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天下农资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棉花备耕从肥料入手

时间:2017年01月06日信息来源:农资导报 【字体:

  棉花备耕从肥料入手
  
  2016年,除南方棉区因灾减产外,其它棉区产量稳中略增。据农技人员近期在鄂、湘、皖、赣几省产棉区的调查,由于棉花价格回暖,2017年的棉田面积,一部分地方保持稳定不再下降,多数农户有增加的趋势,少则增长5%,多则增长10%以上。有些农户已开始筹划新的一年棉花生产工作。

  但专家从四省多点调查的情况来看,棉花备耕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一是由于棉花迟发,不少棉田还有尾花没有收完,更谈不上拔杆整地;二是有习惯采用育苗移栽的地方,棉田还未留好苗床;三是对棉花种子的选择心中无底,仍在观望之中;四是肥料的选购更加迟缓,选取品种比较单一;五是棉田基础设施老化,抗灾功能削弱;六是栽培管理技术有待更新,因此,当前应从种子、肥料入手,抓紧备耕。

  第一,备足棉种,重在选优。前几年,一个乡镇农资经营店常有几十个棉花品种,使农户看得眼花缭乱,近几年经过市场筛选后,数量逐渐减少,劣质棉种遭到淘汰,但仍有一些不合法的棉种鱼目混珠进入市场。因此,农户在选购棉种时,一要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机构审定的棉花品种,认真看清棉种性状简介;二要看棉种在当地是否试验、示范过,有没有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三要看清棉种的包衣质量、剂量及发芽率,忌用品质差的低价棉种,最好一次买足当年所需优质种量;四要索取棉种购买发票,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于索赔。

  第二,优化配肥,增强后劲。棉田的肥力现状是,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保肥保水性能弱化,用肥成本有增无减,关键是土壤肥力、结构恶化。为此,要以增施有机肥为主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团粒结构。一是每亩基肥要备足农家积制的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或植物性的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或者生物有机复合肥100公斤;二是配施高含量的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三是基肥的施用量要占全生育期施肥总量的60%~70%,应尽量及早备好;四是氮、磷、钾肥要注意配方施用、平衡施肥,其配施比例为1∶0.3∶0.9~1。坚持优化施肥,就可提升棉田保肥保水和持续供肥供水的能力。同时,要抓紧在冬、春翻耕凌晒棉田和苗床土壤,床土可先施好拌匀有机肥料。

  第三,改善设施,旱涝保收。旱灾与涝灾常是制约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之近几年植棉效益下滑,棉田设施失修,抗灾能力减弱。各地应结合棉花高产创建、精准扶贫项目,逐步改善棉田已经老化的排灌设施,增添部分设备,强化抗涝防旱的功能。同时开挖疏理好棉田大沟、围沟、厢沟、腰沟,使棉田水位降至离地表1米以下,做到能排、能灌、能降、能滤,确保旱涝无忧。

  第四,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农村现有留守的老年劳动力对棉花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往往了解不够,操作技术不能到位,常会出现失误,建议农业主管理部门的阳光培训和企业及农资部门的下乡服务活动组织棉农学习植棉技术,防止发生肥害、药害,逐渐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农资导报)
(作者:农资导报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棉花备耕从肥料入手]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