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保密
  • 性别:保密
  • 地区:保密
  • QQ号:暂无
  • Email:ztsbd@163.com
  • 个人签名: 保密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304 篇
    回复总数:3147 条
    留言总数:40 条
    日志阅读:230255 人次
    总访问数:39546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踮着脚摘星星22发表的博文
脱贫者如是说[2015/9/7 14:59:20|by:踮着脚摘星星22]
       注:我一位30多年不曾谋面的老友,突然给我发来一篇稿子,说是让我给改改。让我惊愕的是,这位居于深山年长我几岁的老兄,虽然文化不高,文字却写得有模有样。这篇关于脱贫的稿子选题精准,视角独特,充满了正能量。受任兄所托,我也就没有客气,对他的原稿做了些许修改。现贴出,请大家指正。



脱贫者如是说



    又到了大枣红圈儿的时节,瞅着漫山遍野的红枣压弯了枝头,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思摸着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日子过得可真有滋味。

    我所在的唐县羊角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百姓穷困,一直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区域。可说句实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毕竟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有限,假如不能善加利用,还有可能用不到点子上,使得扶贫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而要想真正脱贫,乡亲们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一点一滴付诸行动。几年与贫困斗争的经验让我有了这样的感触。

    我们村号称“红枣之乡”,所产红枣个头大,品质好,是滋补的上好佳品。但由于固守传统,红枣品质有所下降,产量也逐年减少,乡亲们从这一优势产业中并未获取想象中的既得利益。

    十多年前,在县林业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村开始了艰苦的垦荒之旅,我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这一充满了希望的事业中。村外一座连一座的荒山,大多是片麻岩结构,非常适合枣树的栽植。那些日子,我们身背干粮,起早贪黑,奋战在荒山秃岭之间。片麻岩被夏季的雨水浸泡后,变得松软,正适宜挖坑,我们挥锨抡镐,刨出了一个又一个密麻麻的树坑;冬季来临,不顾天寒地冻,起石头垒埝,为的是能让枣树涵养水分;春天来了,一棵棵树苗被栽植到挖好的树坑里,心里就多了几分念想。日复一日的劳作,大镐磨秃了,铁锨用坏了,每天累得身体像散了架子,但有希望在,苦日子也有了甜的味道。

    当有30亩枣树归到我名下的时候,年过半百的我涌出一股想啼哭的感觉。2010年之前,虽然每年只有万儿八千的收入,但那些枣树就像是疯长的孩子,展现出了不尽的活力。自打2011年以后,我终于开始收获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从起初的年收入2万元,到后来的4万元,收入的节节攀升,让我终于实现了脱贫的梦想。即便是去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对红枣实施分拣,并利用祖上传下来的工艺酿制枣酒,同样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天灾不可抗,凡事在人为。只要有那些枣树在,我的心就能放在肚里,踏实过好接下来的日子。

    眼下,我们村八成的荒山都栽植上了枣树,原来的荒山秃岭已变得满山葱绿,到处充满了生机,全村几乎家家都有了自己的枣林,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上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有枣不发愁,卖钱换粮油,只要肯卖力,小康有奔头。

    是啊,作为祖辈在大山里生活的普通农民,眼界窄,致富的路子少,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出路总还是有的。几年栽植枣树的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真实变化,让我更加明白,走出贫困,没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劲头,只求借助外力,啃食那点扶贫资金,终究不会长远。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敢想敢干,出大力,流大汗,才能借助多方面的支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彻底把贫困的帽子甩掉。

072358河北省唐县羊角村 任保印

阅读次数(437) | 回复数(21)
上一篇:好美的梦
下一篇:把好“方向盘”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