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市场行情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玉米卖难农民着急

时间:2015年11月18日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这么漂亮的玉米咋没人收了呢?”记者深入黄淮北平原农村采访,见到不少农民对着满地满屋的玉米愁容满面,无计可施。“今年玉米价格太低了,现在只能卖到六七角钱一斤。”安徽宿州符离集镇梅庵村农民牛洪勋说,他家有13亩地,每亩收了1300多斤玉米。但由于价格较低,且无人上门来收,他只好把玉米晒干囤起来,看看等到春节能否涨回来。

    一方面是玉米大量丰收,一方面是收购价格一路下跌。牛洪勋说,今年农资普遍涨价,种一季玉米的投入比往年同期要增加200多元,农民本指望多卖些钱“对冲”农资涨价,哪知玉米持续滞销,价格一跌再跌。

    “少数赶在10月10日之前卖给粮食经纪人的,每公斤晒干的达标玉米大约卖到1.65元,10月10日之后,每公斤优质玉米连1.4元也难卖到,而且越往后越没人要。然而,往年这样的玉米每公斤少说也要卖到2.32元。”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张庄村农民姚远说,由于玉米价格一路下跌,越下跌越没有人来收玉米。不仅国有粮站、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收,养殖厂、饲料厂也不收,全靠粮食经纪人收购向外销售。然而,面对低迷的市场,粮食经纪人随意压级压价,多年未见的“卖粮难”等现象再次出现。

    比起散户农民,种植大户更加焦急万分。虽然已经在收割的田里种上了小麦,但装满仓库的玉米至今还没能如愿出手。宿州埇桥区淮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清武心里很着急。他告诉记者,今年他流转土地2000多亩,收获360多万公斤玉米,10月10日前以每公斤1.65元的价格卖了一小部分给粮食经纪人,目前还有350万公斤玉米存在仓库中。   

 

 

    然而,玉米一天天掉价,让他忧心如焚。“按照成本测算,今年玉米每公斤低于2元出售我就得亏本,如果现在低价出手,100多万元要打水漂了。”李清武说,他和周边一些种粮大户会商,为避免损失,决定暂时不卖,希望后市能出现好转。不过,他们表示,这样做风险很大,一旦等不来行情好转,亏损将会更大。但事已至此,现在只能“赌一把”了。

    玉米为何出现卖难?记者在宿州市了解到,与夏季普遍托市收购不同,在玉米收购方面,全国只有东北地区有托市收购,今年秋季,宿州国有粮站不收购农民的玉米。过去,农民玉米销售主渠道是丰原化工、安特酒业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然而,今年由于经济不景气,这些企业要么不开工,要么大大压缩收购量。许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也缩小了养殖规模。更为严峻的是来自进口玉米的冲击。宿州市一家酒业公司的负责人透露,今年进口玉米的靠岸价每公斤不到1.2元,而且这些玉米生长周期长,品质优于本省农民自产的玉米,以往主要消化本地玉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饲料厂更愿意采购这类价廉物美的进口玉米。

    如今的农村,多数农民家里都不具备储存和晾晒条件,玉米收获之后须尽快出售。很多人一忙完农活还要外出打工,不能耽搁时间。种植大户更是急需资金兑现,投入下一季的农业生产,如果滞销压力超过他们的承受力,容易引发土地流转违约率的大幅提升,直接受损的将是流转土地的农民。在采访中,农民们纷纷渴望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应对策,也希望媒体能呼吁粮食收购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前来收购,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玉米卖难农民着急]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