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互联网聚焦三农频道工作人员查询

聚焦三农工作站站长:程金箱

聚焦三农频道热线:13653386251

综合新闻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聚焦三农频道 >> 区域经济 >> 浏览文章

带你了解“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过程!

时间:2017年03月06日信息来源:互联网

  

  农民互联网聚焦三农(程金箱) 输水线路482公里、穿越冀豫两省6市22县(市、区)、465万亩农田受益……几组看似简单的数据,勾勒出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宏伟壮阔。

这项被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水利工程自启建以来就备受瞩目。如今“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预计年底达到通水条件。工程通水后,我市每年可引约2亿立方米黄河水,用以灌溉东部七县(区)约170万亩农田,并补充沿线地下水。

带你了解“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过程!

 

破解河北“用水之困”

河北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近年来,素有“华北之肾”美誉的白洋淀,因华北地区持续缺水以及工农业、生活用水的增加,导致水面持续下降,一度被外界戏谑为“肾衰”。

尽快破解“用水之困”,是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为此,我省相关部门与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积极协商,希望尽快启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即从河南引黄河水入河北境内,最终流入保定白洋淀,从而缓解沿线农业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状况,改善生态环境

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引黄入冀补淀”项目建议书。2015年,水利部批复了设计报告,“引黄入冀补淀”被国务院列入当年开工建设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性工程。

按规划,总投资42亿多元的“引黄入冀补淀”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出资兴建,从黄河北岸的河南省濮阳市渠村引黄闸引黄河水,依次流经河南濮阳市以及河北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5市22县(市、区)。输水线路全长482公里,其中河北段398公里;计划今年底建成通水,年设计引水量7.4亿立方米,其中河北省引水量6.2亿立方米;农田灌溉受益面积465万亩,其中河北受益面积272万亩。
 

“引黄入邯”扩容升级

资料显示,我市人均水资源量约19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9%,属极度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引黄入邯等新建引水工程的通水,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由于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和地表水资源不足,一些地方仍然要靠超采地下水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引黄入冀补淀”每年可为我市引来约2亿立方米的黄河水,比东武仕水库1.8亿立方米的总库容还要多。这对于缺水的邯郸而言,显得弥足珍贵。

2015年11月,总投资4亿多元“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启建,市水利局在已有“引黄入邯”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建设。可以说,“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是“引黄入邯”工程的扩容升级版。

带你了解“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过程!


据了解,“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输水主线路南起穿卫河倒虹吸,经连接渠入留固沟、东风渠、南干渠、支漳河,北至邯邢边界,途经魏县、肥乡、广平、曲周、邱县五县,全长110公里;支线由南干渠处通过支漳河倒虹吸分水,利用滏阳河输水进入邢台市,途经曲周、鸡泽两县,全长26.656公里。工程主要包括穿卫河、穿漳河、南干渠等大型节点工程,30多座闸涵配套建设,50多座跨河渠桥梁的新建、重建及改建任务。

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克服降雨多、渠线长、通水周期长等不利因素,
科学谋划、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目前,“引黄入冀补淀”邯郸段已完成投资3.05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7%,穿卫河、穿漳河、南干渠等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并经受住了行洪安全考验,其余各项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预计今年6月可完成建设,年底达到通水条件。

 

从古至今,黄河与邯郸就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据史料记载,黄河在两千多年间曾多次改道流经邯郸,现大名、曲周等地遗存的“黄河故道”即是例证。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市就曾引黄河水灌溉农田。资料显示,1959年10月,邯郸专区组织24万民工开挖了东风渠引黄干渠和分干渠工程。1960年至1962年间,共引黄河水30亿立方米,累计灌溉农田600余万亩。后因各种原因,邯郸境外引黄干渠毁坏停用。

2006年,我市东部生态水网建成后,境内骨干河渠全部得以恢复,且河南濮阳市引黄干渠已修至邯郸边界,我市只需解决穿卫河工程,并打通一些节点、修复部分渠道,即可将黄河水调入邯郸。另外,当时我省每年引黄指标为20亿立方米,而实际每年引黄不足5亿立方米,全省引黄指标有富余。

鉴于此,我市自2007年开始谋划“引黄入邯”工程,后经相关部门批准立项。2009年底,“引黄入邯”全面开建。2010年11月实现通水后,东部各县农田受益,环城水系景观初现。
 

黄河水为邯郸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更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以邱县南辛店村为例,以前,全村五千多亩农田仅靠4眼深井抽水浇灌,一眼井每天最多能浇十亩地,有的农户甚至要等一个多月才能浇上一回水。村民用柴油水泵从机井抽水浇地,一亩地的浇地成本就六七十元。现在,通过生态水网抽渠水浇地每亩成本不到20元。村民张大伟说,他家有6亩地,一年浇3次水,抽渠水浇地可省700多元,而且用地表水浇地有“营养”,粮食产量也高,一年下来,可增加一千多元收入。

如今,继“引黄入邯”工程之后,我市又迎来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该项目通水后,我市每年可引约2亿立方米黄河水,灌溉范围包括魏县、大名、曲周、肥乡、广平、鸡泽、邱县等七县(区)约170万亩农田,沿线地下水超采问题将得到根本性缓解。

未来,古赵大地必将因黄河水的润泽而变得更加美丽多姿。


 

(作者:佚名 编辑:pingshan)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带你了解“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过程!]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03-2016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