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劳动之余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妻子从一进我家门都没得一刹清闲

时间:2014年08月29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字体:

1.头一次见面,妻子说:“别的先甭买,有钱给我买双黄胶鞋,在生产队干活穿!”
   我是家里的老三,上边有两个哥哥,下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巴。
   1965年3月,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但是当时的工资也没多少钱,家里的日子仍旧不好过。由于家里穷,当地的姑娘都看不上眼,所以我的婚事一直也没着落。
   在我任教的第二个年头,家里开始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虽然家里依然很穷,但有了老师这重身份,让我的身价也往上提了提,媒人介绍时也多了些底气。于是,经人介绍,我认识了我的妻子。
   妻子娘家在离我家40多里远的县城附近,日子过得也不是很轻松,所以妻子的娘家人都希望妻子能找个富裕的人家,为的是不再让妻子受穷受苦。
   得知妻子娘家的情况之后,我心里没有一点底气,就怕妻子嫌弃俺家穷。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媒人的牵线中我与妻子见了面。
   由于已经在学校工作了一年多,我的衣着打扮还算合体,见面后没聊几句,我就已经感觉到妻子不是那种特别矫情的女孩子,心里的石头往下落了落,心情就更放松了,俩人越聊越投机,彼此间的好感油然而生。就这样,在我的意料之外,第一次见面,我就与妻子互生情愫,决定进一步交往下去。
   得知了彼此的心意,我就想着应该给妻子送点见面礼,但当时我一点准备也没有,于是我便问她买点啥?妻子也不扭捏,痛快地说道:“别的先甭买,有钱给我买双黄胶鞋,在生产队干活穿。”当时我兜里根本没带钱,还好哥哥家在县城,离我们见面的地方不远,于是我便到哥哥家拿了5元钱,给妻子买了一双38号的黄胶鞋。
   头一次见面,所谓的见面礼就是给妻子买了双做活穿的黄胶鞋,甭提多寒酸了。但妻子不这么认为,她觉得那些花里胡哨的礼物中看不中用,还不如一双黄胶鞋来得实在。

2.交往一段时间后,妻子不嫌我穷,在家人都不同意的情况坚持嫁给我
   在慢慢的接触中,我从妻子的口中得知,妻子小时候娘家也很穷,父母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供她上学,再说她是一个女孩,家里就更认为读书没啥用了。但妻子看见其他小伙伴都能进学校读书,十分羡慕,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跑到学校去。奶奶知道后,拿上一根棍子找到学校,用棍子进行威胁,硬是将妻子给拖了回去,从此,妻子再也没进过学校。可能由于自己小时候没上过学,所以妻子觉得我能给别人当老师很了不起,对我也有那么一丝丝小崇拜。
   第一次见面后,我与妻子的约会就越来越频繁,见不到面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思念是个啥滋味。
   约会归约会,妻子从来不要这要那让我乱花钱,连我俩吃饭都很简单,如此踏实不虚荣的女子让我碰到了,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同时,这更坚定了我对妻子的选择:一定要把她娶回家!
   跟妻子交往后,妻子的家人也从一些侧面了解到了我家的具体情况:家里穷,兄弟姐妹负担重,所以他们跟妻子明确了他们不同意这门婚事。其实在我之前,家里给妻子介绍了好几个有钱的人家,但妻子都觉得跟对方谈不来,不同意,后来才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我。我觉得我很幸运,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吧!
   家人不同意,妻子虽然很在意,但她更坚持自己的选择,因此,我俩仍然时常见面。
   后来,我到县教育局进修,我俩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妻子时不时找机会到进修学校来看我,以解相思之苦。
   有一次妻子又来到进修学校看我,到了饭点,我把她领到街对面的一个大众食堂,每人吃了一碗面条。吃饱之后,我提出一个建议:“咱俩照张相吧!”妻子没有反对,于是我们回到宿舍,我把跟我一块进修的老师叫到屋里,借他的那件小大衣穿上,我俩便一起照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合照。
   后来,妻子不嫌我穷,在家里人都不愿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跟我结了婚,那张合影也就成了当时的“结婚照”。如今,那张发黄的小照片已保存了40多年,每当抬眼看到这珍贵的照片,就想起那一幕幕往事,心里充满着甜蜜和幸福。

3.父亲病逝后,母亲哭着说:“我就愿意跟着老三!”
   在与妻子交往的过程中,我的父亲得了重病,家里本来就穷,加上给父亲看病,当时真的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点都不为过。但是花再多的钱治疗也没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父亲走了,我们欠下了很多债,当时我的弟弟刚8岁,小妹妹才6岁,母亲也是百病缠身,根本没有能力再撑起这个家。经族人商议,决定让我拉扯弟弟、妹妹,我母亲由我大哥、二哥赡养。如何赡养呢?也就是年供柴、月供米,有病看病,一直到养老送终。
   对于族人的决定我没有意见,弟弟妹妹还小,不能因为没了父亲就断送他们的成长,作为哥哥,照顾弟弟妹妹义不容辞。但是母亲听到这个决定,却不是十分满意。母亲哭着说:“我就愿意跟着老三!”听到母亲的要求,我不等她说下句,便连声答应:“行、行、行,让母亲跟着我生活。”我想我的墨水不能白喝,母亲为我们辛苦了多半生,老了不能让她犯难。她愿意跟我过,也说明我还是个“孝顺鸟”。
   于是,我毅然答应了与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一起生活。其实母亲跟着我生活,还能帮着我照看一下不懂事的弟弟妹妹,这样对于弟弟妹妹来说也是好事,他们年龄尚小,没有比跟着母亲一起生活更幸福的事情了。
   就这样,母亲、我、弟弟、妹妹,我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生活虽苦一点,但很幸福。

4.妻子进了我们家,立马当起了“妈”
   父亲去世后,我立马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妻子并没有因此嫌弃我,仍然选择跟我走在了一起。
   妻子进了我们家后,首先伺候我那百病缠身的母亲,拉址不懂事的小叔子、小姑子。在那捉襟见肘的岁月里,妻子想着法儿地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我母亲更是拿妻子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妻子在娘家时都是受父母照顾,到我家之后,根本没有缓冲的时间,不但没人照顾她,而且她还要像妈妈一样照顾我的弟弟妹妹。种种辛苦可想而知,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转眼弟弟、妹妹该上学了,供吃供穿,还得准备午饭带到学校,早上上学之前必须准备出来,妻子默默做着这一切。遇上雨雪天气,妻子还得负责接送。
   弟弟妹妹上完小学上初中,妻子总是起午更做好饭,就怕耽误了弟弟妹妹上学。我成天在外任教,家里的事全是妻子一个人料理,亲戚里道、街坊四邻、人情份往的也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转眼到了1976年,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相继逝世,母亲听说后内心很难过。另外,唐山大地震后,在县委工作的二哥率领全县民工支援唐山,当时余震还挺多,母亲很是惦念,一提起二哥,母亲就泪流满面,加上原先就有病,这时更加重了。有一天母亲从梦中惊醒,说:“你爸爸赶着牛车接我来了。”我一听这话,心里也就不淡定了,没过多久,母亲也就离我们而去了。
   母亲在我们屋幸福生活了12年,这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她付出的辛苦不知比我多多少倍!

5.我欠妻子的太多了,只能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弥补吧
   母亲去世后,弟弟妹妹也都毕业了,在妻子周全的安排下,弟弟妹妹都相继成家立业。把弟弟妹妹都安排好后,我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因此,从小学到初中,妻子又相继起了十五六年午更,供吃供穿、供花钱,拉扯照顾着这3个孩子。
   3个儿女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又都相继成家立业,这回总该喘口气,轻松点了吧?没那么简单!儿子媳妇、姑娘女婿成家后都有了小孩,上班没办法,又从外边把孙子、孙女、外甥相继送回来,妻子又担负起照顾孩子的任务。
   俗话说老人都“隔辈疼”,确实如此。妻子疼孙子、孙女和外甥远远超过疼自己的儿子、女儿。后来,孙子、孙女、外甥相继上了小学、初中,妻子的午更还得照旧起下去。念小学时孩子们都在本村,接送问题不大。但后来实行集中办学,四年级时孩子们就都被送到了离家八九里远的中心校,为此,妻子还买了电动车,66岁的人了,天天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们。
   去年,孙子毕业了,外甥今年也毕业了,只有小孙女还得再接送三四年。
   这么多年,妻子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两个儿子、儿媳,还有女儿、女婿都很孝顺,今天他给买一项链,明儿她给买一耳环和戒指,并且都得亲子给妻子戴上才行。前段时间又给妻子买了一部高级手机,孩子们怕他妈不会用,便把常需要联系的亲人的号码都输入进去,接打就方便多了。
   不但孩子们对妻子好,就连乡亲们都觉得妻子贤惠,都愿意跟她通事来往。常听人们当面或背后议论:“你看人家沈老师家,从没听过他们家吵架、生气,跟街坊四邻没有过意不去的事,谁家有为难的事都帮忙,他们大人孩子都不少挣钱,但生活各方面都很低调,他们的孩子、媳妇都很仁义,在家在外头都挺得人。”
   几十年来,我的妻子给三代人起午更爬半夜实在不易,比我教育三代学生费的心都要大。我把多半辈子的年华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把多半辈子的年华献给了我们家三代人。原本我想妻子从小家境贫寒,没念过书,到我家能好一些吧,可从一进我家门,都没得一刹清闲,为我们一家老小一直辛苦、奔波。我欠妻子的太多了,只能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弥补吧!
采访手记 
   从1965年3月开始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到2008年9月正式退休,整整43年的教学生涯,让许多人对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中心校的沈志老师充满敬意,沈志老师也为自己大半辈子的教育经历感到自豪。沈老师说,他最开始教过的学生毕业后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然后娶妻生子,于是他又开始教学生们的儿女,学生们的儿女长大后同样又娶妻生子,于是他又教学生们的孙子孙女,就这样教育了三代人之后,自己也老了。
   退休之后的沈老师回过头来再看之前的生活,他说他不得不感谢一个人——妻子。沈老师说:“我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教育了三代人,而妻子在生活中伺候了家里的三代人,她一进我家门,就开始了这一生的操劳,我欠她的太多了!”听了沈老师的故事,记者心里生出一股莫名的感动,希望广大读者也能在跟随沈老师唠家常的同时,感受他那份真挚的情感。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妻子从一进我家门都没得一刹清闲] 的评论,总共:1条评论
红尘癫儿 会员:红尘癫儿  刚刚 1
一样的病症,一样的感受。我们都感谢妻子|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邯郸永年;穷人不能死
    邯郸市永年县辛庄堡、张西堡等乡镇的白事大操大办苦了当地村民,这种不符合[查看]
    赞皇报友俱乐部成立
    8月28日,“河北农民报”赞皇报友俱乐部成立,刘庆华(农民互联网[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