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桂祥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wuixi@nongmin.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1 篇
    回复总数:94 条
    留言总数:2 条
    日志阅读:45109 人次
    总访问数:253534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angguixiang发表的博文
乡村文化在解构与建构中潜行[2009/5/5 17:14:00|by:wangguixiang]

                            乡村文化在解构与建构中潜行


                                                 


                                                     文/归乡


 


       也许是生斯长斯在农村的缘故,早就对乡村文化的建设感兴趣。前几天,在网上认识了我县第二中学被授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的陈宝贵老师。是网通万家,还是机缘巧合我不得而知,但相通的思想或许在冥冥之中形成了某种人无法祈求的“缘”。情生情灭何时了,缘聚缘散弹指间。


       我从陈老师的博文里读出,他也对乡村文化有某种忧虑。这可能和我一样,都是出自农家子弟对农村还拥有很深厚感情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陈老师在思想的升华当中逐渐体会到它的意义的原因使然。而我就没有这种升华,只是一些感情的因素。


       何谓“文化?”何谓“乡村文化?”。这个问题说很大,但也很小。大则囊括天地之间人的一系列活动;小到一杯水,一盏灯,它们都透着文化的痕迹和思想。不管是谁,对文化的理解都各有不同,却万宗不离其源,最终流进大海。


       “文化”的自我理解就是,人类在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所产生过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认知思维方式的总表达。或者把人和文化的关系,比喻成为鱼和水的关系。文化无处不在,但你却不经意就觉察不到。比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等;还有精神方面的信仰文化、风俗文化、伦理文化等等。


       “乡村文化”也就是文化在乡村的继承和发扬:这种继承和发扬成为乡村文化的主体。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的得到恢复,有的得到摈弃。但更多的却是与外来文化的撞击所产生的爆裂与火花。乡村文化也不例外,它也正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解构,在新文化大潮中的冲击下建构。近些年来,固守在乡村人们头脑里的封建思想,宗法思想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退潮。而代之的是更人性化的自主思想,和更和谐的协商主义。这些现象在孩子们的婚姻、学习、生产、生活中就可见一般。这种解构在乡村文化中比比皆是,就不费言了。在建构上,他们破除了农民只能种地,而不顾其他的小农意识。在当今的中国,出自土地里的农民企业家不在少数,这一群体还在呈几何速度再增加着。出门在外的农民工,掌握了城市产业工人所掌握的先进制造技术,从而也接触到了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打工群体也在大量增加。现在更多的农村青年掌握了网络文化,他们在网络文化中针砭时弊,指点江山者有之;举前思后,发文撰章者有之;娱乐消遣,学习充实者有之……这些都加速了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这都是乡村文化在解构与建构中前进的结果。


       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乡村人力人才的大量城市化,给乡村文化在建构上也带来了某种危机。“物质至上主义”也不同程度地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至上主义”的精髓的一面。失学辍学儿童现象的大量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乡村物质基础的薄弱,更能促使乡村的人们优先考虑现实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忽视长远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优越。这就是乡村文化在解构与建构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这也就是很多关心乡村文化建设的人士所担心的,也是他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乐观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必然催生出一个可靠的民生经济出来。而乡村是民生经济的最大容水区,乡村也会因民生经济的发展,从物质上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这个时候的乡村文化建设才能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几十年后,最终与城市文化相融合。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忧虑。谨供广大网友和老师参考并希望批评斧正!

阅读次数(251) | 回复数(0)
上一篇:穿着的变迁
下一篇:别把自己当成猪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