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马德华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2486913225@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96 篇
    回复总数:2901 条
    留言总数:26 条
    日志阅读:411007 人次
    总访问数:61489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masiqi发表的博文
驴肉烧饼传递友情[2016/1/9 14:41:37|by:masiqi]
驴肉烧饼传递友情
提起驴肉火烧,马上就会想到河间的驴肉火烧,因为河间驴肉火烧远近闻名;想到河间驴肉火烧,马上又会想到农博名人于国祯老师,因为他家就开驴肉火烧店。
我和于老师刚认识时,他家还没开驴肉火烧店,那时,我们聊天的话题主要是如何写作博文;但当他家开了驴肉火烧店后,我们聊天的话题就多了,常拿驴肉火烧说事。
记得于老师家刚开点店时,他就高兴的告诉我,等有机会一定请我去品尝他家的驴肉火烧。我当时挺高兴的。可是等了好几个月,我也没吃上于老师家火烧。我理解于老师,于老师并非小气,而是因为他确实有难言之隐!转眼间,就到了河间网友聚会,在做自我介绍时,于老师非常真诚地说,会后请大家去吃驴肉火烧。尽管于老师是真心实意地想请大家,但大家伙也不会让他请,因为请这么多人吃驴肉火烧也是不现实的,有这份心意,让大家伙高兴高兴就行了!其实,于老师家开的店没在河间,而是在沧州。我想,如果哪位网友从沧州经过于老师家的火烧店,一提于老师,吃驴肉火烧肯定是免费的。
自从河间网友聚会结束后,于老师请吃驴肉火烧的话经常萦绕在我耳边。我想,总得有人让于老师话落到实处吧!这个任务非我莫属,因为我离得近,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在和于老师聊天时,驴肉火烧是我们经常提起并且绕不开的话题,终于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于老师答应我到他家开的店去吃驴肉火烧。
2015年5月底,于老师从河间出发,我从献县出发,在沧州名人植物园见了面。本来我们打算游览完植物园,再到其他景点去玩儿。但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反正也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只好驱车前往于老师家的驴肉火烧店。于老师大驾光临,他的儿子自然不敢怠慢,把最好的驴肉火烧奉上。我们吃得满嘴留香,非常的开心!
前些日子,于老师收到报社寄来的70元稿费,我向他表示了祝贺,他也向我表示了感谢!我说光感谢不行,还不请客吗?于老师很爽快说:“你说什么时候?到河间我请你吃驴肉火烧。”我只说让他请客,并没说让他请吃驴肉火烧,但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驴肉火烧。这说明驴肉火烧在于老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这也是我们经常谈论驴肉火烧的结果。
不光是我,就连我们的农博精英赵旭东老师,在群里和于老师打招呼或开玩笑都离不开驴肉火烧。比如:赵老师和于老师打招呼时,不说“于老师好”而是说“卖驴肉火烧的医生好”。另外,赵老师在群里和于老师开玩笑的几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我都觉得很有趣。记得有一次,在群里谈起了车。赵旭东老师说:“于老师家的驴车已经不用了,他家的驴已经打成驴肉火烧了”。还有一次是谈起了职业,赵老师说于老师有“三只手”:一只手看病;一只手打驴肉火烧;一只手写文章。赵老师的意思是说于老师很能干。这样的玩笑很有水平,也很有趣,既能调节群里的气氛,也能增进他和于老师的友谊。
由此可以看出,驴肉火烧已远远超出它的美食功能,它已经成为我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媒介和纽带。其实,我们献县驴肉火烧店也不少。那为什么我还要跑到沧州去吃驴肉火烧呢?不就是以吃驴肉火烧的名义和朋友增加见面的机会吗?
朋友之间,如果半年以上不见面或不做任何交流,可能就会变得很陌生;如果两三年不见面或不做任何交流,可能就形同陌路了。
所以,朋友之间还是要经常性的交流,无论你用何种方式。
当然,我还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和于老师交流。驴肉火烧,我和于老师还要一起吃;关于驴肉火烧的话题,我们还会继续谈论;驴肉火烧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我们还会继续保持。
标签:驴肉火烧,友情     阅读次数(373) | 回复数(12)
上一篇:给玉米“热身”
下一篇:友谊重逢随吟(耕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