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孟燕君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78396900@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415 篇
    回复总数:6458 条
    留言总数:418 条
    日志阅读:903148 人次
    总访问数:376166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mengyanjun发表的博文
河北农民报——扎根燕赵沃土的红高粱 [2008/3/14 8:10:00|by:mengyanjun]
《河北农民报》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农民收入相对偏少、文化水平还普遍偏低,大多数人没有看报习惯的大背景下;在全国仅存14家省级农村报、农民报的情况下,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主管的《河北农民报》闯出一条生路并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已成为面向河北省农村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农民私费订阅率78%)、影响力最强的报纸;各项指标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均名列前茅;被省领导誉为“农村工作的参谋,农业生产的助手,农民致富的朋友”;被同行誉为“扎根燕赵沃土的红高粱”;被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誉为“咱老百姓自己的报纸”。2006年,河北农民报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被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评选为“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
《河北农民报》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是什么?一句话: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三贴近”,坚持导向正确、服务至上、领导欢迎、读者喜爱,非常适合农民口味!多年来,农民报认准一个理儿——心里装着读者,一切为了读者,抓住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真正需要和需求办好报纸做好服务:农民需要的政策,报上有;农民需要的技术,报上有;农民需要的信息,报上有;农民需要的生活知识,报上有;农民需要的致富经验,报上也有;解不开的题、办不了的事,打个电话,报社的编辑给办了;进不了城、见不了专家,报社的服务团来了……花几十块钱看一年的报享受永生的服务,让有志向、有文化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说声“值”,这是河北农民报人最大的心愿。
  约法三章:“有用”为永恒理念
  农民最将实惠,玩虚的做假的无异于掩耳盗铃。农民报始终牢记两个字:有用!这么说吧,村干部有了这张报,等于配了个秘书;农民有了这张报,等于请了个财神。为了给农民办一张好看、实用的报纸,编辑部有几句谁都能背出来的话:一定把思想坚决靠在党的方针路线上、把屁股坚决坐到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板凳上——你要是读者,这篇稿你看不看?你不想看的,不要硬塞给农民。为此编辑部约法三章:只把某单位工作简报改头换面的形象稿子一律不登,一般讲话空话大话的稿子一律不登,官话套话读者不愿看、咬文嚼字读者读不懂的稿子一律不登。
  政策服务:让群众明白  使干部轻松
  为啥要有份农民报?农民说,上级有啥政策报上都登,一看心里就明白了;村干部说,拿着张农民报,等于上级派来个干部,啥事咱都按着上级的政策办,省得办错事。政策服务是农民报尽力办的头等大事,凡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涉农政策,农民报都要刊登,同时,还配发有关部门领导或者其他权威人士的解读,详细解答读者来信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再不好明白的,把服务咨询电话登上,编辑部帮着咨询,不怕你明白,就担心你不明白。
  信息服务:看得见  摸得着
  读者心里都有本账:订份报用上一条信息,赚的钱就不止一份报款。好多农民就是看着报上的信息来做生意的。对信息选编,编辑部有严格规定:信息必须是落地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不假不虚,落款还要有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因为读《河北农民报》发财致富后老百姓送来的锦旗,报社每年都要接受上百面。              
  技术服务: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报上的种养技术必须要有时代特点,要引导农民搞好结构调整。为了跟上不断变化的形势,《河北农民报》的编辑们广泛走到科研单位、走进大中专院校,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拿过来,用最通俗的语言改写后再提供给农民。更主要的是,这些新技术必须是成熟的、是经过实践证明是可操作的,而且有现成的典型经验可以学习,求大求洋一头雾水,还不如不跟读者讲。每年,经过编辑精挑细选,由《河北农民报》提供给读者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种、养、加工技术信息不下5万条。读者说,守着农民报等于守着个技术员,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舆论监督:化解矛盾  和谐关系
     《河北农民报》有一个《民事与心声》专版,期期有,群众都爱看,大伙亲切地叫它农民报的“焦点访谈”。它虽然少了些棱角,但非常实用;它不为炒作而哄抬自己,只为办些实事大家满意。群众有了难事、烦心事,只要写封信,经编辑核实后,转到当地主管部门,一般都有回音,有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才派记者去追踪。不少读者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心气顺了;不少地方和部门存在的问题在内部及时作了处理,吸取了教训;无论大事小情引发的矛盾,只要农民报参与沟通都能融洽双方本已疏远的关系,实现了当事方的双赢或多赢,从而帮助维护了农村稳定和谐了干群关系。可以这样说,凡知道《河北农民报》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有了什么麻烦事,首先想到的是农民报。用农民朋友的自己话说就是:农民报的人看得起农民,农民报的门好进,农民报的人脸好看,农民报的人心肠热。
  与此同时,《河北农民报》近年来的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不断引起省领导高度关注。连续3年,每年就有十几篇报道被包括省委书记白克明在内的省领导批示,仅省委书记白克明就批示了5篇;2005年,几乎所有的省委、省政府领导都有过批示。这对于一张专业报纸来讲已经非常难得,它大大提升了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河北农民报》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中国记者》、《中华新闻报》均载文介绍并给予充分肯定。
  信誉至上:不为诱惑  取信于民
  随着报纸发行量逐年增多,它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不法之徒看中了这块金字招牌,专门兜售那些虚假的“致富信息”,欺骗那些致富心切的农民。此时,报社一旦把关不严,就会被骗子利用,成为他们的“帮凶”。为此,农民报一方面加强自身管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把好关,决不给任何骗子以任何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专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邀请工商管理人员,针对广告管理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业务员进行培训;同时自2003年起彻底封杀了来料加工、婚介、奶牛等的广告、部分封杀了医疗医药广告,每年因此少收入上百万元!虽然有时心疼,但此举大大提升了报社的社会信誉,尤其坚决维护了受众的根本利益,报社觉得是值得的。
  报读互动:眼睛向下  服务升级
  一是于2004年组建了40多人的“河北省农民读报用报专家服务团”,团员的身份都是涉农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他们通过编辑随时接受读者咨询,并定期(一般每半月一次)下乡进村摆摊设点赶大集,发放科技资料,和农民面对面交流;二是在编辑部长期开通“热线直通车”,针对农时和当前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请专家过来解疑释惑,与读者进行声传声的即时交流,有代表性的问题经编辑整理后再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刊登出去;三是坚持开门办报,每年都要集中召开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或走进订报相对较多的大村、大乡,广泛听取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全面了解别人的需求和自己的短处,认真吸纳不断改进。对于搜集来的意见和建议,农民报都要在认真整理后装订成册,发给每个编辑记者;一段时间后,还要对照册子来个回头看,看看哪个还没改、哪条还没落实。
  报友俱乐部:把根留住  把情加深
  以交流交友交易、促增收谋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河北农民报自2006年10月底起启动了报友俱乐部的创建工作。俱乐部以县为单位、以广大读者为基础、以通讯员为骨干、以优秀通讯员为核心,负责人及其成员均是农村里有文化、有思想、爱写作、懂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有些还是发家致富的带头人。至今,县级报友俱乐部已发展到100多家、涉及河北省及天津市的100多个县(市),许多地方还在乡镇建立了分部、在村里建立了支部。
  经过实践,报友俱乐部已经实现了三大功能。一是桥梁功能。一张面向农村的报纸办在都市里,对编辑记者和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报纸上的内容一点一滴都不能与读者产生距离,不能因我们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而疏远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编辑记者要经常到农村去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大量使用农民的语言和通讯员的稿件。面对点多、面广、线长的发行和阅读结构,俱乐部可在很多方面充分起到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桥梁作用。二是阵地功能。俱乐部是读者读报用报的阵地,是报纸形象宣传和外延扩张的阵地,是编读之间交流的阵地,是农民报深深植根农村的前沿阵地。三是交往功能。有了俱乐部,就等于有了通讯员之家、农民读者之家,俱乐部成员之间,是朋友,更是亲人。以俱乐部为基础,以报纸为纽带,可以办很多事情,公家的事情能办,个人的事情也能办。通过互相联络,大家由陌生人变成熟人,由熟人变成朋友,由朋友变成莫逆。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得越好越多,成员的关系越融洽。全省乃至周边省市都建起了俱乐部,大家的朋友就遍天下。
  由此,《河北农民报》所体现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张纸。
阅读次数(482) | 回复数(6)
上一篇:服务新农村 报企联动开发农村市场平台
下一篇:恩师的肯定,农民互联网拥民团队砥砺奋进的动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