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合作社种粮究竟有没有“钱途”?

时间:2015年01月09日信息来源:天下农资 【字体:

“政策支持让我们坚持种粮更有底气了”
——探访武陟县农业种植合作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合作社逐渐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导力量。如今,粮食种植合作社发展如何?2014年12月5日,记者前往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一探究竟。
  资金困扰粮食合作社
  郭法路是武陟县郭庵发路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今年合作社种了2450亩地,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同时还托管了近1万亩土地,负责这部分土地的耕、种、收。他说,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每亩国家补助200元农资补贴。除去人工、机械、农资等费用,最后纯收入每亩每年500多元,但由于合作社发展投入太大,利润又全部投入到地里面了。
  2014年河南省夏秋连旱,郭法路的合作社也受到了影响。“玉米平均1250斤,产量虽然不低,但浇水投入比较大。”合作社监事长郭发庆说。面对高昂的喷灌设备安装费用,郭法路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喷灌比较省钱,但前期投入比较大,仅地下配设管道每亩都需要5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武陟县多家粮食合作社都面临融资难题,为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2014年焦作市委农办拿出1000万元作为担保金,为合作社做贷款担保。同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粮食种植合作社给予30万元的补贴,以此来缓解农业种植合作社融资难题。郭法路的合作社就得到了30万元的烘干项目补助。
  “我没有什么本事,只能开个拖拉机种地,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现在政府的政策好了,我也准备淘汰传统的种植模式,发展全程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模式。虽然现在资金还是短缺,但我不会放弃土地。政策支持让我们坚持种粮更有底气了。”郭法路最后说。
  打造“菡香大米”品牌
  在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记者见到了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据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种植面积为2100亩,主要是水稻、小麦两季轮作,明年王福军还准备再流转3000亩。由于合作社起步早,生产条件基本成熟,王福军现在从种到收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从2009年大规模流转土地开始,我就把所有盈利都投入到购买农机设备上,2013年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现在基础设施比较齐全了,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我们的合作社每年应该都会丰收。”王福军说。
  在王福军的带领下,2012年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横跨焦作和新乡,牵头组建了河南首家合作联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联合社由13家合作社组成。联社内的土地统一供种子、农药,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最后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02元的价格收购,统一加工销售,打造以沿黄绿色生态稻米为主的菡香品牌。
  “现在合作联社的粮食从来没有为销售发愁,今年受干旱影响黄河水量减少,只种植了3.7万亩,明年准备扩大量,统一供种4.7万亩,来保证菡香大米的源粮安全供应。”王福军说。现在合作联社内的水稻在生产、管理、储运、销售等环节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菡香大米也通过网上销售、固定客户、直销店等载体销售火爆。
  多措施扶持粮食合作社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王福军从2013年开始为合作社内的土地购买了保险,并与保险公司协商,打破了保险条例上粮食减产50%开始理赔的规定,2014年合作社的土地由于受到干旱影响出现了减产,但也得到了保险公司的一定赔偿。“农业保险不应该是商业性质的,应该是政策性的,平原地带的土地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减产50%,一般老百姓看不到理赔的希望也不可能去买,这也是农业保险一直难以推行的原因。”还兼任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的王福军从政策层面讲。

期待更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河北粮食合作社探索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规模较大粮食合作社,经营喜中有忧
  近年来,在中央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河北省徐水县忠惠农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从一开始的10个社员、42亩土地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社员、近3万亩土地,辐射4个县,产业延伸到农业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农资销售、畜牧养殖、农资网络等多元化的农业龙头企业。然而,快速的发展势头并没有让合作社理事长马海涛感到太多喜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让他感到了压力。
  马海涛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主要以小农种植为主,大部分农民是在用传统经验种地,而很多的农业书籍、专家,甚至农业部门都热衷于经济作物的研究和推广,对大规模大田粮食种植关注不够。因此,如何科学化、集约化、机械化种植小麦、玉米、谷子这些最普通作物,他们只能尝试着用自己对现代农业的理解来操作,缺乏更多的理论指导。
  资金压力日益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瓶颈。2012年,他们经营42亩土地的时候,只需要7万元;而在达到2万亩地并试图拓展上下游产业的时候,需要资金4000万元,这个压力单纯靠合作社自身的确难以化解。
  此外,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储、加、销链条也显得明显滞后。“对于像我们这样拥有几万亩土地的种植单位,粮食的储藏是一个大事,没有储藏场地,就面临着被买家压价的难题。”说起这些,马海涛是一脸的无奈。
  充分依靠市场力量解决面临问题
  对合作社遇到的问题,马海涛并没有单纯地抱怨,而是积极在想办法。就拿储藏为例,为了提高盈余,他们租用粮食储藏单位的场地和库房,虽然每吨要付出30~40元的租金,但也多少解决了一些问题,至少提高了3%的利润。
  同样是粮食储藏问题,南和县守信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守信更有话语权。
  不到40岁的李守信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多年来一直对粮食生产情有独钟,当然也曾因粮食储藏吃过苦头赔过钱。2013年初,在取得了社员的支持后,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100万,社员股金300万元,加上当地农行、建行的贷款共计600万元在北庄村头修建仓库。2014年6月,4000平方米的仓库建成投入使用。2014年6月又有2000平方米的仓库投入使用,总仓容达到了6000平方米,目前总储粮数可达1500万公斤。
  “仓库建成后,不仅解决了自己和社员的粮食储藏问题,产生的收益也是多重的。”李守信为人憨厚,可谈起生意经来却很有一套,他给记者算起了收入账:“对外代储粮食每吨收40元保管费,给一些相关企业代收粮食每吨收50元代购费,再加上存储期间粮食价格上涨的差价,这几项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基层职能部门扶持力度亟待加强
  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这是合作社理事长们共同的看法,只是在具体落实上缺乏更快速有效的细则。一位基层国土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建晒场和仓库需要占地,虽然国家有政策允许,但在具体实施时有一定困难。
  “合作社的规模到一定程度,会面临一个瓶颈,这时如果资金和基础设施跟不上,风险就变得不可控。”永年县华翔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科向说。
  郝科向告诉记者,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从30亩地起步,到现在流转了近3000亩,示范带动了周边2万余户群众13万亩耕地,并多次承担县级安排工作的粮食高产示范田建设。也正因如此,晾晒储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问题开始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一直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河北省委党校张宏升教授认为,就目前来讲,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建议,要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完善从省市到县乡村的公益性服务体系,搞好综合、协调、示范、组织、指导工作,对农民合作社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产品销售加工等全程服务,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合作社必要的指导和扶持,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就是喜欢种粮食
——丰饶粮食专业合作社李洪武的坚持
  山东高青县常家镇台李村李洪武创建的丰饶粮食专业合作社从创立至今已有4年历史。众所周知,种粮比较效益低,而李洪武接受采访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坚持”。丰饶合作社坚持的理由是什么?
  李洪武说:“2014年小麦平均单产1360斤。这个产量创了纪录!”他说,按眼下小麦1.25元/斤、大米3元/斤,除干落净,一亩地净赚1500元左右。
  粮食高产,合作很关键。李洪武说,作为种粮大户,他们购买农资能够享受“团购价”,一吨尿素要比一般农户少花百十元,一吨二铵少花近千元。“地少了可以不计较,地多了就是个大数目。”机械是合作社自己的,费用要比一般农户少支出不少……
  而与丰饶合作社同在高青县的黑里寨镇民丰蔬菜专业合作社,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一亩地一年纯赚了12000元。
  算起收益账,李洪武的粮食合作社吃了“败仗”。尽管如此,李洪武仍然选择了坚持。
  “第一,我对粮食太熟悉,我这辈子已离不开粮食。”李洪武说,他在地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完全掌握了土地的脾气,这个做事爱钻牛角尖的汉子自信种粮也能种出一片新天地。2014年,木李镇一农民种富硒小麦获得成功,他听说后去考察,觉得自己完全有条件种植。第二,搞粮食初加工。“单纯种粮不发家,拉长产业链才赢利。”2013年,合作社新购进一套大型大米加工设备,能够对大米进行精细加工,他们的丰饶牌大米经过包装卖进商场超市,价格达到6元/斤,比市面上的普通米高出一倍还多。他们还计划对小米进行加工包装,直接销往超市。再就是增种新作物。2013年李洪武对杂粮市场做了番考察,发现小杂粮蕴藏着一个很大的市场。“比如小米,我们淄博市目前还没有进行大面积种植的。小米种出来后,淄博、济南的银座、沃尔玛等超市敞开收购。”李洪武从河北省张家口选择了张杂谷8号、10号进行试种。成功后,2014年将面积扩大到200亩。“你看这谷子的长势有多好,亩产700斤不成问题。咱与超市的协议价是8元/斤。这样一亩谷子,除干落净3000元左右。”李洪武高兴地说。
  李洪武坦言,这几年,政府的扶持、社员的鼓励,使他得以坚持下来,他的心愿就是把粮食合作社先做强再做大。
  尽管如此,他的合作社仍面临几个问题:规模不够大,土地流转费用高,粮食晾晒难,种地风险难避免。“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引入第三方监管,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粮食合作社有序流转。”这是高青农业局负责人王少山向李洪武透露的信息。他说,高青县正计划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解决李洪武他们面临的土地规模不够大的问题。  据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合作社种粮究竟有没有“钱途”?]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邯郸磁县白血病宝宝
    柴子晗,男,2012年6月7日出生,家住河北省磁县磁州镇西来村,2014年12月24日[查看]
    报农文艺晚会
    2015年1月5日晚上,《河北农民报》总编陈兴旺等部分编辑、记者和来自四面八[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