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郭俊禹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uojyxx@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5 篇
    回复总数:28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10612 人次
    总访问数:1642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abc2033829发表的博文
难忘儿时腊八粥[2010/1/22 8:39:00|by:abc2033829]
     进入腊月,越感年味的浓烈。一眨眼,腊八节到了。想起那香醇热切、甜柔美气的腊八粥,便勾起了我孩提时代关于腊八粥的亲情记忆。

    小时候,那是个饥荒的年代,家里很穷,经常是吃不好、穿不上,将将就就过苦日。但父亲手却灵巧,平时他能用苦涩的野菜做成香喷喷的玉米面菜团,能用破烂的衣衫拼凑成既合身又好看的新衣服,还会用碎布片联起来纳鞋底。就是在这极端困苦下,慈爱的父亲抚育着我们兄弟姐妹8个没娘的孩子快乐成长。


    那时,我们家就偏爱粥食,一来为节省粮食,精打细算度日,没有干粮;二来粥食简便易做,热乎吃下几碗,就可塞满肚皮,支撑半天时光,尤其是冬闲季节,农活不忙。所以家里几乎天天做粥、顿顿喝粥,什么山药粥、野菜粥、萝卜粥;高粱粥、米面粥、玉米粥,一年四季应有都有。而一年一次的腊八粥,对于我们就是渴望的奢侈品了。每年再难再苦,父亲都要从长记忆、早早准备,给我们熬煮腊八粥。


    其实,腊八这一天,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还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这天是二哥的出生日。在8个孩子的生日中,父亲只记住了二哥的这个特殊节日,其他的都没记住,从来也没给我们过过生日。要么二哥常说,父亲厚爱他呢,每年这天都要改善伙食,为他过生日。而在父亲那里,是生活的清苦,无奈啊,他是把腊八熬粥当作给所有孩子过生日来看待了。


   所以,每当进了腊月的门,父亲带着无限希望,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年年吃腊八粥,等你们长大了,日子就好起来了”。


    腊八节的头天晚上,父亲就把准备好的绿豆、黄豆、红豆、大枣、花生等放在水里侵泡。这些杂粮都是父亲一年当中有意识存放积攒下来的。秋后,大哥扛着秆子,提着口袋,到附近东乡的枣树行里去打人家剩落在树上的孤枣,几个姐姐到收了庄稼的待耕地里捡拾黄豆、挖刨花生,所有这些劳动果实,父亲都会积存起来,不让我们随便吃掉,而作为腊八节的食粮。


   第二天早上,父亲便早早起床,把锅添满水,放入小米、粘米、倒入头天用水泡好的杂粮、加入红薯干、冰糖块等,盖严锅盖,燃起土灶,开始给全家熬腊八粥了。父亲守在灶膛,静静地坐在木墩上,一手不停的拉风箱,一手持续的往灶膛里加柴秸,彤红的火苗一伸一缩地舔着锅底,不一会儿,锅里的米粥冒泡了,水气打着旋上升。父亲把动作放慢,把火压微,此时,满膛的余炭火光把外屋和院子照得通亮,也把父亲的脸照得通红通红,映衬出老人一脸的沧桑和渴望,更显露出老人无限善良和敬爱。父亲满怀的欣喜,他想到了孩子们的明天一定会生机辉煌。


   这时,醉人的香味和外屋里的烟味交融在一起,升腾着,弥慢着,飘满了低矮的整个三间房屋。我抗拒不了那种谗人的疑惑,快速地从被窝里钻出来、穿上衣服,迫不及待得跑到锅台前,掀开锅盖,透过雾气,看着锅里跳舞的豆子,浓浓的香味儿飘散开来,一缕缕地在我鼻翼间环绕,口水都留了出来。父亲微笑着说:“看你这个小谗猫,一会让你吃个够”。接着,父亲又说:“不能揭锅盖,揭了香气儿会跑掉的,腊八粥也就不好吃了”,“好的蜡八粥是慢慢熬出来的,不能急。用小火熬出的粥,成糊状,既粘又甜还香,好日子也是慢慢熬出来的”。


   在那天寒地冻的早晨,随着灶膛里最后一束火苗缓缓地熄灭,香喷喷的腊八粥就熬好了。不等父亲吆喝,我们哥几个就一涌而上,争先恐后地舀,狼吞虎咽地吃,我们喝得来劲,吃得香甜,清香瞬间溢满舌尖,吞下去,只觉得热热乎乎,通身舒畅熨贴。那是一种透心暖,让人生出一种懒洋洋的惬意,幸福和满意挂在脸上,豪不掩饰地蹦呀跳呀。姐姐笑我们哥几个没出息,父亲却一言不发、在一旁不停的笑,此时似乎全家是最开心的时候了。直到我们吃得饱饱的,父亲才开始吃,这是父亲的一种习惯,其实,我知道,那是父亲怕我们不够吃,先让我们吃,等我们吃饱吃够了,他才安心吃。


    那是亲情,那是父爱,那是家庭的和睦温暖,更是父亲的希望,儿女们的梦想。一顿极普通的饭食,在那个年代,承载的东西太多了。


   悠悠岁月,有一天,真的我们长大了,日子也好起来了,但父亲却早早离开了我们,再也不会给我们熬煮腊八粥了。现在,熬粥的佐料更加丰盛、上乘,我们自己年年也熬腊八粥,年年也喝腊八粥,可就是喝不出父亲熬的那种醇香的味道。

标签:儿时 亲情 难忘     阅读次数(203) | 回复数(0)
上一篇:乡路的记忆
下一篇:衡水安济桥建设史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