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天下农资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水肥一体化之老问题 新路径

时间:2015年02月25日信息来源:天下农资 【字体:

■本报记者 毕更新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缺水”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且“缺水”比“缺地”更严峻!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正在用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供养21%的人口。 
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大水漫灌”等粗放的传统灌溉模式。这种模式高耗低效,水肥利用率低,浪费十分严重;因水肥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生产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事实上,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肥等资源,能否高效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关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化肥不合理使用现象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特别是结合节水农业的发展,既要高效利用化肥,又要节约珍贵的水资源,减少水肥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并最终实现增产增效?

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为什么倡导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这项技术将肥料配兑成肥液,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水分和养分按照作物生长各阶段的不同需求,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比如像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都属于水肥一体化中的一类技术。
  那么,这项被誉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与传统农肥相比,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每亩节水150方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50%,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
  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目前仅为1公斤/方,比发达国家低50%左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使水资源生产效率提高一倍,粮食作物产量可提高20%~50%,如玉米可每亩增产200公斤,马铃薯可每亩增产1000公斤以上,同时农产品商品性好,营养品质提高,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每年旱灾发生面积约3~4亿亩,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500亿公斤。“如果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40%,以现有的农业灌溉水量计算,可扩大灌溉面积3~4亿亩。所以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用现代节水灌溉设备装备我国农业,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设施蔬菜土壤湿润比通常为60%~80%,降低了土壤和空气湿度,可使病虫害减少20%~30%,从而减少了农药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性;同时,水分和肥料集中分布在作物根层,利用率高,避免了深层渗漏,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走资源高效利用之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管理,打破水肥资源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瓶颈难题,才能进一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水肥一体化有何优势
  水肥均衡。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喝”。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作物“吃得舒服,喝得痛快”!
  省工省时。传统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非常麻烦。而使用滴灌,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几乎不用工。
  节水省肥。滴灌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减少50%的肥料用量,水量也只有沟灌的30%-40%。
  减轻病害。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滴灌可以直接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滴灌能降低棚内的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控温调湿。冬季使用滴灌能控制浇水量,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传统沟灌会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作物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现象,而使用滴灌则避免了因浇水过大而引起的作物沤根、黄叶等问题。
  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滴灌的工程投资(包括管路、施肥池、动力设备等)约为1000元/亩,可以使用5年左右,每年节省的肥料和农药至少为700元,增产幅度可达30%以上。

河北省水肥一体化措施探讨
河北属严重资源型缺水省份,据统计,,全省农业用水150亿立方米左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71%。小麦、玉米用水约80亿立方米,占53%;蔬菜用水约50亿立方米,占33%;果树和其它用水约20亿立方米,占13%。
水肥一体化技术
推广见成效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特别是地下水超 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河北省多次研究部署,制定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农业部门把推进农田节水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举措来抓,大力实施“百亿方农田节水工程”,选育推广节水品种;优化作物种植布局;集成节水技术措施;配套田间节水设施;完善墒情监测服网络;重点突破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省的示范推广。
  抓节水农业的着力点是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相结合,推进水肥一体化;节水与增产增效的统一,社会与农民效益的统一。致力于把水肥一体化 作为转变施肥方式的重大技术,在广泛应用与蔬菜等经济作物基础上,重点开展粮食作物上的示范推广。具体来说就是:
试验示范小麦玉米微喷灌技术。从2011年开始,河北在重点市县开展小麦玉米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示范面积达11.86万亩。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节水、节地、省工、省肥、增产、增收”。节水方面,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壤质土壤每亩节水50~60方,沙质土壤每亩节水100-150方。节地方面,由于微喷水肥一体化不需要垄沟和畦背,每亩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60~70平方米,小麦亩增3~4万株,玉米亩增300~400株。省肥方面,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需求实现施肥浇水同步,减少肥料淋失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5%-10%。增产方面,可实现少量多次施肥,实现高产稳产,实现攻粒肥夺高产。小麦一般增产10%,夏玉米增产15%~20%以上。增效方面,应用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节本增效小麦一般增效80~100元,夏玉米增效达100~200元。
示范推广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河北蔬菜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技术达630万亩,其中膜下膜上沟灌占70%,滴灌占20%,微灌占10%。重点示范推广三种模式,一是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在蔬菜、马铃薯等作物上示范推广大型喷灌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效果显著。二是在中南部地区 设施蔬菜上推广膜下滴灌、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一般节水30%~60%,节肥30%。三是推广小投入、低成本的膜下膜上沟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示范推广成效
缘于多方助推
  河北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几点体会和做法。
首先,项目资金支持是水肥一体化工作开展的推动力。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次性投入较大,而农业节水主要表现的是社会效益,与农民自身经济利益关联度不大,让农民自觉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需要国家在资金项目上予以支持,建立示范区,带动引导农民应用。
其次,集成简化完善技术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基础。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栽培制度需要统筹耕、种、收,施肥浇水、病虫防治与管道铺设和农机作业关系。能否让农民省心、省力、省工,节水、节肥、节药,增产、增收、增效,是大面积应用推广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进一步集成完善技术,推进信息化与水肥一体化技 术融合,配套解决与生产中不相适应的问题。
再次,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是保障。一是优先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集约规模经营区示范推广,优先选择组织能力强、能够统一管理的村整建制推进。二是组织建立专业服务队,统一负责设 备安装、施肥浇水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三是加强机井管理,调控灌溉用水。通过信息化定额管理,有效调节灌溉用水量。四是建立节 约用水补助机制,对设备更新维修和施肥环节进行补贴,调动农民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积极性,实现节水。
着力扩大水肥一体化
示范推广范围
  河北将抓住国家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机遇,进一步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范围和规模。
一是重点在衡水、沧州、邢台、邯郸4个市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示范推广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任务指标。同时,继续利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资金,在全省其他市、县开展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建设。
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抓住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旱作农业科技推广财政专项、现代农业、高产创建等项目资金,强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在关键实施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以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合作社为重点,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组织农民现场观摩讲解,引导农民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四是制定标准,技术集成。开展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微喷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灌水量及施肥量、养分配比等水肥一体化相关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灌溉施 肥方案,设备选型和安装管理方案,田间使用技术标准方案,在此基地上,制定水肥一体技术地方标准,以规范工程建设中的程序、施工、设备、安装、验收、评价等工作。
五是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融合,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上的嫁接与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
  1.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水肥一体化灌水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特别忌用大水漫灌,这容易造成氮素损失,同时也降低水分利用率。
  2.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水泵肥泵等。
  3.选择适宜肥料种类。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铵、硝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钙、硫酸镁等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
  3.灌溉施肥的操作。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
  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
  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第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
  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水肥一体化之老问题 新路径]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倒在春运返乡路上的
    2015年2月8日中午,广西梧州市藤县路段,一名由广东江门驾驶摩托车返乡的民[查看]
    磁县西来村向白血病
    1月4日下午,磁县西来村村民再献爱心,在村委会门口为本村白血病患儿柴子晗[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