄,干旱少雨,历史上素有“糊糊川”之称。人们为了生计纷纷到内蒙古“走西口”“走东口”。不信你到百度百科去查,一输阳原县,别名糊糊川,唉!穷名留下了,也传远了,不想让人知道都难。
  有人说喝糊糊是当地地瘠民贫自然养成的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可不是,连3岁孩子都知道白面大米好吃,可不喝糊糊吃啥呀,没得吃,总不能眼巴巴地饿死吧。祖辈们自古就节俭惯了,无论歉年丰年,都是省吃俭用过日子,以防荒年。由于海拔高,气候冷,无霜期短,农作物每年仅收获一次,物产也比较单调,粗粮较多,主食多为谷、黍、豆、高粱、玉米。农忙时一日三餐为“早上粥、中午糕、黑夜糊糊煮山药”,农闲时多为两餐,即“早晨烫嘴(喝糊糊),中午难拿(搅拿糕),晚上歇牙(不吃饭)”。
  过去,糊糊是把玉米或谷子在石碾上磨成面,搅入大铁锅水中,煮沸而成。也有以高粱面、黍子面、豆面来煮的,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玉米面。就咱这岁数赶上了,每天早上睡得迷迷糊糊的,被母亲叫醒,在被窝里爬锅沿边拿长把铁勺搅糊糊。母亲一手拉风箱一手往土灶里填柴,我再瞌睡也不敢打马虎眼,一打盹锅里的糊糊就巴锅了,糊糊会更稀,舀在碗里能照见窗户档。鼻子影在糊糊碗里,还以为面疙瘩,筷子捞呀捞,老是夹不住,一抬头不见了,空欢喜一场。稀汤糊糊灌肚子,粗瓷大碗,三碗五碗地喝,尿上两泡,半晌肚里就咕咕叫了,糊糊实在不顶饥。“娘,我饿了!”成口头语了。
  儿时总盼着有亲戚来,可人穷不走亲,连亲戚也很少走动。亲戚来了,就能喝上打米(放些小米)糊糊或糊糊煮山药(土豆)了。最难喝的要数杂交高粱糊糊了,生产队以粮为纲,就因杂交高粱产量高,全村不论水地旱地都逼着种上了杂交高粱,真可谓是田地山河一片红。可杂交高粱实在是太难吃了,酿出的酒都是苦的。杂交高粱面糊糊,别说难以下咽了,看看都厌烦饱了。那日子过得,吃没吃的穿没穿的,咋就熬过来了呢?一年四季一身衣,白土布用麻秆灰或锅底灰作染料,染成灰暗色。棉改夹、夹改单,甚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成年累月过着“衣不避寒”的日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行有车住有楼,吃穿不用愁,昔日聊以充饥的糊糊,对当地人的感情仍然如故,并对糊糊进行深加工,开发了系列糊糊面。有小米的、豆面的、咸味的、甜味的,进入了超市,还上了宾馆、饭店的餐桌。
 
两条惹眼的拉绳痕
□刘会强(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
  7月30日我旅游回家后,因天气异常炎热,就打开了空调纳凉,并把身上的外衣脱去,也好尽情地享受这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在我脱掉外衣时,肩膀上的拉绳痕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因为这,多年来无论多么得酷热难耐,我都穿半袖体恤衫,从来不穿无袖的。拉绳痕像是一条在肩膀上游弋的蛇,总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那年我12岁,村里没有货车,也没有拖拉机、三轮车,连一辆牛车也没有。村民往农田拉粪或者收庄稼时,会用家里的板车。我家的板车又破又旧,一般力气较小的人拉不动,只有爹能够使用。那年夏天,爹在200里外的宅北乡打工,只有礼拜天或者节假日才能回家干农活。爹干的农活是家里的重体力活,比如拉粪。
  8月初的一天中午,爹从单位赶回家,见家门口猪圈附近的猪粪还没有送到地里,就喊上正在午睡的我和弟弟,开始往农田里拉粪。因为我和弟弟第一次拉粪,所以都很兴奋,拽着拴在板车上的绳就往前跑,可走出去还没有一里地,就因天气炎热又累又渴受不了了,要不是被爹看得紧,我和弟弟一定会做逃兵。爹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述拉车绳的要领,叮嘱我们要沉住气,不能一阵猛跑,那样不但做不出多少活来,还会累得够呛。
  按照爹的叮嘱,我们将拉车绳套在肩膀上,可走了没多远肩膀就被绳勒出了一条深沟,又酸又疼,只好将绳放在另一个肩膀上,但不久也被勒出了一条又深又长的沟,加上天气炎热,汗水像掉珠子一样一个劲儿地滴……那一刻,爹教导了我们坚持就是胜利。晚上,熟睡中的我被一阵凉风吹醒,我发现爹正用一个破竹盖给我扇风纳凉。
  那一刻,爹是那么温情,与白天拉粪时因为我们偷懒而吹胡子瞪眼的表情简直判若两人。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读懂了父爱。
 
难以下咽的花生皮炒面
□李同善(曲阳县东邸村乡西邸村)

 
  中午放学后,孩子拿着一个鸡蛋送给我:“爷爷,熟鸡蛋,你尝尝。”我问:“这是从哪弄来的鸡蛋?”“我们学校每天每人发一根火腿,一袋牛奶,还有一个鸡蛋。”孙子把头一歪高兴地说。我接过鸡蛋,突然间回忆起小时候读书的日子。
  上世纪50年代末,我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一天放学回家,饿得我头昏眼花,看到父亲与生产队会计坐在桌前整理账目,桌边还放着刚用过的碗筷。我问父亲:“爹,你们吃的什么饭?我好饿。”父亲指着旁边的簸箕说:“你母亲才炒的花生皮炒面,还热乎哪,快吃吧。”我迟疑地拿起碗筷,抽泣着走到簸箕跟前,抓起几把涩涩巴巴的花生皮炒面,放在碗里,又舀了一点儿凉水倒上,用筷子慢慢地搅了又搅,拌了又拌,把炒面送进嘴里,嚼来嚼去总觉得垫牙涩巴,把脖子伸了几伸才免强咽下头一口。这东西虽说不好吃,但总能充饥。我央求在炕上做针线活的母亲做饭吃,母亲说:“米没有米,面没有面,柴禾又不多,我做什么饭?上学去吧。”我眼里噙着泪花,背上书包,无奈地又踏进了校门。
  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在家吃了白面馒头、大米饭和肉菜,党和政府怕孩子身体营养不好,还补贴营养餐,真是掉进了蜜罐里啊!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难忘那段苦日子(十二)]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