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洛阳市探索

时间:2012年11月23日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字体:

    公元前518年,一车二马载来风尘仆仆的问道者。时年33岁的孔子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就教于老子关于治国理政的“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传诵至今,成就一段佳话。

    两千多年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又迎来一批批考察者。仅今年5月至10月,襄阳、南阳、渭南、安阳、青岛、宜昌、十堰……省内外十余座城市的执政者走马灯似的组团来访,引起各界关注。

    厚重的历史、遍布的古迹,以及“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花,让洛阳闻名于世。然而,这些访客既不为瞻仰古迹,更错开了赏花季节,他们究竟所为何来?

    初冬时节,记者被这条线索导引,走入这座千年古城,遵循这些访客走过的路程,寻找访客们所关注的洛阳“四化同步”中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创新、工作创举和惠农实效。

    中原要崛起,洛阳有担当——

    “两不”、“三新”提的好,顶层设计要落实,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力争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洛阳一度跻身全国五大工业城市,上缴国家的利税总额曾超越整个广东省。

    改革开放后,和中西部很多城市一样,洛阳被东部沿海一些“后起之秀”甩在背后,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大幅滑落,徘徊在40多位。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伊始,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该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河南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中原崛起的大戏开始上演!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从根本上破解河南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河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创造无数辉煌的千年古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阶段,如何定位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两不’‘三新’提的好,关键要看如何落实。”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说,“招要击中要害,劲要用对地方,洛阳要在历史的积淀中深刻反思,在不断反思中寻找差距,找准问题,对症用药,就会有前进的动力,就能够在忧患中奋起。”

    洛阳提出,要把洛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

    2010年8月毛万春在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三篇文章’一起做”理念,成为洛阳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思想先导。毛万春指出,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做到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一产由弱变优、三产短腿拉长的目标,打造新的增长点和最具前瞻性的朝阳产业。

    洛阳的决策者们继而提出:要实现“三化”协调,关键要靠新型城镇化引领,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够就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生产集聚集中,就地实现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最佳切入点。

    在两年多时间里,就像遍布洛阳城区每个角落的牡丹元素一样,“‘三篇文章’一起做”、“农村新型社区”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口中的关键词,成为洛阳市在中原崛起乐章中奏响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围绕这两项重点工作,洛阳增强了扛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引领大旗的信念。

    本身就是名城,发展又出新招,示范和辐射作用日渐显现。洛阳“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的创新魄力和实干精神也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认可。

    6月5日至7日,卢展工深入洛阳多个区县调研,由衷地感叹,洛阳上上下下的劲头儿都很好,大家都在想事、都在研究事、都在努力干事,有一些工作或者有一些认识,能够走在前面。

    抓现代农业,做“三篇文章”——

    变“结果奖励”为“过程支持”,调农业结构,推土地流转,搞生态旅游,探索符合自身资源基础、产业特点、比较优势的农业现代化路径

    虽然地处中原,但洛阳境内山川丘陵交错,“五山四岭一分川”,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且大多为山岭薄地,靠传统粮食作物增产增收空间十分有限,这是制约洛阳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进入新世纪后,洛阳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了一些探索,但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缺乏政策的有力引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应并不明显。

    2011年2月15日,洛阳出台了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生态旅游工作的意见,明确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尤其重要的是将政策扶持的口号落实为真金白银的投入。

    洛阳市市长李柳身说:“过去我们习惯‘结果奖励’,谁取得成绩就给予物质奖励。但针对洛阳农业实际,特别是对于花卉苗木等特色主导型产业来说,前期投入大,见效慢,政府必须转变政策扶持方式,要注重‘过程支持’。只要你发展主导型产业,政府就给资金支持,而且一给三年。

    把资金支持从锦上添花变成雪中送炭,自然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洛阳是牡丹名城,种植牡丹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了把优势做优,让亮点更亮,洛阳重点推进以牡丹为核心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洛阳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炳志介绍,去年起市里对牡丹种植一亩地补贴600元,县区还根据财力进行配套,最少的加起来补贴也能超过一亩地1000元。如此大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了种植企业和大户的积极性,前年洛阳的牡丹种植面积还只有2万多亩,去年实行补贴政策以后一年内就发展了5万亩,今年年底将达到10万亩。

    同时,洛阳围绕牡丹做文章,把一朵牡丹花“吃干榨净”。不断扩大牡丹食用油、精油、食品、保健品深加工等商品化生产,延伸开拓牡丹画、牡丹瓷、牡丹剪纸等文化产品的开发,打响“洛阳牡丹”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效益。

    在以一朵盛放的牡丹为造型的孟津县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内,记者遇到了正在画室认真作画的一级画师农民张晓艳。她告诉记者,自己家里还有3亩地,自幼随父学画的她农闲就来画牡丹,每年都能创作1000幅牡丹画,每个月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我的两个孩子都上大学了,那可都是我这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张晓艳笑着说。

    利用洛阳本地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高岭土作为原材料,经过原料研磨、拌浆、滤泥、塑型、凉干、素烧、施釉、釉烧等多道复杂工艺流程,最终形成一件美轮美奂的牡丹瓷艺术作品。在洛龙区安乐镇郑村的洛阳牡丹瓷股份公司的制作车间内,记者领略了这一独具洛阳文化特色的新派陶瓷制作工艺。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牡丹瓷是牡丹文化的全新载体,作为朝阳的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一年公司产值就达到3000多万元。

    针对洛阳人多地少的现状,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土地适度规模集中,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说,为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充分解放农村劳动力,洛阳各地纷纷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土地有序合理流转,很多原来靠天吃饭的低产田都种上了适宜的物种,提高了产量和收益。一些种植大户和公司把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巴掌地”、“面条地”集中起来,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洛龙区李楼镇齐村,国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投资建设了苗木基地,正在兴建的珍稀植物苗木中心将成为全国最大珍稀苗木组培基地。总经理马建国说,附近已有很多农户被带动起来种植苗木。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经营,每年都能拿到每亩1200斤小麦,按照当年收购价折合兑现,公司还安排近300人到公司打工,人均月收入2000元。

    截至目前,洛阳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超过17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7.8%。从土地类型看,涉及荒山承包的占到近一半。从土地流向看,72.9%土地转入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占三成。从流转用途看,在确保粮田的基础上,很多土地流转后变为种植蔬菜、花卉、核桃、烟叶、中药材或建设休闲农业园区。

    农业结构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优化了,但绝不意味着放弃粮食。市农业局局长王须才说,虽然洛阳不是河南的粮食主产地区,但洛阳始终绷紧“不牺牲粮食”这根弦,粮食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730万亩,粮食基本生产能力稳定在了40亿斤左右。而且通过扩大山前平原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种植,重点抓好伊川、孟津、宜阳、洛宁粮食核心区主产县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中国的旅游重镇,洛阳在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田园生态旅游业,依托林业生态、森林公园、水库生态景观、农业休闲观光园、特色种养基地、特色旅游区等旅游产业,打造生态旅游知名品牌。

    坐落在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银杏之恋生态文化产业园”占地1500多亩,从在荒山上种植银杏开始,发展万亩连锁基地,目前已形成餐饮、度假、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连伟说:“公司目前有员工320人,安排周边群众就业240人,还带动了600农户参与生态园区建设。去年实现了2240多万元的净利润,公司已经是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据统计,今年以来,洛阳新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园区109个,全市休闲旅游农业园区已达915个,截至9月底,完成营业收入23亿元。借助生态旅游业这一平台,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影响力、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形成了旅游业与特色农业产业互补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新型社区,解“三道难题”——

    主动作为,智破坚冰,让农民能够就地就业、实现身份转换、拥有房屋产权,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堪称农村发展“第二次革命”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保障和兼顾农村和农民利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这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洛阳积极探索,提出与传统城镇化强调“农民异地进城”不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做到“农民就地城镇化”,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破题之举。

    今年“两会”期间,卢展工在参加河南人大代表团小组会议时指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通过新型城镇化,既解决了今后的建设用地问题,也更好地就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期待。

    漫步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李家村的新型农村社区,水泥路整洁宽敞,6层板楼依次排开,灯光球场、健身器材、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点缀其间,三三两两的人群,聊天、健身,名副其实的“和谐社区”。寇店镇党委书记任保军笑着说,以前这里的年轻人都到广东、苏州那边打工,一个月挣4000多元,但花销高;现在回到社区配套的工业园里工作,也能拿到两三千元,技术工拿到五六千元也不稀奇,还能照顾老人小孩,谁不愿意啊?

    洛阳不是最早开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但后发优势却更为明显,有了先行者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完善,自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建洛说,我们要求区县政府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算好“五笔账”:一是投入账,算清如何筹资,怎样实现农民少投入甚至零投入;二是土地账,算清节约多少建设用地、流转多少耕地,这些土地都用在哪里;三是产业账,算清发展什么产业最合算、靠什么产业支撑最有效;四是就业账,算清安排多少和如何安排农民就业;五是收入账,算清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只有把家底真正搞清楚了,把这些账真正算明白了,我们才去试点先行、分类推进。

    钱从哪里来?政策先行是大头。任保军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笔细账:“一个是政府对试点社区实行综合奖补,每聚集1000人市级财政奖补100万元,区县按照1∶2的比例进行配套。和谐社区共安置了1.4万人,市区两级光奖补就有4200万元。第二块资金是通过村庄整合结余土地中拿出800亩建设用地来搞开发和产业项目,土地收入扣除包地成本外只用上缴省级以上土地出让金的3%,市县两级不留,剩余部分直接补贴到社区建房和公益事业投资上。”

    伊滨区管委会主任刘冠瑜说,对于社区建设实行“低成本拆迁,高奖补安置”的原则,除被拆迁的旧房和安置的新楼房按标准折抵外,入住时还有村集体给每户每平方米300元的奖补。基本做到农户“不花钱或少花钱住上新楼房”。考虑到也有经济困难的群众,我们还配套了廉租房。

    政策引导做到位,至于上楼与否,什么时候上楼,绝不替农民做主,要让农民用脚投票,完全尊重农民意愿。市农工委副书记智万一说,由群众全程参与社区规划和建设,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参与制定新旧房置换政策,自主选择户型和入住社区时间等。

    洛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实行“四配套”原则,除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以外,对社区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就是产业就业项目配套,为上楼农民实现就地就业创造条件,回应了农民最大关切。

    孟津县朝阳镇党委书记崔占科最近比较苦恼,镇里的姚凹新型农村社区2期工程公布购房方案以后,600套房子3天内一抢而空,很多群众都抱怨又没有抢到,催促村镇干部们加快第3期的工程进度。

    孟津县副县长李玉瑞告诉记者,姚凹社区周边同步规划了500亩的工业园,300亩的物流园,200亩的农家乐生态园。社区把结余出的2500亩耕地,加上村子原有的1.2万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把农民解放出来成为农业工人。按照目前全村5600名劳动力,除了2000人常年在外打工,这些产业规划可以绰绰有余地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

    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也许到这儿就告一段落了,可洛阳的执政者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如何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真正体现城镇化特征、实现城乡彻底融合?

    史秉锐说,在经过多次调研基础上,我们认为:只有让入住社区的农民群众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权利,能够就地就业、实现身份转换、拥有房屋产权,并能进行住房产权抵押贷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才能算是真正的就地城镇化。

    以真正的城镇化为目的,以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为旨归,洛阳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智破坚冰,前后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土地建设使用性质难题。一开始,洛阳就确立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住房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它应等同于城镇居民的住房产权”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等18个文件,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化范畴。同时,市里还组织了研讨班和宣讲团,宣讲新型农村社区各项知识。

    第二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无产权难题。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前后经过23次的反复论证,出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关土地和房屋产权的若干意见,使农民办理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有了政策依据。目前,洛阳探索形成了新型农村社区按照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产权或国有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产权两种管理模式,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在和谐社区10号楼赵铁艮家,70多岁的老人从房里拿出来红彤彤的《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使用权证》给记者看,老人笑着说:“这可都是宝贝啊,都在柜子最里面锁着呢。”

    第三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无法抵押贷款难题。农民住房产权价值的体现,就是住房能不能进行市场交易,能不能以个人住房为抵押进行贷款。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市银行系统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研讨会,经过多次研究,最终达成了共识:“既然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和城镇居民一样具有产权,那么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住房就应该和国有建设用地上的住房一样有产权价值,社区农民可以用住房产权进行抵押贷款。”

    7月18日,洛阳市首批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签约仪式在偃师市高龙镇举行,10位农民每家以社区住房为抵押,分别向高龙农信社贷款10万元用于自主创业,开启了洛阳新型农村社区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的先河。

    截至目前,洛阳今年确定的3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住宅楼7780套,已为一期入住居民办理房产证2475个、土地证2129个,首批农民以社区住房产权为抵押共向金融部门贷款80万元。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途经洛阳时的一声慨叹,道尽这座十三朝古都曾经演绎出的兴衰更迭、沧海桑田。一路行来,记者感佩于洛阳市委市政府践行“两不”“三新”的创新之策,感叹于农业转型提速释放的推动之力,感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破冰之举,愈加坚信:站在推动“四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崭新历史起点上,洛阳将写就更加灿烂的时代篇章!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