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棍棒之下出人才吗?(二)

时间:2014年09月09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字体:

祖上的老经验在孩子身上失灵了
□赵同胜(保定市七一中路152号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棍棒底下出不出人才,明显地带有时代的烙印。早先的时候,“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才人”似乎是一种不二的教育的方式,惟有掌上挨竹板,屁股上挨棒子,才长记性,才有动力,一如被鞭子紧抽的牛一样,才肯往前走。这样的思维定势沿用了成百上千年,且屡试不爽。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农村度过的。大概45年前,我5岁就上了小学。那么小点,懂啥呀?整天光想着玩,有时候还会调调皮、捣捣乱,弄得老师很是头疼。不过从上三年级开始,情况骤然发生了变化,同样在小学任教的老爹担任了我的班主任,开始的时候,犯点小事,爹直截了当点名批评我。可有一回,事闹大了,我们几个男孩子欺负一个小女生,小女生哭着喊着在爹那儿告了我们的状。上课的时候,爹把我们几个“请”到讲台上,不由分说,一个大嘴巴就抽到了我的脸上,我脑袋嗡的一下,眼前金星四溅。爹可是动了真格的,绝对不是装装样子。见此情景,吓得我旁边的小伙伴两腿筛糠、眼睛发直。从那以后,我再不敢调皮犯事了,稳稳当当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学习,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后来,不满13岁就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15岁又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可等自己有了孩子,把这打人的招数用在女儿身上,却弄了个一败涂地。上世纪90年代初,女儿才几岁,生性执拗。上小学那天,别的孩子都顺利地进了教室,只有女儿赖在教室门口说什么也不肯进去,开始我还有些耐心,但女儿持续的犟劲点燃了我的怒火,一气之下,我朝女儿踢了两脚,还抡起书包打在了女儿身上。后来,因为女儿的学习问题,我还动了几次手,可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我心里一直怀着对女儿的愧疚,为此还参加了《河北日报》推出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征文活动,一口气把心中积聚的话语写了出来,与其说是写征文,倒不如说是我的内心独白。征文获了奖,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做爸爸的担当和责任。
  冰火两重天的感受让我明白,棍棒底下出不出人才,的确带有时代的烙印。眼下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独立意识都很强,棍棒教育的方式已然行不通。充分沟通,积极交流,循循善诱,被人们普遍所接受。一句话,家长手中的棍棒是该扔到太平洋的时候了,否则,只能自食其果。

严宽相济 教育之道
□王君(唐山市滦南县方各庄镇高各庄村)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传统的棍棒出人才的说道。主张说服教育禁止体罚始自五四运动,如今又纳入了法律法规,被人们形成共识。不论哪种教育方法,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先例。窦燕山其父是传统教育,窦大人少时行恶,三十无子。其父教育改过行善,尔后教五子,名扬世间。一代伟人毛泽东,少年时代很叛逆,父亲的最大愿望是子承父业经商发家,而毛泽东的抱负是要拯救整个世界。
  棍棒之下出人才但也出孬才,我身边就有实例。某村年近七旬的吴某,当初上小学的时候不但顽皮而且逃学。其父母苦口婆心说破嘴皮他依然我行我素,无奈,父将其捆绑暴打使其屈服,最后吴某学习刻苦成为北大高材生。另一例同乡50多岁的周某,其父也曾效仿吴父之举将儿子周某捆绑暴打,结果事与愿违,儿子不但由此不再上学,且逆反对立至其驾鹤西归。
  人生在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特定思维,年长的人们不妨回味一下,幼年、少年时期幼稚、顽皮、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了既适应这一时期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又不使孩子走弯路,我认为教育应严宽相济为宜。严,即为孩子的生活(包括玩耍、学习、交友)设立必要的底线,超越底线必须采取和孩子达成共识的措施和惩罚。即便是棍棒教育,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也须让被教育者(孩子)心服口服,要求被教育者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做到,并且做得更好方有说服力。同时,不论被教育者年龄大小要维护其尊严。宽,不论你是家长还是老师,首先应和孩子们是朋友关系,在朋友的基础上互尊、互敬、互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生活中取长补短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笔者之见,从心理学和社会实践角度讲,一般十二三岁以内的儿童以严为主,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想活跃,社会知识不足,没有“严”的束缚极易走弯路。十二三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文化、生活知识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即可以宽为主,说服、引导、实践是教育孩子的主导。

建议多开家长会
□王景栋(邯郸市曲周县侯村镇侯村)
  我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有时也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亏,怕孩子学习不好,怕老师打孩子。我老婆就是在学校教书的,同时也教我们家的两个孩子,可是孩子就是不听话,只能换别人教自己的孩子。
   我们要求别的老师不要对孩子太好,该说的说,该罚的罚,可是,如今没有哪个老师敢对孩子不好。现在的某些家长,只要听到孩子说一句在学校受委屈的话,就会找到老师理论,不懂事的还骂老师,老师也只能独自默默地承受。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去宠孩子,孩子还会学习好吗?还会好好学习吗?
   建议学校多开家长会,让家长听听老师的心里话,毕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好。假如哪个老师有暴力倾向,家长、老师和校领导应三方会诊,给出正确的教育方法,避免孩子受伤害而影响学习。

坏脾气的老师不再打人了
□叶伟山(石家庄市平山县)
  记得那年我就读小学三年级,学校里只有一位女老师,四十多岁的年纪,脾气一直不好,据说是因为丈夫犯了法,成了劳改犯关在监狱里,加上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她那点工资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她多次申请村干部给她增加工资都被拒绝,导致了她的脾气越来越坏。学生们与她都好像有仇似的,没有一个不被她打过的,只是挨打的次数有多有少。她好像要将对村干部的不满情绪,都发泄到学生身上一样,而且打了学生之后,她还不让学生告诉家长,主要是担心家长找到学校兴师问罪,那她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毕竟她是外乡人,在村子里没根基。
  听大人们说起过这个老师的绯闻,她在另一个镇上当老师时,因为与村干部关系暧昧,引起村干部的老婆醋劲大发,把她的被褥扔到了大雨之中,她没脸在那个村里教书,就被镇教育组分配到了我们这个偏远的山村小学。
  当时村子里共5个年级,五年级的女同学张蕾(化名)是出了名的“母夜叉”,在学校里谁也不敢招惹她。因为张蕾的3个哥哥都在外边当小混混儿,她天不怕地不怕,除了欺负同学,还专门编造和传播女老师的坏话,所以学生们都知道了女老师以前那段不光彩的历史。
  因为心思不在学习上,张蕾的成绩就不敢让人恭维了,以至于老师一直在找机会准备好好修理她一番。老师除了时常责骂张蕾,还时不时打她两下子,但每次都被张蕾顶撞。这对师生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一天上午,我们三年级的同学正在上课,听到五年级的教室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和打骂声,我们放下书本就跑去看热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女老师正在摁着张蕾打屁股。张蕾也不是省油的灯,她一个劲儿地反抗,趁老师不注意,搬起一个凳子就砸到了老师头上。老师脑袋上血流如注,只好狼狈不堪地到宿舍包扎。到了这般地步,张蕾仍然不依不饶,竟然冲到老师的宿舍,将炉子上的饭锅踢翻,还端着一脸盆凉水泼到了老师身上,让老师变成了落汤鸡。
  最终,张蕾被转学,也因与女老师干仗而出了名。从那之后,女老师再也没有打过学生。
  我之所以将这件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重提,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棍棒之下出人才之说不科学,棍棒教育会让学生逆反和报复,如果遭遇张蕾这样叛逆的学生,老师也会成为受害者。
  笔者认为,学校应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让学生打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棍棒教育实不可取。

鼓励使人进步
□徐贵吉(唐山市玉田县潮落窝乡东宋庄)
  韩非子最早说出“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后人可能由这句话引申出“棍棒出孝子”这句话,“棍棒之下出人才”恐怕是“棍棒出孝子”这句话的翻版,其内涵应当是大同小异。然而此类论述是耶非耶?时至今日,恐怕仍然莫衷一是。
  窃以为,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与凯洛夫“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的思想如出一辙。此论的是非功过实难评说,现实生活中有成功的例子,也不乏失败者的惨痛教训。一切的一切,只能靠实践去检验,优胜劣汰。
  有所谓的狼爸、虎妈把孩子“打入”北大、清华的例子,但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却认为鼓励式教育是理想的教育方式,我觉得它才最有人性化。面对幼稚的孩子,只知惩罚是残忍,那不是真正的负责。老师也好,父母也罢,与孩子有明显的代沟,我们绝对不能以我们的成人思路去强制改变孩子们的思维,应当靠自己的知识、智慧去诱导孩子的认同,这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不从自己身上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去简单地为难弱势的孩子,是无能的具体表现。成为千古美谈的孟母择邻改变孩子生活环境,不就是极好的范例吗?
  本人从教40年,可以无愧地说,从来没动过孩子们一个手指头,这是自己坚持的教学风格。虽然是“教无定法”,却是有规律可循。让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那个层次的荣誉感,鼓励所有孩子进步才是上上之策。用“打”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即使孩子不产生逆反心理,最终让孩子成了你眼中的“乖”孩子,但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将泯灭,即使“成功”,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为代价的,这不是教育的初衷和最终的归宿。

棍棒下开不出鲜花
□程玉林(保定市顺平县正童村)
  2009年的一则消息介绍,湖北的郭女士本来只想让孩子“吃点苦”,将儿子姚健送到湖北宜昌天海培训基地组织的拓展训练营,没想到儿子却在训练营野外拉练时被教官殴打致死。
  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开营当日出发后,上午孩子们的精力和体力都没问题,到下午,包括姚健在内的一些学生开始跟不上队伍,教官不断催促,用脚踢、用竹条抽打学生,逼迫其前行。次日,当队伍到王店附近时,姚健宁愿挨打也不愿意再走。教官责令姚健做蹲起,以示惩罚。姚健拒绝后,多名教官用木棍对其进行殴打体罚。回到基地后,由于姚健不动弹,两名教官将其抬到宿舍,这期间姚健出现说胡话的现象,两位教官以为姚健装相,再次对其进行殴打。第三日清晨,教官脚踢姚健催促其起床时,发现他面色苍白、毫无反应,随即将其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姚建已经死亡。事后,涉案的8名教官全部被刑拘。
  过去暴力体罚是家常便饭,事故屡见不鲜。可是现在暴力体罚事件仍然频频上演,励志教育演变成棍棒教育。棍棒教育虽说能强制孩子学习,但是会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作为父母师长,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永远摒弃这种教育方式。棍棒下绝对开不出鲜花,更培养不出健康的人格。

孩子死活不上学
□张兰平(邢台南宫市明化镇大辛庄)
  就在今年春天开学的时候,我的二女儿说什么也不上学了。我们就采取强制措施,把东西给她准备好,强行把她摁到学校里,就连忙回了家,以为这样就没事了。谁知道第二天老师打电话来,说孩子哭了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不睡觉,还拿头往墙上撞,我们一听可吓坏了,赶紧把她接回了家。
  我这个闺女,从小学习就好,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是学校的荣誉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村的许多孩子去那个学校上学,都是看我们孩子在里面学得这么好才去的。每逢有家长去学校考察,老师们就让我们孩子出来表演和表现一番,家长们都夸赞说学得真不错。就这样,我们村一下就去了二十多个学生,别的村去的也不少。我女儿在一年级的一项比赛中得了一等奖,老师们特别喜欢她。到了二年级,一切还行,可是去年升了三年级,这孩子就开始时不时地冒出一句“不想在这个学校了”。我们没有多想,她一说这话我们就数落她:“这么好的学校不去不行。”后来有一次放学的时候她哭了,问她为什么她不说,老师说她没完成作业,我们没往心里去,还质问她干嘛不完成作业。没想到事情发展得严重了,过了年说什么也不上学了,就是打死也不去了,我们软硬兼施都不行,而她就是不说原因。我们问老师是不是孩子在学校里受欺负了,老师说不可能,她教的这个班班风特别好,孩子从来不打架,一句话给堵死了,再问也没用了。
  我们寻思着先让她在家待几天吧,也许过几天就没事了。谁知不提上学她高高兴兴,一说去上学马上就变了个人,跟呆傻儿没什么两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慢慢引导着问她为什么不去上学,她才支支吾吾地说,在学校里好多人欺负她:上课的时候同桌男生挤她,在桌上画印儿,连书本都放不开,稍微过一点儿印儿就打她;课下同学们孤立她,看她学习好就都不和她玩儿,她同一组的同学出去玩,就是不让她一起去;在宿舍里有个小女孩也老欺负她,还不让向老师告状,别人一吓唬她根本就不敢对别人说……就是休学在家,孩子还不敢说,勉强说了这几句,再问还有什么,死活又不肯说了。
  我觉得孩子说出来的只是不重要的部分,她死活不肯说的才是真正不肯去上学的主要原因。这幼小的心灵里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竟然对那个学校有这么深的仇恨!
孩子啊,你让我这个当妈的怎么做才好?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农资成本分析值得推广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棍棒之下出人才吗?(二)]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邯郸永年;穷人不能死
    邯郸市永年县辛庄堡、张西堡等乡镇的白事大操大办苦了当地村民,这种不符合[查看]
    赞皇报友俱乐部成立
    8月28日,“河北农民报”赞皇报友俱乐部成立,刘庆华(农民互联网[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