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7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670325 人次
    总访问数:5411216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tai发表的博文
我和志云哥的故事(十四)[2009/9/8 6:35:00|by:liuchuntai]

我和志云哥的故事(十四)


 


                                                      从沧县到保定


天津解放后,农历正月初十,校方通知,一切准备就绪,沧县已来人接我们回乡继续读书。当时僱了足有20多辆马车,连行李带人浩浩荡荡沿津沧大道南下。在“联中”期间虽然有的学生离开了这个“团体”,但在天津又招考过一次新生,所以总的人数并未减少很多。马车一出天津市区,同学们就坐在车上唱起歌来了。这期间又学了不少歌,除“黄河大合唱”外,“延安颂”和“生产大合唱”中的“二月里来”等也是同学们很爱唱的。


天津距沧县240华里,中途在路上住了两晚,第三天中午就到沧县了,还按原来的三个部和各个班级把我们统一安排在原“沧县中学”的校舍。校方宣布:放几天假,过了正月十五回校上课,愿意住校的还可住校。我虽然可以回家住,但毕竟这一年多和大家住惯了,尤其舍不得志云哥,他虽没说话,但从眼神看,他愿意我留下住,所以我没把行李拿回家。晚上和母亲躺在一条炕上,娘俩说不完的话。我告诉母亲,志云哥把我当亲弟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从没让我受过屈。母亲流着泪说:“我儿遇到贵人了。”想起小时候睡在母亲身旁,半夜一动,母亲总及时把尿盆递给我,等我尿完又拿起尿盆给我倒了,我又接着睡。后来我想过但又没想很明白:为什么我一动母亲立时就知道呢?这就是“母子连心”吧!等我长大些了,就和哥哥住在另一屋,母亲屋里只剩下姐姐和妹妹了。


星期一回到学校上课,第一课是历史,一位老区来的老师给我们讲课,四十多岁,一身粗布裤褂,非常朴素。他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历史?同学们无人回答。我站了起来:“是为了知道历朝各代兴衰的原因,好治国安邦。”我自觉回答得不错。老师示意我坐下,问大家:“这位同学答得对不对?”无人回应。老师和霭地说:“学历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方向,顺应时代的潮流,自觉推动社会发展。”他看同学们露出似懂非懂地诧异神情,接着说:“什么是社会发展规律呢?以后还有专门的课程和教科书,同学们慢慢都会学的”。


这就是解放后我上的第一课。虽然老师否定了我的回答,但使我听到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讲解,给我很深印象。


春天悄悄来了,麦苗开始返青,封冻的运河已经开化,柳枝吐出米粒大的嫩芽。学校靠河边很近,运河堤上又出现了久违的我和志云哥的身影,离开家乡一年多,我俩都仿佛长大了不少。一天上午,学校专门给农职部的学生开了会,说沧县学习农业的条件不好,保定高等农业职业学校(简称保定农校,相当于高中级别)的条件最好,师资力量强,图书和仪器设备齐全。为保证学生们完成学业,经请示省政府批准,将我们併入到保定农校,不久即将启程。到过保定的老师又详细给我们介绍了保定府(当时都这样称)的情况,意思是各方面都比沧县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跟着去,也有人觉得刚到了家,局势又稳定,不愿再外出了,学挍也不强迫。我和志云哥一合计都愿去,因为我俩都富好奇心,离家一年多都习惯了,家里人对我们也放心。经过简单的准备,于1949年阳历35日从沧县出发了。


学校僱了四辆马车载着六十多学生,有一部分留在沧县没有跟来,但又加了几位没去天津的同学,去保定的学生中,除原来沧县的还有一部分从天津招收的学生。从沧县过河沿沧保大道西行就可一直到达保定。第一晚宿在河间,第二晚宿在高阳,第三天天气晴朗,微风拂面,往西走出四五十里,就遥遥望见太行山了。我们这些平原长大的孩子,只有在画上、电影里见过山,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看,太行山。”大家都向西望去,起初只像紧靠地平线、上部边缘清晣的云,逐渐越来越像画中的远山,以后有了明暗不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而且越延伸越宽。同学们都兴奋不已,不约而同地唱起那首新学的“上一篇:《再剪报》文选(101)好看的小孩
下一篇:短语思考(173)把待人处世提升到高境界 刘春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