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天下农资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田间观摩“猫腻多”乡里乡亲要谨慎!

时间:2015年10月1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近日,笔者在走访玉米产区时,经常听到一些经销商爆料:田间观摩现场测产,这个本该是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最接地气的方式,却被骗子们弄成了忽悠农民的手法,有的观摩会居然“挂羊头卖狗肉”。这些人是咋忽悠的?您请往下看。
长势极好,
岂料被“贼”看中了!
最近,龙江县种子经销商禾冠种业经理李小龙就遇到了一件让他愤愤不平却又啼笑皆非的奇葩事:李小龙有一块玉米示范田,因为良种加上良肥,长势极好,岂料被“贼”看中了。
  前两天,一伙人带着一大帮农民浩浩荡荡赶到现场,煞有介事地在自家示范田指指点点,数分钟后即开车离去。
  事后,李小龙才得知,原来自家的示范田被临时充当了别人的观摩会现场,“观摩的过程非常快,可能是怕露馅儿,拿别人的示范田来扬自己的名儿,其实和骗子没什么两样。”
观摩会背后“猫腻儿”多,
连夜追肥、“暗度陈仓”!
近些年,观摩会越开越多,而背后的“猫腻儿”和虚假宣传也趋于泛滥。除了借用别人田块“瞒天过海”之外,类似的造假手段还多的是。比如,测产时采取“障眼法”,选集样本不是遵循科学的随机取点,而是在长势较好的区域取样测产,从而得出一个较高甚至离谱的产量。还有人干脆信口开河,编造子虚乌有的谎言。比如在介绍种子、施肥和打药情况时,添油加醋提供虚假数据和信息,误导农民和客户。笔者还听到过这样一个离奇的真实案例,简直是农资版“暗度陈仓”:因为示范田块长势不尽如人意,眼看着观摩日期渐近,经销商连夜赶到地里追肥……
保水剂、破土壤板结,
真的是肥料奏的效?
前两天,一位山东农技专家跟笔者爆料,现在某些虚假企业忽悠老百姓的手法也是越来越高明。例如某虚假企业的肥料主打“保水增效”功能,为了让老百姓看到直观的效果就现场做实验。肥料一往水里倒,一下就变成了像果冻一般的胶状体,以示肥料中保水剂的作用强大。
那么这果真是“保水剂”的功劳吗?当然不是,他们用的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增稠剂,倒入水,就能达到上述效果。那他们的肥料中到底有没有保水剂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还有一种功能叫“破土壤板结”,虚假企业又是怎么展示让老百姓信服的呢?当然,这还是一种化学药品:叫松土精,也就是所谓的草酸。抓把土,倒草酸,土就能立刻变蓬松了。
  观摩会屡屡上当怎么成,这些建议得知道!
田间观摩会真假难辨,蒙在鼓里的农民屡屡上当受骗。走访中,一些经销商对农民参加观摩会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1.一定要让田地的主人现身说法,不能听任企业和经销商一面之词;
2.要盘问清楚从种到收的管理全过程,造假者在细节上往往难以自圆其说,一再拷问下难免会露出破绽;
3.对走马观花式的田间观摩尤其要提高警惕,一些不良企业和经销商因为担心农民看得太仔细而露出马脚,所以“到此一游”后立即溜之大吉;
4.另外,虚假企业为了增强观摩会说服力,往往请人冒充“XX农业局专家、XX学校教授”现身说法。我们该如何辨别真假专家?一,看证。二,问“专家”所在单位的电话,现场打电话核实。要是连说都说不出来,那“专家”真假就可想而知了。
“观摩会没有不成功的、长势没有不好的、产量没有不高的”,这是近些年形形色色的观摩会的奇葩之处。无奈的是,观摩会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观摩结果的真实性完全依靠企业和商家自律,行政监管在这方面近乎空白,法律上目前也没有相关条文进行约束。李小龙认为,为了眼前蝇头小利而昧着良心干事情,这样的买卖很难长久。
              归晓谦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田间观摩“猫腻多”乡里乡亲要谨慎!]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