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互联网邯郸工作站站长:焦书林

农民互联网邯郸频道热线:13463044466

邯郸新闻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邯郸频道 >> 邯郸人物 >> 浏览文章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时间:2015年07月30日信息来源:燕赵都市报

  
摘要: 通讯员李闯、燕赵都市报记者陈正文/图  常直原本不姓“常”,原名是侯吉源,为躲避敌人便于隐藏改名“常直”。后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他的后半辈子一直没有改过名字,并且给家中子女留下家训,后人 ... ...
 
 

  通讯员李闯、燕赵都市报记者陈正文/图

  常直原本不姓“常”,原名是侯吉源,为躲避敌人便于隐藏改名“常直”。后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他的后半辈子一直没有改过名字,并且给家中子女留下家训,后人中无论男女均以“常”为姓,已是四代相传。

  常直在邯郸、永年、肥乡一带是有名的抗日英雄人物,老百姓称他为孤胆英雄,他在日伪军中却另有诨号“常阎王”。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常直的女儿81岁的常秀勤,听她讲述了父亲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

  弃笔从戎参加抗日

  1915年5月9日,常直出生于永年县广府老城,兄弟三人,行二。他3岁丧母,6岁丧父,幼年时由祖父母养育。两位老人知事达理,敦厚朴实,先后将兄弟三人送到私塾读书。在私塾里,常直聪颖好学,深受先生赏识和厚爱,受到严教细导,这奠定了他扎实的文化基础。1930年,他考入永年县立师范学校,翌年毕业。期间,他间接参加了永年十三中学师生为抗议“九一八”事变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心灵受到震动,爱国主义思想萌生。

  毕业后,常直到县北官寨村教书。1934年,由张霖芝(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煤炭部部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秘密进行地下工作。1938年以后,他历任永年县抗日城防大队宣传队长,基干自卫队指导员,永年县一区(永北区)区长,永(年)、沙(河)、南(和)办事处行政科长等职。

  “父亲的四舅是个太极高手,父亲自小随他练拳,一身功夫出神入化,十余条壮汉难近身。他经常用一把20响的盒子枪,枪法好、功夫高,汉奸、日伪军提起来都称他‘常阎王’,怕他怕得要死。”常直的女儿常秀勤说。

  据常秀勤老人说,她本来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哥哥因缺少粮食饿死,大妹被伪军马车碾轧身亡,小妹被日本兵刺刀挑死。听闻家中变故后,父亲将她和母亲接到了游击队,自此一家人全部投身抗日。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1975年常直留念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常直在岳城水库建设期间的留影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常直在岳城水库建设期间的留影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常直在岳城水库建设期间的留影

 

  神出鬼没敌后抗战

  按照常秀勤老人的回忆,父亲常直的性格应了一句俗语“艺高人胆大”。

  1939年底,常直调任邯永肥边县一区区长,此时原区长张明祥被捕叛变,一些同志牺牲,部分意志不坚者脱离了队伍,常直到任后,走村串街每到一处开门见山:“我是一区区长常直。”

  一区位于原邯郸县的东北部,共90个村,属伪邯郸县第五区。日伪设保甲制,千户一乡,百户一保,十户一甲,境内有18个村修筑了伪军炮楼,全区三分之二的村庄被日伪占据。常直带领着游击队员们在敌人眼皮子下神出鬼没,有时面对敌人的扫荡,常直单枪独身藏匿在伪军炮楼中,临走时报名,在伪军们的目瞪口呆中扬长而去。

  常直锄奸的传奇更是在当地传为美谈。

  1940年秋,常直带5名队员,扮成割草农民,混入下工的人群中,突袭吴唐营村老爷庙,将庙里正抽大烟的十几个土匪活捉。这伙土匪以杜、程两个匪首为主,勾结永年县沙屯村匪首“老开子”,多次无视游击队警告,公开与抗日队伍为敌。常直带领队员处决了5个罪大恶极的匪首,其他匪兵经教育后释放。

  胡村“程二豆子”密报有功,被日伪升为情报主任,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常直闯入他家,笑着称:“走,咱到外边说个事儿”,带其到大街正中,当场枪决。

  1942年,尚壁村陈朝卿民团倾向抗日,但其中十几个铁杆汉奸反对他的主张,甘心做走狗,并企图杀害他。常直接到消息,请示上级后率领队伍连夜赶到尚壁村,摸进敌人所聚院内,将其全部击毙,缴获手枪11支、长枪数支,陈朝卿部成了牢固的抗日“关系户”,后率部加入抗日武装。

  抗战八年,常直率队毙杀顽奸100余名,“不怕常直叫,就怕常直笑”成了日伪部队汉奸恶霸中流传的一句名言,“常阎王”的威名让一些汉奸、特务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81岁的常秀勤老人

 

  卸下戎装邯郸治水

  邯郸解放后,常直任邯郸专员公署建设科主任科员、科长,1956年出任专署副专员。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去世,常直把所有心血都贡献给了邯郸水利事业。为了掌握自然条件及其规律,探寻兴水利、除水害的有效途径,他踏遍了邯郸的山山水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并虚心向行家里手学习,不少技术人员、老水利、老闸工成了他办公室和家里的常客。“我们家一年四季所有的卧室都是大通铺,人来人往,都是父亲的战友、工友和水利方面的技术骨干,父亲把家也当成了办公室。”常秀勤说。

  邯郸境内有漳河、卫河、滏阳河、洺河四大河流,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新中国成立前,因失于治理,以及地方各自为政,排堵无方,经常造成洪涝灾害。1849年至1948年100年中,有洪涝灾害记载的达69年,其中特大洪涝灾害有9年。为尽快改变历史上“大水大灾,小水小灾”的局面,在中共邯郸地委、邯郸专署的统一领导下,常直开始了他的“治水”工程。

  1951年,邯郸动员民工7万多人,对漳河、卫河、滏阳河、洺河、牛尾河复堤修险和疏浚。1953年,组织发动群众,在山区和沙荒造林75660亩、植树195.2万株、封山52850亩。在东部六县低洼地带挖排水沟5条,总长67.5公里,使约29万亩农田解除水灾威胁。

  1958年1月,东武仕水库工程施工指挥部正式成立,常直兼任指挥长。1959年9月底工程完成后,库容6400万立方米,成功经受了1963年特大洪水的考验,在灌溉、防洪、工业用水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在东武仕水库一期工程即将进入尾工时,邯郸地委决定兴建岳城水库,常直仍兼任水库工程局指挥长。1959年10月,岳城水库大坝建设进入施工高潮,常直改任副指挥长,后任党委书记,岳城水库第一期工程,从1959年10月到1960年汛前,共进场民工24.54万人。

  岳城水库大规模施工期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各项物资虽有友邻地区和有关省市的大力支持,但仍感紧缺。常直大力提倡勤俭办事,节省物资,务必做到物尽其用。他以身作则,每次下工地都要带一个兜子,把工地上失落的胶管、电线、皮带、灯泡、碎铜杂铁,乃至钉子、滚珠等一一捡回,放在指挥部旁。每次空兜出去,满兜回来,随着物资越来越多,这块地方被群众誉为“常直聚宝盆”。

  1970年,常直突发脑溢血,病倒在东武仕水库续建工地上,经过10天10夜的抢救,虽然挽回了生命,但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水利事业。

  常直去世后,党组织对他作出的评价为:“从事水利工作,亲自参与和指挥修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改变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组织东武仕水库、岳城水库的施工中,带领几十万民工,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出色地完成了建库任务,为人民立了功劳。”


(作者:通讯员李闯、燕赵都市报记者陈正文/图 编辑:handan)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孤胆英雄“常阎王”的传奇人生(组图)]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0311-67563570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