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您想进城吗?

时间:2014年08月07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字体: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张灵
   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别。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一直有一堵墙,现在坚硬的壁垒被打破了,城乡户口并轨了,不再分这个了,将来都是居民的户口。对于很多的农民朋友来说,没有这项政策的时候,觉得要有这样的政策,因为这样才更平等;当真有了这样的政策,他们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波动?落户城市对他们到底有着多大的吸引力?走进城市又有着哪些期待和担心?请关注本话题系列报道。

新闻背景
   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之于众,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均属空前。具体内容可用数字解读如下:
“一”种身份: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意见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两”大目标:1亿人落户城镇、建立新型户籍制度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根据意见,户籍制度改革还有另一个重要目标,即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对于这两大发展目标,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点——2020年。
“三”个特点:总体调整、综合配套、整体构建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有3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对户籍政策的一次总体调整。二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进行的一次综合配套的改革。三是对新型户籍制度的一次整体构建。
“四”级落户:全面放开、有序放开、合理确定、严格控制
   意见进一步调整了户口迁移政策,按照人口规模来划分并确定各类城市的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N”项配套:就业、教育、医保等全面跟进
   在户籍制度自身改革的同时,各项配套措施也将想方设法落到实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后,咱报第一时间在头版做了详细解读。为了听到新政策在农民读者朋友中落地的声音,更深入地了解农民朋友对此项改革的反馈,记者在河北农民报官网——农民互联网www.nongmin.com.cn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记者特别强调了填写调查表的农民朋友一定写清楚自己的年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层次不同,对《意见》实施的反应也有所不同。今日,记者带您了解的是不同年龄的农民朋友对进城的不同看法和期待——

甲方:魂牵梦绕的“城市梦”
期待进城一族中,年轻人居多
“看到别人都在城里买房,出于虚荣心,我也想进城!”
姓名:英子
年龄:34岁
住址:保定定州市邢邑镇
家庭经济来源:务农、打工
   我家4口人,老公、我,还有两个孩子。刚结婚那会儿,老公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公婆的帮助下务农,农闲时凭着一手瓦工活到村里的建筑队打些零工,补贴家用,生活还算过得去。
   后来,我们跟公婆分家另过,再加上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家里用钱的地方多了起来,光凭着种地和打零工,没啥其他进项,生活拮据起来。看到其他乡亲到大城市打工或做买卖之后,手里的钱逐渐多了起来。那些富起来的人家的小媳妇儿们在村里赶集时花钱也阔绰了,穿衣打扮也时髦了,经常见她们时不时地拖家带口到城里逛一逛,小住一阵儿。刚开始我还纳闷儿,城里消费那么高,她们都舍得大把扔钱住宾馆?后来在街口乘凉时,听一大妈说“谁谁家也在城里买房了”,仔细一打听,原来村里好些人都拿存款付了首付,在城里买了房子。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我回家便告诉了老公。老公听完一脸的不相信:“乡亲们的生活都落咱们家这么远啦?!不行,咱也得想办法多挣钱。”看来,老公心里感触也挺深,当晚他便去找了在城里建筑队打工的朋友田某,问人家能否带他一起去干活挣钱。田某告诉老公,这几年建筑工人的工资不断提高,到大城市打工比在农村老家干零活挣得多多了。幸运的是田某所在的工地正缺瓦工,他说老公要是能离开家跟他走,应该没问题。
   回家后老公征得我的同意,几天后便跟随田某到大城市建筑工地打工了。老公的瓦工手艺还不赖,而且人很勤奋,干得是包工,不是日工,所以他经常晚上加班加点,这样一来,一天下来少时能挣一二百,多时能挣四五百。尝到了挣钱的甜头,这几年一直是我在家里种地、带孩子,坚持让老公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挣钱。几年下来,手里也攒下了一些存款。
   如今,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想带他们到大城市开开眼界,看看城市的五彩霓虹。当然,看着别人都在城里买房,出于虚荣心,我也想进城。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天天累积,我期盼着我的“城市梦”早日实现!

“都说城市里挣钱的机会多,我也想去试试!”
姓名:刘小军
年龄:29岁
住址:衡水冀州市北彰怀乡
家庭经济来源:务农
   都怪自己从小不爱学习,初中毕业就回了村里,在父母的包办下,20出头就说了媳妇娶了妻。我们当地种棉花的比较多,结婚后我也没外出打工,就帮着父母包了30亩地种棉花,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但谈不上富裕。每年春节,看着外出打工的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我的心里就咯噔一下,特别羡慕。每次跟城里回来的朋友喝酒聊天,都能听他们说起城市里挣钱机会很多,就连卖个煎饼果子、麻辣烫,一个月都有好几千块钱的收入。在老家憋了这么些年,我也想去城市试试,自己得趁着年轻多挣些钱!

“想带孩子到城市接受良好的先进教育!”
姓名:陈浩
年龄:30岁
住址:石家庄新乐市化皮镇
家庭经济来源:生意
   当年高考落榜后,我便回老家帮着父母打理起自家的牛角梳小生意。这些年,生意时好时坏,收入倒还可以。借助生意上的机会,我能时常到城市走一走、看一看。城里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诱惑,我也曾想过带着媳妇儿到城市生活,但父母的生意根基大部分在老家,这是我们全家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进城的计划就一直被搁置。如今,我的孩子已经6岁了,眼看要上小学了。看着城市孩子各个方面都有特长,学校的教学也比农村先进,我便又动了进城的心思。如今,我们正在试着将牛角梳的生意向城市倾斜,等时机成熟,我们便可以进城了!

乙方:弃城返乡的“农村情”
拒绝进城一族中,老人居多
“退休后,我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农村!”
姓名:刘大国
年龄:63岁
住址: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
家庭经济来源:退休金
   19岁那年,怀揣着进城梦,我来到了青海一家油田,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在那里娶妻生子,单位还给分了房子。那时候之所以做梦也想进城,是因为村子里真的太穷了。因为是移民村,连耕地都是邻村人不愿意耕种的岗坡次地才给了我村,所以地里的庄稼根本没有收成,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到外地打工,我的家里因为兄妹多,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父母就让我到了青海最艰苦的油田挣大钱。说是挣大钱,其实就是卖苦力,比其他工种挣得血汗钱多一些。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也由临时工转成了正式工,还升了科长,一直到干到退休。说真的,从出来打工的那一刻起,我就想着回老家,即使后来娶妻生子之后,这种回老家的渴望也是与日俱增。期间,父母相继过世,家里的兄妹也有的已经走了,那种阴阳相隔的日子,更是令人度日如年。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根儿在农村,一定要叶落归根。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之后,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所以我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农村,过上了多少年魂牵梦绕的田园生活。
   回到村里之后,侄儿给了我几分耕地,让我种菜吃,还可以锻炼身体。还真别说,因为每天侍弄那几分耕地,加上早晚锻炼,时不时骑上自行车到几里外的镇上去赶集,我在城里患上的风湿病、腰间盘突出等症状竟奇迹般地好转了,老伴儿都替我高兴。
   其实,从回到村子里的那一刻起,我就找了村干部,希望将自己的户口迁回来,这样村里就可以给我分地耕种了,还可以领取耕地补贴,加上每年中央还会为每位村民发放几百元的移民款,那种日子真是想有多美就有多美了。说真的,咱农村人就是实在,知道我种地不多,为此,每到庄稼熟了的时候,总会有乡亲们给我往家里送土特产吃,哪像在城里一栋楼上住了大半辈子了,出门连个招呼都不打,想着就挺腻歪。还有就是咱农村的空气好,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就像是住进了一座天然氧吧,真是越活越滋润,越过越幸福。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 曹庆华 代笔

“与其进城看别人花天酒地,倒不如自己咬口馍馍争口气!”
姓名:吴朋
年龄:40岁
住址:衡水景县龙华镇
家庭经济来源:种地、养鱼
   大城市的奢华,让人痴迷。许多乡下仔揣着“城里梦”,在他们看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似乎就像人生的终极目标。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读小学、在农村读初中,最后在自己家乡的小县城读高中,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孩子。考上大学那年,我坐在离乡的客车上想像着城里的美好:高楼大厦、霓虹灯盏、滚滚的车流……
   大学3年后,通过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城市根本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完美,城里并不是所有人的快乐天堂。大学毕业后,我凭着本科学历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外企工作,月薪6000元。工作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虽然在同龄人当中收入算是不错的,可是城里的高消费,让我一个月下来,兜里剩不下多少钱。偶尔回家,发现老家很多人把责任田转包出去进城打工。于是我转念一想,倒不如回村承包土地种棉花。
   一番调查后,我发现自己的计划切实可行,于是决定辞职回家。听说我辞掉了高薪工作回家种地,乡亲们都不敢相信,有的竟然骂我“神经病”“傻小子”!爸妈也责怪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走出农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是你……你小子不争气!”说着父亲抄起擀面杖把我赶出家门。
   我没有被困难打倒,雇佣工人,承包了大片农田种棉花。没想到第一年就旗开得胜,赚了不少钱。第二年,我将部分棉田改做鱼池,养起了鱼。这一年光靠养鱼就净赚了12万,月收入比在城市工作高出一倍。就这样,在许多人选择离开农村,进城打工的时候,我却毅然决然地回家创业,靠自己的勤劳智慧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常常跟别人说:“与其进城看别人花天酒地,倒不如自己咬口馍馍争口气!” 衡水景县龙华镇商贸城 吴振菊 代笔

  在我们这里很少有人想进城,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进城开支大,收入未必比农村高。——农民互联网网友“心雨”
  我们村近几年,在城里买楼房的占了100多户,有的是攀比心理,你在城里有楼了,我也买,打肿脸充胖子,贷款买楼;有的是娶媳妇,媳妇不买楼不跟,造成了很多借贷买楼户。还有好多买了楼房住不习惯,把楼房租出去,自己又回到村里的,问题是嫌城里消费太高,没处玩去,不像村里老人们凑在一起有着谈不完的家长里短,说不尽的苦辣酸甜,道不清的古往今来。进城买楼还应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农民互联网网友“dongguang”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对于植根农村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称呼上的改变,但对于那些在城市打拼的“农村人”来说,户籍问题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民进城有哪些担心?进城农民因户籍问题遇到过哪些困扰?请关注下期报道——《城市里的“农村人”》
(作者:张灵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您想进城吗?] 的评论,总共:1条评论
juyuanmianhzs 会员:juyuanmianhzs  刚刚 1
现在的户口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只是名称的变化,现在农民可以随意选择去城市打工或者做生意,结束了以前封闭的观念,只有耕种农田才是农民,和几位农民朋友聊天都不想进城,农民自由的选择,家里有耕地,去城里能挣钱,这是现在农民的选择。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马路集市影响交通
    元氏县某村一集市设立在公路边,常造成车辆剐蹭及交通堵塞! 农民互联网记[查看]
    滦南情
    2014年7月27日,报友网友相聚滦南。[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