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山寨名牌“撞脸”记(上)

时间:2014年03月13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字体:

   记者去年过年回农村老家,发现农村小卖部、摆摊儿的地方假冒伪劣产品非常多。娃哈哈纯净水被巧妙地更名为娃恰恰,假货比真货价钱便宜些,销量还不错。诸如“娃恰恰”这类产品被统称为“山寨”货,这些产品大多打着和真货极度相似的擦边球,在农村市场上广泛流通。
   都说穿衣服有“撞衫”,可这吃的、用的也有“撞脸”,前有“李逵”出现,后就有“李鬼”跟进,相关部门是抓也抓不尽,打也打不清。今年“3·15”到来之际,特别报道版面特为广大读者开辟倾诉平台,一起说说发生在咱读者身边的“撞脸”事件,旨在提高大家辨别能力,增强自我维权意识。
   快看——
   咱农村大多都是村落散居状态,交通不便、物流不畅、监管不到位,这与农村巨大的消费需求形成了矛盾。正是有这样一种需求所在,一些不法厂商寻到了赚钱的机会,他们利用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以及也在开始追求“品牌”产品的心理,大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赚咱老百姓的血汗钱。
   而有些村里的小卖部或农贸市场负责人也为了贪图眼前利益,与假冒伪劣生产厂家沆瀣一气,带头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把咱农村市场搞得乌烟瘴气。
   下面,记者就带着大家见识一下,一些名牌产品在那些黑心老板的操控下,“变脸”成啥样了——
   ■讲述人:唐山市滦南县读者 刘俊华
  奥利奥撞上奥利粤
   去年夏天的一天下午,在市里上班的二姐带着她6岁的孙子来我家玩。二姐夫是个做大买卖的人,家里有钱、有地位,视他的宝贝孙子为掌上明珠,从来都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因为从小锦衣玉食的,小家伙口特别刁,他只吃他平时最爱吃的零食,对于他不熟悉或从没吃过的食品,连尝都不会尝。
   既然孩子来家里了,我这个当姨奶奶的自然不能怠慢了,该“出血”啦!于是,我问小家伙:“小宝,你想吃啥?姨奶奶给你去买。”小宝不愧是个城里的孩子,也不怯场也不害羞,特别干脆地说:“姨奶奶,我今天就想吃奥利奥,还要喝特仑苏牛奶。别的就什么都不要了,如果我想吃别的,明天再告诉你。”小家伙虽然受宠,但并没有什么不良习惯,每次只让买两样东西,而且非常懂事,甚是讨人喜欢。于是,我骑着自行车来到村里的小超市,直接选了奥利奥饼干和特仑苏牛奶。
   回到家后,我把食物拿出来给小宝吃。小宝先是把牛奶倒进杯子里,然后撕开饼干包装袋,拿出一块饼干,浸入牛奶。这使我想起了奥利奥饼干的广告语:“先扭一扭,再舔一舔,然后泡一泡……”只见小宝面带微笑地把饼干放进嘴里,只咀嚼了两下,就“呸呸”地吐了出来。我连忙问:“怎么了,小宝?”只见小宝皱着眉头说:“这不是奥利奥,难吃死了。”我拿过饼干的包装,点着那几个字,对小宝说:“你看,错不了,是奥利奥啊!”小宝只看了一眼,便对我说:“姨奶奶,你看第3个字是‘奥’吗?”我拿过包装袋仔细看了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分明写着“奥利粤”。“奥”与“粤”就像一对双胞胎,不细看,哪儿分得清啊!
   众所周知,奥得奥饼干的广告经常在电视上出现,也算是个老品牌了,这也正是无良商家利用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兜售自己的虚假产品。他们跟消费者玩着文字游戏来迷惑大家。被孩子一眼看穿后,我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非常尴尬。满含歉意地对小宝说:“宝贝,是姨奶奶没看清楚,我这就给你买真的奥利奥去。”可小宝却说:“算了吧,姨奶奶,估计你们这儿也不会有真的奥利奥,我还是等回家让我奶奶给我买吧!”小宝的这翻话,更是让我无地自容。
   虽然近些年来,咱农村人的生活条件也上去了,可就算是手里有钱,想买个真货咋就这么难啊!
   ■讲述人: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 李国昌
  六丁目撞上大丁日
   记得那是2003年前后的事儿了,那时候六丁目牌方便面非常火,电视上的广告天天播,大家想吃方便面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六丁目”。那时候,我在一家单位打工,平日里都在食堂吃饭,可那天由于工作关系错过了就餐时间,我就在单位附近的小卖部里买了两袋这个牌子的方便面充饥。其实家里经常会备着这个牌子的方便面,不想做饭的时候就煮上一包,再打上俩鸡蛋,那滋味真是好极了。
   隐约记得那是个8月份,天气比较炎热。时常吃这个牌子的方便面的我竟然在食用之后出现了头疼、恶心的症状,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天热造成的,也就没在意。本来买了两包,只吃了一包,把另一包装了起来。
   到了晚上回到家后,不适感依旧没有消失,而且还食欲不振。这时候,妻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是不是吃了冒牌方便面了?”这时候,我才从包里把剩下的那包方便面掏了出来,定住神瞅了瞅方便面包装,才发现六丁目牌子的方便面啥时候被偷梁换柱,变成了“大丁日”!拿着方便面翻来覆去地找,也没有发现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的地址。这简直是太欺负咱老百姓了!气愤之余,我用座机拨通了包装袋上留的电话,可对方却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当时就感觉充满力量的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有气也没处撒。我扬言明天到卖假货的小卖部理论去。妻子在一旁一个劲儿地劝我:“村里的乡亲们卖东西挣点钱也不容易,你去了要好好跟人家说。或许他也不知道这是假的。幸好咱人没出大事,别因为这个事气坏了身子,咱以后买方便面的时候,可得好好瞅瞅。”妻子的话让我渐渐消了气,从那以后,我家也就再也没有吃过这个牌子的方便面。
   ■讲述人:唐山玉田县潮落窝乡东宋庄 徐贵吉
  采乐撞上采禾
   我是一名老师,平日里多多少少有点职业病,看见错别字特别敏感,就恨不得拿个笔把正确的给标出来。平日里,我不仅仅经常给咱报纸和农民互联网上的网友们挑错字,还给《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其他报纸挑过错。尽管如此细心,我却还是被一个洗发水的牌子给蒙蔽了。
   这事儿发生在前年。那天是我们附近村的一个集日,平日里没事,我就喜欢去集市上瞎逛。那天去,我可是带着任务的:准备买瓶洗发水回家。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应接不暇,在众多不太知名的洗发水里,我一眼发现了“采乐”牌洗发水。虽然我们家不太热衷于追捧名牌,但电视上经常打广告的产品多多少少会比那些不知名的洗发水靠谱儿一些。问过老板价格后,我觉得价位还能接受,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贵。砍价后,又给我便宜了1块钱,于是交易成功。
   手拿名牌洗发水一路挺开心,说实话,还有些沾沾自喜的感觉。心想,一个这么有名的洗发水,却被我用这么便宜的价格拿下,向来不太会买东西的我,仿佛忽然间长了本领似的。
   没成想这种飘飘然的感觉就在买回家的第二天消失了。那天上学的孙子回了家,他洗过头后对我说洗发水质量很不好。我说:“咋不好?我买的是‘采乐’,这可是名牌产品啊!”孙子还是觉得不对头,他拿起洗发水瓶子仔细查看,马上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然后他笑着对我说:“爷爷,您这个语文老师快好好看看吧,这是采乐吗?”我接过瓶子认真一看,可把我气坏了。原来我看的“采乐”二字竟然是“采禾”,特别是那个“禾”字还被做了一些艺术加工,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我无奈地摇摇头,自语道:“作假真的是无孔不入啊!”
   如今,广阔的农村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甚至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像这些流动摊贩是“打一枪就走”,你找人都找不着。唉,啥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触角能延伸到咱农村啊?
   ■讲述人:邯郸市永年县曲陌乡南卷村 张志军
  小康家庭撞上小康家院
   提起“撞脸”这事儿,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家当年开小卖部时遇到的一件事儿:
   前几年,咱农村市场上流行过“小康家庭”方便面。那时候,卖一箱方便面最多也就能挣1块钱,再遇上个砍价的,也只能挣上5毛。那年过年,俺们村准备举办庙会,我一看可不能错过这个商品高销售的机会。于是跟家人商量,进了很多箱“小康家庭”方便面。全家人摩拳擦掌,就等着庙会那天到来。
   庙会当天,我们全家人齐上阵,准备大量销售这些方便面。可很多老乡们只是过来看看,问问价格,却没几个人掏钱买。天快黑了,庙会也即将散去,可我家那摞了老高的方便面却没卖出去几箱。我当时很纳闷儿:这是咋回事儿?按照往年的规律,庙会上的方便面应该会销售很多箱的,甚至会出现脱销,可今年咋就反常了?
   随后我询问了几个不错的同行。原来,我的方便面贵,而庙会东头跟我销售同一个品牌的方便面,一箱能便宜5元。我一听才恍然大悟。心想,怪不得没人买我家的呢!可转过头我又琢磨:怎么会这样呢?一箱方便面的利润最多1块钱。我这加利5毛,那个同行总不能干“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吧?
   回家后第二天,我到朋友家拿出他从庙会东头那家买的方便面做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把我那朋友吓了一跳。单看包装是哪儿哪儿都一样,可若是仔细瞧,就能发现不同。“小康家庭”摇身变为“小康家院”,而我那个朋友是按“小康家庭”买回家的。
   事情到这儿,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咱家的方便面卖得贵,而是对方以假充真,蒙蔽了乡亲们的眼睛。他的行为是鼓了自己的腰包,却欺骗了咱老乡的感情。这事儿,咱可干不出来。

一吐为快
   咱中国人实在是“聪明”,能把汉字中的形近字运用得出神入化,即便是差距很大的字,他们也能改造成以假乱真的程度。
   早在几年前,市面上前有珠江牌冰牛奶,后就冒出兄弟产品“珠汇”牌冰牛奶;康师傅方便面的兄弟“康帅傅”大家也有目共睹的了。
   记得两年前,我兄弟往新房搬家,亲戚朋友都提着礼品前来祝贺乔迁之喜,街坊四邻也有很多前去凑热闹的。午饭时,兄弟打电话把我也叫了过去,当然我没带任何礼品,只是带了一张嘴去吃、喝而已。我看见亲戚们带来的酒中隐约像是杜康酒,也没细看就打开了一瓶,每人满了一杯。等到大家端起酒杯一喝,全都咧嘴了。我喝了一口,有点像凉水,但没我家井里的凉水好喝。人们都说这老牌子的名牌酒咋会这样呢?拿过包装盒仔细一看,嗨,哪儿是杜康啊,明明是“社康”。因为是草书,那个“社”字经过艺术加工后,你不仔细辨认根本就看不出来。
   唉,真是的,喝假酒若喝不死人,可也太坑人啊!
   ——保定市易县中黄蒿村 马玉莹

   去年12月份,我从当地一家电门市部购买了一根“欧影照明”40W灯管,谁知使用了一个多月,灯管就莫名其妙地烧了,只好更换新的。可新的也使用了没多长时间又坏了。我只好再次购买新的。
   其实,一个灯管也值不了几个钱,但照明却关系着千家万户,有不少的家庭灯管烧毁,只好更换新的,费钱不说,多耽误工夫耽误事儿啊!
   灯管一般都悬挂在家里的高处,摘换起来十分不便,有的家庭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老人,每次更换还要求助于别人,这让老年人们很无奈。再说,质量不合格的灯管万一发生火灾或者触电了,伤及的可是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啊!
   不知道“欧影照明”灯管到底是啥来头,质量确实很不可靠。
   ——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   刘秀英

   去年过年前,我到镇上批发部买东西,看到葡萄糖粉挺便宜的,就买了一袋,缓解我的低血糖。可只喝一天就浑身发痒,再过两天,我全身都是红疙瘩,医生说我这是过敏。建议我停止服用葡萄糖粉并吃抗过敏药。这大过年的,我只能在被窝里躺着,真是郁闷!
  ——南宫市读者 徐春花

记者后记
   看过咱读者们倾诉“撞脸”事件后,可见咱农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是真不少。造成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不法分子钻空子、老百姓图便宜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多方原因。
   相信只要咱消费者睁大雪亮的双眼,就能识出混在真品中的“李鬼”。下一期的特别报道中,将为大家传授几招识破“李鬼”的妙招,敬请关注!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山寨名牌“撞脸”记(上)] 的评论,总共:1条评论
1309437234@qq.com 会员:1309437234@qq.com  刚刚 1
村里来了个卖洗发水的大妈,说的跟多真似的,什么儿子开的店在哪儿哪儿哪儿,我给小卖部送货来了,顺便卖几瓶,向我推荐,你头发长,用这个百年润发,成龙做的广告,好用得很,拿回家仔细一看原来是百分之百润发!识字的都给忽悠了,更不用说不说不识字的,唉、都是图便宜惹的祸,鬼使神差啊!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磁县女子书画协会书
    3月8日上午,磁县女子书画协会的会员在磁县粮斗庄小学举办笔会,庆祝三八妇[查看]
    广平东湖望鹅亭 全身
    日前,笔者在广平县东湖公园游玩,东湖公园南侧望鹅亭是广平县两镇五乡所有[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