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劳动之余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回家咋就这么难

时间:2013年07月3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胡洪月

    本专题“自觉篇”一经刊出,便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读者在为该政策叫好的同时,也道出了很多的无奈。孝敬老人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常回家看看也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但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下,儿女在外打工、工作的很多,是否能常回家看看也会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使人们回家看望、关心老人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社会的尴尬和无奈。
    “谁不想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谁不想厮守在父母的身边?”一位读者这样对记者说,回家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到底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请关注——

回一趟家就得万八千的

    廊坊市大城县权村镇杜汉村的小东从小就备受父母疼爱,高考后考入了美丽城市海南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工作,娶妻生子。天各一方,回家成了两边心中的痛。假期少、工资低,每次回趟家小两口就得被扒层皮。这让人不禁感叹:常回家看看,真不易啊!

 
  谁不想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谁不想厮守在父母的身边?常回家看看,说起来容易,可对有的人来说,有时做起来真的有点难……
    老姑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可她最喜欢小儿子小东,因为小东是最听话最孝顺的孩子。小东在海南上的大学,毕业后在那里找了工作,5年前又在那里娶妻生子。小东工作生活都很顺心,惟一让他心里不安的就是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
    过年的时候小东带着妻儿回来了一次,由于妻子晕车,就坐的飞机。在一次聊天中我埋怨表弟:“老姑和姑父上了年纪,总是想你们,你们该多回来看看才是。”听了我的话,表弟低下了头,表弟妹诉说了小东的苦衷。
    小东在一家公司上班,工作很忙,公司要求很严格,还常常加班,有时连国家规定的假日都要占用。因为离家远,回一次家一两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时间上不能保证。再有就是结婚时是岳父岳母给首付买的房子,他每月都要交付一定数额的房贷。有了孩子后妻子没有上班,小东的工资不算高,每月除去养家、付房贷的钱就几乎所剩无几了,可要回一次家坐飞机再加上其他费用没有万八千的下不来。前年因为想省钱坐的火车,因为表弟妹晕车,孩子很小,回去后两人都病了,所以回家次数多了,他们真负担不起。弟妹看了看表弟又说:“其实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我们心里很愧疚,特别是小东,有时在梦里都喊妈妈,醒来后呆呆地坐着,久久不能入睡……爸爸妈妈知道我们的情况,很理解我们,平常不让我们回来,想我们了就在视频里和我们说话,我们再难也坚持每年回家一次,平时也只能尽力多给二位老人寄些钱,来补偿我们不能在身边尽孝的亏欠了。”
    通过法律约束年轻人经常回家看看,这对老年人和年轻人来说,都是件好事,对小东这种情况的人来说,却有些为难和尴尬,想做到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感谢本报通讯员晨泉剑)

 

开了门市,身不由己

    身体一向还不错的杨如烟的母亲有一天半夜发起了高烧,一直昏睡到早晨10点才起床,这件事让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寺下村的杨如烟想想就后怕。可在这个生活压力极大的社会上,常年守在父母身边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不能常回家自有他的苦衷。

    “常回家看看”虽然已经写入了我们的法律,但还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就拿我的情况来说吧,我在村里开着一家门市,没有和母亲在一起吃住,每天从早到晚地时忙时闲,若是有事出去,就只能关门闭店,才能安下心出门办事。
    母亲住在家里,若从门市步行过去的话,最多也就只有10分钟的距离,说实在的这么短的距离,我就是每天跑三五趟,又能花去多少时间呢?但是由于开着门市,经常三五天也不能回去一趟,看望一下老人。
    记得那还是一个中午时分,母亲过来喊我与妻子回家吃饭。我发现母亲气色有些差,便问咋回事,母亲说自己觉得不舒服,一直睡到上午10点才起床,后到村卫生室检查,高烧38摄氏度,打针后好多了。
    我听后,心里不由一阵酸楚,亏的母亲平时身体还行,自己起来了,若是病得厉害了发现又不及时,这岂不就出大麻烦了?我真恨自己没有及时发现母亲的病情,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心每天到母亲的住处转一转,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得那样好做到。前段时间我临时给人家打零工,白天没工夫,晚上下班回来人早已经累得够呛,哪还有心情去看望母亲?再说了,母亲的身体一直还行,所以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守在母亲身边都不能做得很好,更别提那些远在天涯打工的儿女们了。
    “常回家看看”入法,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太难了。这并不是狡辩,而现实就是这样。在这个以拼金钱才能生活的社会里,儿女们迫于生活压力大,顾不上老人,不能常回家看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没见哪位老人因此而责怪过自己的儿女。但是我们当儿女的虽不能做到常回家看看,若是给老人买部手机或安部电话的话,远在他乡的儿女经常往回打个电话,报报平安,问问老人的近况,这也算是一种尽孝吧!
      (感谢本报通讯员李庆章)

几年不回家,家已不是家

    衡水深州市护驾迟镇东杜家庄的大庆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男人为挣大钱出门打工,一直没发大财的他誓死不回家。母亲对他思念成疾去世了;媳妇心灰意冷改嫁了;年迈的老父亲踏上了寻儿路……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破败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这一首歌唱遍了华夏大地。国人对家的感情尤为深厚,从春运的一票难求,到洪洞县大槐树的寻根祭祖,都能看出黄河儿女的恋家情怀。回家的故事谁都能讲很多,可下面这事却能提醒您别再为不回家找理由。
    这天我去理发,人很多,我就坐下随手拿了张衡水报看看。上面有这样一段:景县有个人结婚后出去打工,十多年没有回家。因为现在处处都用身份证,他不回家就办不了二代身份证,于是找了个办假证的,用真实的身份信息办了个假证。结果被派出所查出来了,被告知他的身份信息是已死亡。他因为办假证被行政拘留15天。这期间派出所通过景县的公安机关找到了他的父亲,他父亲听说他还活着气得不肯见他。原来在这人失踪期间,他媳妇因为长期没有他的音信而提出离婚,法院公示失踪一段时间后,当地派出所宣告他死亡,他媳妇带着女儿改嫁了他人。他母亲也因为想他而精神失常,后来也过世了。他老父亲打一个月工找他一个月,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彻底失望了。再说这个人也不是不想家,在外边打工,做小生意,总想着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挣不了大钱没脸回家。他还给他父亲买了手机却没能送回家去。就这样好好的一个家,被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后来还是公安机关做他父亲的工作,他父亲来接他,爷俩抱头痛哭。他也表示要回家好好孝敬父亲,适当的时候去看女儿。此时他媳妇早已为人妻,再想破镜重圆是不可能的了。
    为啥老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并不是单纯的物质需要,而是亲情共鸣啊!尽管报纸上刊登的这样的事不常有,可我认为这种事情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应该完全被杜绝。朋友啊,在父母家人眼里,你发不发大财没关系,只要你平安健康他们就会觉得幸福。所以,不管多忙,咱还是常回家看看吧!

一进门,一口大红棺材映入眼帘

    保定市顺平县正童村有一个好汉爱子心切,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供养他走出农村,在城里落了脚。为了不让儿子劳神费财,老汉强忍思念不让儿子回家。宝贝儿子倒挺听话,父亲不让回家就不回家,好好在外边打拼,将来孝敬老爹。可老爹还能等吗?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已经唱了多年,它唱出了老人的心声,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生常理。这只是老人对子女们一点小小的要求,不求你回家做多大贡献,只要你回家看看、转转、和老人谈谈、帮助刷刷筷子洗洗碗,这是老人最起码的一点要求,也是儿女们孝敬老人最明了的表现。
    祖祖辈辈工作在外的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除了孤苦伶仃闯天下的,有几个不是在老人的供养下奔出家门的?老人把一二十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子女身上,直到年老气衰、食宿不便的时候,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按理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不过,不回家也有不回家的理由。有人说:“现在父母身体还好,生活上用不着我们,我们回家一次花很多路费,很不容易,等他们动不了了,再回家伺候他们。”也有的说:“父母供养我多年,特别不容易,我要在外面大干一番事业,等功成名就后,再风风光光地回家,好好孝敬孝敬二老。”他们这种孝心倒可以理解,可是老人还有多少日子可以等?
    我们村有一老汉的爱子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老汉从小把他视为掌上明珠,辛辛苦苦地供养他到大学毕业,又是找工作又是买房,为他几乎倾注了一生的积蓄和心血。说实话,老汉的儿子确实是想好好感恩自己的父母,连续三四年没有回家,安心工作挣钱。
    按说这样二老该省省心了,可他们心里却还是放不下,整天想儿盼儿又疼儿,怕他回家浪费路费,旅途又辛苦,也没要求儿子回家。老汉由于常年积劳成疾,经常头脑不适,可又怕花钱不愿就医。就在去年春天,忽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撒手人寰。
    儿子听到老子去世的消息后,急忙赶回家。可一进门,一口大红棺材映入眼帘。昔日老父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可如今却阴阳两隔。儿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撕心裂肺地哭喊,可再也弥补不了他这终生遗憾了。
    不管父母嘴上咋说,他们内心深处都盼着儿女们回家。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们啊,把回家看望爹妈和去上班同样重视起来。 
    (感谢本报通讯员程玉林)

畅所欲言

    常回家看看何易?
    常回家看看何难?
    常回家看看极易?
    常回家看看不难?
    常回家看看容易?
    常回家看看困难?
    常回家看看不易!
    常回家看看最难!

    当官打工白蓝领,
    有钱无钱没时间。
    空巢独居伴孤独,
    赡养不孝两重天。
    歧视虐待或遗弃,
    道德谴责太一般。
    曾有节日探老人,
    床赴黄泉已数天!
    子要尽孝老不在,
    哭天喊地也枉然。
    常回家看看入法,
    儿女心中五味添。
    魏晋以孝治天下,
    士人入仕中正关;
    不率法令纠而罪,
    似乎一票否决权。
    批判继承好传统,
    就有百善孝为先。
    国今立法正当时,
    法治国家皆遵严,
    老年权益保障法,
    今年七一得实现。
    媒体百姓齐热议,
   此项法律须完善:
    应当不得太肤浅,
    犯法执行谁监管?
    不得忽视和冷落,
    看望问候哪底限?
    早晚问安不现实,
    经常区间多少天?
    国企工厂有假日,
    个体私人只认钱;
    一年没有半日休,
    请假一天扣百元;
    工作难找也得干,
    权当打工混口饭,
    不做啃老能吃苦,
    怎管老板黑心肝;
    打工更知尽孝道,
    勤打电话常寄钱,
    父母深知儿女苦,
    儿女平安老心安。
    老人生日合家欢,
    酒肉蛋糕晒照片;
    过年过节一方面,
    最是平时多照看。
    常回家非只看看,
    想想父母怎养你?
    喜怒哀乐爱恶欲,
    是否一二挂心间?
    精神需求知多少:
    常与亲人唠唠闲;
    老人爱舞唱画游;
    老年爱和孙孙玩;
    失去一半成单身,
    最想补个后老伴,
    儿女私心常回避,
    唯有孝敬给续弦。
    家以和为贵兴旺,
    长以慈幼以孝贵;
    国家民族利益重,
    任凭忠孝难两全。
    物质精神和情感,
    重新改造世界观。
    国法道德情系家,
    老有养乐寿延年!
    常回家看看普遍!
    常回家看看习惯!
    常回家看看国宝!
    常回家看看心肝!
    ——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总校朱首营学校        张占星

回家咋就这么难

    正如张占星老师这首诗中所言,“常回家看看普遍!常回家看看习惯!”当把回家当成一种习惯时,又关乎法律何事?
    希望那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已好久没回家的朋友们,赶紧收拾行囊回家看看咱爹妈。请关注本专题下一期“自省篇”。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磁县:光荣院再现拥军
    “大爷,我们来看你了,现在生活的好吗”。”好好,比家里住[查看]
    捕鱼
    一位捕鱼的老者正在河边撒网,他轻巧、熟练的捕鱼动作,一看就是一位下[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