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天下农资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猪业新常态 升级莫等待

时间:2015年06月3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生猪产业无疑也在经历着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重大变革。面对养猪业出现的新常态,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大于机遇的情形下,今后养殖场户的路该怎么走?是坚守,还是退却?未来养猪业靠什么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困扰养猪人并亟待业界共同探讨与解决的命题。
传统产业存在弊端
转型升级面临阵痛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生猪生产与消费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革,高风险、高成本、高科技的特征已日趋明显。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的弊端与转型发展中的阵痛已经逐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分散饲养占养殖总量的30%左右,而在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中,大部分生产设施设备落后,饲养管理粗放,养殖环境差,标准化养殖比重低,目前生猪生产总体上仍处于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出栏量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效能和成本存在很大差距。
  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养殖效益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用粮呈现刚性需求,其增量远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同时,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猪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特别是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生猪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生猪价格并未相应上涨,致使养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一直处于亏损或微利经营状态,整体效益明显下降。
  三、疫情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由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加之,环境污染加剧,饲养管理不善,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加剧了细菌病毒的变异速度,同时使猪的抗病力下降,生猪疫病呈现多发高发混感态势,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导致死亡率增加,而且猪肉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风险飙升,严重削弱了我国生猪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市场波动更加频繁。受生猪产能过盛、猪周期和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生猪市场波动频繁,猪周期被打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反成为常态,让人难以捉摸,对农民稳生产、保供给、促增收非常不利;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越来越开放,国外猪肉、种猪不断进入国内市场,由此对国内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
散户退出明显加快
资本扩张有点任性
  近年来,由于生猪产能盲目扩张,加之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生猪行情持续低迷,不少养殖户承担了巨额亏损,抱怨连连的同时已开始加速退出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了3年多的洗牌后,散户退出不可逆转,规模化养殖将快速跟进,猪价也将触底反弹;但同时需要警惕,跨界资本的无序扩张,再次增加产能,拉低猪价,形成恶性循环。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截至2015年3月末,全国生猪存栏3.87亿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7%;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0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15.3%,与2012年底的高峰期相比,下降幅度达到20%,减少800余万头以上。调查显示,能繁母猪减少的主要来源是个体散养户退出猪市或者淘汰母猪所为。
  事实上,由于2014年养猪效益处于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不少散养户已经彻底“伤不起”。首先,迷离的猪市让人再也看不懂,“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早已让养殖户蒙上了亏损的阴影,即使猪价出现偶尔的上涨,也始终不敢补栏;其次,大多数散养户资金链断裂,即使想补栏,也苦于“囊中羞涩”;再者,猪病频发、原料上涨、政策限制等因素,也让越来越多的散养户被迫退出。
  而经历了2014年猪价深度低迷的影响,在业内散户退出加快、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的同时,业外大佬跨界养猪的计划却在雄心勃勃地实施。2014年11月,温氏集团CEO温志芬在公开场合宣布,当年温氏生猪出栏预计达到1200万头;也在去年11月,雏鹰农牧对吉林子公司增资1.5亿元,投产之后,该公司的生猪产能将由目前的360万头提高到760万头。还在路上的资本大佬,诸如大北农集团,则计划到2020年在东北三省控养1000万头生猪;中粮集团也将投资30亿元,兴建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此外,就连万达集团、恒大集团、高盛、武钢、广东德美化工、山西焦煤集团等业外大佬也都有数量庞大的跨界养猪计划,因而被戏称为金融猪、钢铁猪、IT猪、化工猪、煤炭猪等等。
  业内人士指出,在去产能化加速,猪价触底反弹后稍有好转的当前,跨界资本大佬极速扩张,大肆进军养猪业,无疑会带来生猪产能的再度增加,使人们对于未来猪价的走势心生诧异;与此同时,各方所采用的生产模式也是利弊共存,是否能取得预期收益令人担心。某些企业一味地不计成本采用先进技术、自动化技术,这种现象并非个案。理性地看,因为资金雄厚,养猪就可以不考虑成本问题,是一种极为任性的行为。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猪业新常态 升级莫等待]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元氏、赞皇两县俱乐
    6月27日,经《河北农民报》批准,由元氏、赞皇两县报友俱乐部共同组织的《河[查看]
    陕西油桃滞销 果农将
    读者反映:油桃滞销烂在地里田女士在周至县城上班,端午节放假这两天,她回到[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