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时间:2017年02月01日信息来源:央视 【字体:

  在我国,春运被誉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大部分人迁徙的目的地是这个被称之为“家”的地方。“家”是什么?不同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今天,咱们一起去浙江的农村看看,在那儿,大伙心里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

  坐落在浙西南松阳县的横樟村,有着800多年历史,一半的村民常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村民们陆续回家了,村里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潘秀英:儿子媳妇在城市没有这些土鸡土鸭的,买不到这些本地的东西。哈哈,父母就是这样的。

  养了一年的鸭子,自己舍不得吃,就为了等孩子回来,在爸妈眼里,家里的东西是最好的。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在村里人的心中,这条板凳龙是远近几个村子里最好的。

  在村里,一家有事儿大家帮,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骨子里认定的情分。在他们心里,小家大家都是家。

  在外打工20年的包明喜过去一年跑了四个省,最远去过西藏,但不论多远,过年也要回家。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包明喜:老婆在家里,儿子在家里,有些事情我们在外面照顾不到,看不见,感觉自己回来心里面就是踏实了。最重要的是家,家都不重要我们做来做去没有什么(意义)。

  远离家乡,在外打拼,老婆孩子一年见一次,到底图个啥?对包明喜来说,赚钱养家,守护小家庭,是他的责任。而对包建发来说,要守护的还有这间老房子。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包建发:现在这个房子修好了,原来都是很破旧的,我们觉得也心里踏实一点,内心能对得起老祖宗。

  一年前,在县里的支持下,有些破败的老屋开始进行修整。泥瓦土墙的老房子延续着它的生命,继续守护这个村落。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领导小组 副主任 王永球:家家户户最后齐心协力地把这个房子修好了,那么人心上其实又(得到了)修复,所以我觉得这个蛮好,凝聚力、向心力回来了。你看就这种满堂的笑声,其实就是最好的解释了对吧。

  老房子承载的不仅是家族的历史,更承载着满满的情感,有房在,家就在。看得见历史的长度,摸得出家的温度。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在外打拼的日子,最难时,包绍镛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家给了他前进的动力。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他在天津安了家,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但依然有一种力量牵引着他,跨越1500公里,回到这里。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包绍镛:你平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是你在外面打拼,孤独、寂寞、焦虑、恐惧的时候,你可能想会想这方面的事会更多,我觉得我就会,到现在就会更怀念家乡的美好。我看到山,都想背着柴刀去上山砍柴。说到家,我会想到温馨、幸福,因为我在天津有家,但我内心真正的家还是横樟这个村,从村头到村尾,跟我年纪差不多的,或比我年纪大的,我基本上都能叫出名字来。一般我也会教育孩子说老家怎么怎么好,老家怎么怎么山清水秀,老家人文方面怎么怎么好,因此他们都从小就感觉回老家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儿。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包绍镛妻子 李云霞:说到家就是两个字——温馨。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归属感,尤其像我老公一个人在外闯荡,甭管是为了老人、孩子,内心有一个归属感,自己更有奋斗的目标。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炊烟袅袅,粗茶淡饭,家的记忆不曾改变。正是因为这份归属感,在外漂泊的游子往往都会回家办喜事,乡里乡亲们也都会赶来分享这份喜悦。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包绍桂:过年春节家里有老人,一家老老小小赶回家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嘛。

  记者:想家吗在外面?

  包绍桂:想家的。龙泉到这里要50块钱。

  记者:要多长时间?

  包绍桂:一个半小时。

  记者: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距离其实挺近的啊?

  包绍桂:再近也是远对吧,是不是?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记者:在你心里中你觉得家是个啥 

  包家运:我的感觉(我有一个)很幸福的家,身体好,一家大大小小都平平安安,那就感到幸福了。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记者:家里孩子回来吗过年?

  李美香:不回来。

  记者:为啥呢?在外面忙。

  李美香:在外面忙,不回来。

  记者:几个孩子?

  李美香:三个孩子。

  记者:有几个不回来?

  李美香:都不回来,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不回来,都在外面。

  记者:都说过年要团圆吗?

  李美香:团圆要团圆了,他们没办法了是吧。小儿子在外面房子买起来了,不能放在那里空。大儿子自己没有车,进来不方便。总要理解一下,他们出去赚钱很辛苦的,两个孩子带起来。

  孩子不回来,这个春节,家里只有老两口,虽然冷清,但妈妈留给孩子的依然是温暖的笑,笑容里是家的理解和包容。带着理解和包容走出去,不管多远、多久,这方水土,这方乡情,始终牵引着在外打拼的人走回来。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包林伟:我在外面打工那么多年,20多年。我每年回来的时候,村口进来不是还有点路嘛,我都不想坐车,我都想下来走路回来。

  记者:你走的那段路的时候你在看什么,或者你在想什么?

  包林伟:看着,想着,闻着,这片土地的气味挺好。

  记者:是什么味道?

  包林伟:小时候的味道。

  记忆中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始终抹不掉也除不去的烙印,是忘不了也解不开的乡愁。一枝弱不禁风的嫩芽,成长为一棵独挡风雨的大树,对根的眷恋也愈加强烈。

  包林伟:村里发展好了嘛,这其实像我们在外面的人都感觉挺好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根嘛,乡愁。

  家是什么,在横樟村,家是一种画面,描绘着风雨洗礼后的百年老屋;家是一种声音,交织着乡亲们的每一句寒暄问候;家是一种触动,激发着游子们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回家,是团圆,是历尽千辛后的释怀,更是洗尽铅华后的归来。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