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郭俊禹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uojyxx@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5 篇
    回复总数:28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10597 人次
    总访问数:1638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abc2033829发表的博文
打 囤[2010/3/10 8:45:00|by:abc2033829]

我的老家石海坡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武邑县境内人口较多、土地辽阔、商贸发达的重要村镇之一。记得小时候,在


家乡就流行着农历正月二十五“打囤”的习惯,这种风俗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童年的经历和见闻却深深铭记在心里,那情景时常想起。


囤,在过去的农村是用来盛装粮食的器物。正月二十五打的囤不是用竹篾或席箔等物编结成的粮囤,而是用农家灶火膛里的草木灰画的粮囤简易图案。“粮食入仓,满满当当,丰衣足食,家丁兴旺”,“打囤”的习俗表现了那个年代,经饥饿煎熬的农民对吃饱肚子的企盼,对农田对人类造福功绩的庆典


打囤虽不是作画,却也有技巧。打囤者,往往是一家之主,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愿望,他一手端着盛有草木灰的簸箕,另一手持短木棒,用木棒不停地击打着簸箕,使草木灰均匀撒在地上,形成线条,用线条勾画出一个大圆圈,象征粮囤。然后在打好的“囤”里面的中心位置处放上一块砖头,作为供案,其上放个香炉,点上一炷香,旁边放上谷子、棉花、玉米、小麦、钱币什么的,放什么就叫什么囤,谷子囤、棉花囤、玉米囤、小麦囤、钱囤……五花八门。这“囤”要打在自家院里和大门前,越大越好,有的还在囤旁画上楼梯图形,表示囤大囤高,须登梯储粮。


8岁那年,我亲眼目睹和参与了父亲打“囤”的全过程。“囤”必须在日出之前打好。所以,这天一大早,村里家家户户忘记寒冷,都在忙活起来,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囤。父亲也早早就把我和弟弟叫起床,跟他去学打囤。我从灶火膛里掏出几天来就准备而好的草木灰,端给父亲;弟弟从大门上抽下门闩棍,递给父亲,父亲站在屋门口,沉思一会,活动起来,他一边打一边说:“瞧着点,这囤要打大,要打圆。用力均匀,这灰就均匀,脚步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记下了。”我不以为然:“这又不是真粮囤。”父亲眼一瞪:“胡说,打下大粮囤,才有丰收年。”


“囤”打好了,太阳出来了。这时,村里各家的男人们都要找个借口到邻居家转转,女人们就都要躲在家里不出门了,真要有什么急事儿,也让家里的男子去办。爸爸说,这里面有个讲究,因为男人的劲比女人大,到别人家串门,正好碰到打囤,可以帮着扛粮食,是个丰收的好兆头。所以这天男人们成了各家最欢迎的人。到了中午,家家还要包饺子,说是要捏囤边。包饺子时把边捏得紧紧的,象征着把满囤的粮食围的严严实实的。吃午饭前,还得记着给“囤”里换一炷香。晚上吃了晚饭后,再在“囤”里放上水果、点心、肉类等供品,点上红红的蜡烛,然后点纸钱,向老天爷祈祷风调雨顺,有个丰收年,粮满囤,钱满仓。同时燃放鞭炮,“打囤”在喜庆的鞭炮声中达到高潮,进入尾声。


悠悠岁月,3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人到中年,父亲也早已作古,而后来再也没有亲眼看到“打囤”的情景了。去年老家有事,顺便在弟弟家住了几日,恰逢正月二十五,一大早就起床想看看如今人们打囤的场景。谁料,清晨围着村子转了一大圈,也不见一个人家打囤了。转到同院郭叔门口,于是我向老人开了口:“大叔,今天是正月二十五,咋不见打囤的?”老人虽年已耄耋,不聋不哑,说起话来新词一串串。“那是糊弄自个的事,如今的人思想开通了,不糊弄自个了”,“早些年是年年打囤,年年饿肚皮,如今呢!这囤不打了,可顿顿吃白面馍。人精明了,还讲究个科学种田,优良品种,这粮食年年是大囤满、小囤流啊!”老人用手指向门前那棵老槐树:“瞧,囤里装不下还挂在树上了,你小哪阵见过这?”我抬头一看,满树金黄,树桠树杈上都是成串的玉米棒子,心里一热:“叔,这不光是人精明了,更重要的是社会进步了,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好。”老人笑了:“你这是官话,我就知道这世道变了,这世道好了。”

    是啊,农民的心朴实,语言也朴实。这“世道”包括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好政策,也包括大叔朴实语言没有表达出来的对党的朴实感情,更包括“打囤”这种老习惯改变的原因啊!
标签:乡俗 民风 故乡     阅读次数(1083) | 回复数(0)
上一篇:父子踏雪
下一篇:衡水安济桥建设史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