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劳动之余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一人当兵 亲友光荣

时间:2014年08月17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字体:

   今天的讲述者,虽然自己没有机会去当兵,可他们讲述起亲朋好友的当兵故事时也万分荣耀。
公伯教我们靠能力吃饭
讲述者:邢台南宫市 徐春花
   我的公伯名叫郭杰(1923年~1992年),故居在邢台南宫市明化乡。他所在的家族是一个有名的富豪家族。听说民国时,邯郸至石家庄的火车道是他家人合资建造的。
   听公婆说,公伯小时候就胆大、啥也不怕,不爱上学,净做些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公伯打小就心善,拿家里的钱救济了不少穷人。抗日战争时期,公伯才十五六岁,由于受日本人的骚扰,家族生意不景气,家人也不再给他零花钱,于是公伯就冒险去日本窝里掏日本死尸身上的钱,然后送给穷人。
   公伯的父亲为了守住公伯的心,就给他娶了个媳妇。洞房之夜,公伯看媳妇长得挺漂亮,可一听媳妇说话声音不好听,他不喜欢,连夜逃婚当了兵。
   不久,国家发出抗美援朝的号令,公伯踊跃参加,还当了先锋连的连长。战斗打响,战士们都是好样儿的,从不退缩。大家都记得电影《上甘岭》吧?上甘岭的人是被困在山洞里,  没吃没喝得要人命。可我公伯是为了掩护上甘岭的人玩命。当时战斗中全连就剩下几个人了,为了拖延时间,几个人前仆后继,最后只剩下公伯自己了。他看到一个个倒下的战友,眼睛都红了,强打起最后一分力气扛起冲锋枪就是一通扫荡,直到自己支撑不住倒下,还紧紧地抱着那杆冲锋枪。
   最终,上甘岭的人得救了,公伯所在连就只活了他自己,当时他身上中了好几弹。他的护理名叫李秀环,是她把我公伯救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公伯的病情三四个月才有好转。两个人在治疗伤情的过程中逐渐默契、日久生情,慢慢地有了好感。俩人虽然相差了十来岁,可年龄没能阻挡他们相爱,最终结为了夫妻。
   我公伯病好后归队,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尉。有一次,他为了给上级送机密文件,被敌人发现了。途中他和开车司机和敌人拼搏了三天三夜,最终敌人的炮弹用光了,他们跑到了密集的树林里躲过了追杀。敌人因毫无头绪的追捕失败而归。这时公伯他们的汽车没油了,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他和司机翻山越岭、排除万难地把机密文件送到了目的地。领导们拿到了机密文件后,使战争反败为胜。
   战斗结束后,组织上派公伯到天津军区学院当教官,可公伯在工作当中才发现自己文化不高,不服输的他一边学习、一边教学。公伯在战斗中冲在前锋,在现实工作中也不甘落后。他为官更是一身正气,无论谁给他送礼,他总是让老婆原封不动地退回。每当我的家人想走他的后门时,他总是义正言辞地说:“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在哪儿不是为党做事呀!何必给领导找麻烦,更不能给自己开绿灯。”
   渐渐的,亲朋好友们也习惯了公伯的这种为人处事的风格。家人们都这样评价公伯:战争时代,他是党的好兵;和平年代,他是党的好官。
马叔叔没成家也敢“抬重”
讲述者:丰宁满族自治县朱首营学校 张占星
   1970年文革期间,宣传队进驻我们的小山村。军宣队有好多人,我记得有敦焕义(连长)、马正文(就是我的马叔叔)、盖铁军、弓少云……我当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马叔叔大我10岁。每到派饭轮到我家,我就去离家2里多的大队部找他们。一家派饭俩人,马叔叔知道我家讲卫生,妈妈做的饭菜好吃。每当我去,他就拉上一个战友,与我跑步玩,抢先到沟里我的家。别人不知道其中的秘密,就等到哪个人来找算哪个,去了实在不能吃或没粮食吃的家里,就只好不吃了,挨一顿饿,也得照样给钱和粮票。
   马叔叔有时轮到吃不上饭的家里的时候,爸爸就将他再带回到我家吃饭。过年杀猪时,爸爸还特意找马叔叔和战友们来家里吃肉。当时,妈妈还帮马叔叔和他的战友们拆洗过棉袄等。军爱民,民拥军,我们做得很好。
   爸爸没正经八本地上过学,1969年因为贫农成分好,他也曾被抽调到凤山战区街道某村参加过贫宣队。也正是跟着大的运动走过来,爸爸遇上个好人——宣传队的组长齐振兴同志。齐叔叔很有知识,他时常教爸爸学文化、学毛选等,爸爸逐渐摆脱了文盲。又因为军宣队进村,在马叔叔的帮助下,爸爸又入了党,还在大队当了干部。后来一直在生产队里当队长,直到散社(取消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制为止。
   可惜的是,马叔叔他们的军宣队只在村里待了半年多时间。在短短半年的接触中,我心目中的马叔是个勇敢的人。那年正月十一生产队平整土地,刨冻土将一位村民砸死了。马叔叔不但帮助抬人、抬棺材和送葬(当地的风俗是没结婚的小伙子是不“抬重——抬装殓死人的棺材”的,都是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孩子的大老爷们才“抬重”)。有些乡邻看到路上的血迹及白天的惨景,晚上甭说孩子了,就是许多大人害怕得都不敢出门。而马叔叔一个人还要下到一二里远的农户开会组织学习,不管多晚自己也打着手电筒跑步赶回驻地。
   1971年4月的一天,军宣队撤出了村,分别时马叔叔送给爸爸一个小笔记本,塑料皮还带有雷锋叔叔的人头画像。扉页上的留言写道:“咱俩相见已半年多了。在这半年里,已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咱俩很快就要分别了,我祝你以后努力活学活用主席著作,彻底改造世界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军宣队撤走了,马叔叔又回到凤山的军营。爸爸和马叔叔有事时还能见面。后来马叔叔转业回了四川老家。马叔叔和爸爸的交往就靠信件维系,写回信的人就是我。马叔叔回到四川成都,开始在梁北林场工作,后又调到行政部门工作。
   1997年4月,当时马叔叔从四川老家来北京出差,他不远万里又特意来承德市丰宁县凤山镇的一个小山村来探望我的爸爸。爸爸当时在田里种地,他就到山上与爸爸见面。因为强挤出两天出差时间,行程安排实在太紧,马叔叔只与爸爸匆匆一见便分开了。上午9点30分左右,他还到学校里来看我。记得,当他看到我们山村虽然很落后,但民风还是那样淳朴时,不由得感慨道:“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座梁……”马叔叔还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到他们四川去发展。他走后的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个小山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和马叔叔之间经常电话联系,年节互致问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四川马叔叔家的安危。后来电话联系上了,得知他和家人都平安,我们一家人才放心。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我们又赶紧给惦念着的马叔叔打去电话。得知马叔叔及家人居住地距震源100公里,虽有震感,但是一切安好,我们全家人才将心放到肚子里。
   巴山蜀水连冀北,四十年友情隔不断。我们的每次关心,在电话那一端的马叔叔都非常感动。马叔叔今年63岁了,早已退休。可我们两家的情谊,就像那陈年老酒一样,越品越香,意味绵长。
爷爷的尸骨最终也没找到
讲述者:曲周槐桥乡第二中心小学 凌寒独自开
   一进8月,第一天就是建军节,是军人的节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忽然想到自己很多天没有写博文了,甚感惭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必须要写点文字去纪念那些有兵缘的人。
   在这个日子里,我想起寡居多年的奶奶和未曾见过面的爷爷,他们都已去世多年。我的爷爷也算是一位解放军战士。他大约在1945年左右参军,参加的是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的二十九军。当时刚娶了我的奶奶不久,爷爷就毅然告别家人随大部队打仗走了,这一走就成了永别。3年后,部队派人送来信,得知爷爷在跟随刘邓大军解放山东鄄城的战役中不幸牺牲,全家人哭作一团。最伤心的是奶奶,她哭晕过去好几次。
   爷爷参军后,奶奶生下了一名男婴,没多久孩子就夭折了。奶奶日盼夜想,等来的却是这样不幸的消息,怎能教人不心痛?当时全家人就盼着部队能运回爷爷的尸体,让全家人再见一面。当时,我的曾祖父和族人到部队寻找,找遍了埋葬战士的所有坟墓,都没见到刻有爷爷名字的墓碑。听知情者讲,当时阵亡的战士血肉模糊,有的已看不清面目,惨不忍睹。仓促下葬,有的墓碑上写上名字,大部分阵亡的新兵都还叫不上名字。如果牺牲后马上找或许还能找到,可大部队已经离开,找到爷爷尸体的希望非常渺茫。
   最后,家人找了1年多也没找到爷爷的尸骨。不知爷爷魂归何处?后来政府追认爷爷为烈士。由于没见到爷爷的尸骨,奶奶一直在等待,终身未嫁。老爷爷做主,将我父亲(爷爷的侄子)过继给奶奶,让奶奶坚信爷爷没死,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可奶奶这一等就是40多年,望眼欲穿、音信渺茫。直到1994年冬奶奶去世,族人才将奶奶和写有爷爷名字的面人合葬荒丘。
   在此,我要借咱报版面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致敬!“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在战斗中牺牲的无名英雄更令人敬佩,你们的祖孙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也不会忘记你们。
伯父伯母是对革命夫妻
讲述者:本报通讯员 刘凤娟
   1951年春天,热闹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动员大会正在举行。受到鼓舞的伯父毅然加入了志愿军。第二天,到昌黎县集训一周,出发前组织让每个人写下自己的名字、年龄、籍贯。当时只有伯父会写字,而且是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于是,他被首长安排到对面的一行的队伍里。当时前线急需军医,他被阴差阳错安排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进修,接受了8年系统的教育。
   学习期间,伯父遇到了后来的妻子——革命烈士的后代珍妮。珍妮当时13岁,却有了3年的军龄,能歌善舞、学习优秀,是人见人爱的“百灵鸟”。两个年轻人在共同学习、工作、战斗、生活中培养了深厚情谊。8年后,他们毕业了,成为一对风雨同舟的革命伴侣。伯父后来决定去支援边远地区,组织上安排他和妻子到了内蒙古凉城当军医。
   如今,伯父伯母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但思乡的浓情却随着年龄增长与日俱增。1997年奶奶去世,伯父伯母返回故乡见到我们后喜极而泣。
   2012年,我陪父亲去呼和浩特看望了久别的伯父伯母,年过八旬的他们每年暑假都盼着我们去草原看他们。

畅所欲言
   我从小就崇拜军人,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去当兵。在幼小的思想里,总觉得军人是那么神气、那么伟大、那么受人尊敬。以至于谁家的哥哥、姐姐参了军,我都非常羡慕,恨不能自己能成为人家的妹妹,也沾得一份光荣。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拥军拥属,我表现得非常积极,好像这样就能和成为军人接近了一步。可最终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在农村想当女兵,很难!
   工作以后,我暗下决心,就想找个军人做朋友,觉得那样就可以融入军人的生活。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军人,通过书信来往,我觉得对方对军旅生活并不热衷,两种观点让我们总说不到一处,关系就没再发展下去。后来我找了不是当兵出身的老公。
   记得有一年,街上非常流行穿军服,我拉着老公去了县城的军用用品商店,花了我当时4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军装,穿在身上觉得特别神气。我抱着儿子去朋友家串门,朋友一个劲儿地夸我穿这身衣服好看,并拿出相机为我和儿子照了张相。
   可后来,神气的感觉被自欺欺人的感觉替代,叹口气,还是把衣服放入了箱底。
   好多年过去了,想想以前,觉得自己有点幼稚、好笑,但崇拜军人的情愫依旧很深、很浓。大概一生都不会变吧!无缘军旅,是我今生最大的一件憾事。如果有可能,我会让我的儿女去当兵。
 ——廊坊市大城县权村镇杜权村
            杜四妹
   每当听到“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这样的旋律时,我都会心潮起伏、激动万分。
   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我与兵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借着这次机会说说我的爷爷吧。他虽然没受过啥教育,但他懂得“没国就没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道理。抗日战争时期,当很多人都不愿意当兵的时候,我听奶奶说,爷爷在“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歌声中换上了军装,扛上了钢枪参加了太行山区临城县独立营。爷爷在部队时作战勇敢,多次立功,这令我们全家人都感到骄傲。
——邢台临城县岗西学区 井中振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男子藏私房钱 突破媳妇底线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一人当兵 亲友光荣]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报友相聚[查看]
    马路集市影响交通
    元氏县某村一集市设立在公路边,常造成车辆剐蹭及交通堵塞! 农民互联网记[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