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市场行情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南菜”准备好了吗?

时间:2014年01月14日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字体:

    编者按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元旦、春节蔬菜消费旺季,却也是北方蔬菜生产淡季。近年来,日光温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北方冬季蔬菜自给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北方冬季蔬菜供应的大头仍然在南方。今年南方蔬菜基地的生产情况如何?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南菜”能否均衡供给,确保春节市场“不断档”?今日,特推出《关注北方城市“菜篮子”》(下),聚焦海南、广东和云南冬季蔬菜生产供应,敬请关注。

 

今冬尖椒价格有点“辣”

    王瑜

    元旦前后,北京市场的尖椒价格进入上涨通道。1月3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是1.7~2.8元/斤,周环比上涨18.4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超过15%。对于尖椒涨价的原因,新发地市场部刘通解释说,主要是山东尖椒即将退市,而后续上市的尖椒主要来自广东和海南,由于前期受到台风“海燕”和强降雨的影响,短时间内产量难以恢复,所以目前价格较高,后期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两个月前袭击华南的一场台风,竟会影响到北京市场的尖椒供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菜北运”对于北方冬季蔬菜供应有多重要。冬春季节是北方蔬菜生产淡季。据专家测算,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我国北方日均蔬菜消费量达到45万吨,而北方设施蔬菜日产量仅为13万吨,而这就意味着每天的产销缺口高达30万吨。补上缺口,除了要加快北方冬季设施蔬菜生产能力,稳定增加南方冬春蔬菜供应同样需要给予充分重视。

    对于北方冬季“菜篮子”,南方蔬菜的意义不仅是个数量概念,同样体现在品种结构上。南方蔬菜主要是豆角类、椒类和瓜类,同北方的萝卜、白菜以及日光温室中的西红柿、芹菜等形成互补,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同样,巧打“空间差”,补足“时间差”,也让南方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尝到了甜头。据了解,在“南菜北运”的带动下,云南年均新增蔬菜基地10万亩,菜农户均增收3000元。

    “南菜北运”,打通了北方南方两个市场,在缓解北方冬季“吃菜难”的同时也缓解了南方产区“卖菜难”,可谓一举两得,但由于路途遥远,其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南方冬春蔬菜产区多为露天生产,低温、阴雨、寡照甚至雾霾等灾害性天气都会打乱蔬菜上市节奏,进而导致南北蔬菜市场供应不均衡;比如目前“南菜北运”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汽车,受天气和路况等因素制约较大,一场大雪就可能压垮整条运输线,导致产地果菜“运不出”而销区市场“吃不饱”;再比如产销地距离遥远,供销信息不对等导致“卖难”与“买难”并存等。

    因此,要稳定南方蔬菜的冬季供给,既要加强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确保蔬菜产量稳定、结构均衡和质量安全,也需加快产后环节的预冷处理、流通渠道等配套建设,让南方“菜园子”与北方“菜篮子”之间一路畅通,减少损耗,降低成本。在这方面,近年来海南建设的防风、防雨、防虫及恒温等农业设施,广西开通的全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绿色通道——“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云南将“云菜”品牌和销售专区直接建到目标城市里,这些探索,都让北方冬天的“菜篮子”有可能拎得更稳。

 

结构变化不大高端菜品略增

    海南

    面积产量:全省计划种植瓜菜300万亩;预计产量465万吨,80%北运

    上市时间:受台风和低温、暴雨影响,总体推迟20天左右

    收购价格:早上市瓜菜价格同比提高1~2倍,大部分品种在5~10元

    主要品种:椒类30%,瓜类37%,豆类14%,茄类8%,其他瓜菜11%

    邓卫哲 本报记者 操戈

    海南省海口市旧州镇光明村蔬菜种植基地里300多亩蔬菜大棚连绵起伏,犹如一片白色的海洋,棚内的青椒苗已有半米高。基地负责人吴应献笑着说:“再过半个月这些青椒就可以全面上市了,刚好赶上北方春节市场,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

    设施大棚在防风、防雨、防虫、恒温等方面为海南冬季瓜菜保质保量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海南普遍重视冬季瓜菜设施大棚建设,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大棚补贴其成本价的60%~70%,这一举措既保障了本地常年平价菜供应,又增加了岛外销售量。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今年冬春北运瓜菜品种结构与往年变化不大,部分高端菜品略有增加。

    63岁的吴应献皮肤黝黑、身子结实,2011年时任光明村委会主任的他带头出资11万元,带领109户村民以土地租金和现金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海口光明之路种养合作社,整合30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供应本地常年消费和冬季北运。

    “合作社采用统一种子、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质保、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的生产管理模式,这样既能保证瓜菜质量,又能增加社员的积极性。”吴应献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将社员分成12个组,每组2个社员,安排8亩左右的土地,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安排各组瓜菜轮种和上市时间,做到基地天天有菜卖。出工出力的社员除了每月固定的1700元工资,每公斤蔬菜额外拿3元的奖励。

    “去年合作社按入股资金的20%分红,我拿了2.2万元。”吴应献说,“受台风‘海燕’影响,去年11月份种的几十亩哈密瓜全部绝收,但按目前每斤青椒5元多的销售价格,今年的分红应该不会少。”

    海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严坚介绍,海南东南部地区冬季瓜菜种植较早,受台风“海燕”和去年12月中旬低温、暴雨天气影响,全省北运瓜菜上市时间与往年相比总体推迟了20天左右。由于早上市瓜菜产量有所减少,收购价格同比提高1~2倍,大部分瓜菜收购价都在5~10元之间,为近年最高水平。

    灾情发生后,海南省农业厅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瓜菜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组织3个工作组赴万宁、琼海、文昌三市,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在受冬季雨水影响最严重的万宁市,农业部门及时组织群众清沟排水,统一育苗免费发放,并派农业局和合作社负责人赴广东、广西等地调查其种植情况,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和上市时间,做到均衡供给。

    眼下,海口市东山镇马坡万亩田洋海南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0多亩大棚瓜菜已经上市。基地后勤主管但国清介绍,现在每天产量至少20吨,春节期间将达到100吨,全部运往北方和港澳市场。

    “我们的蔬菜从采收到上市销售全程冷链,绝对新鲜。”但国清说,为了保证北运瓜菜的新鲜,公司在海口市政府的扶持下建设了900吨库容的田头冷库。海口市农业局副局长梁其海介绍,为了保证冬季出岛瓜菜的质量和产量,该市加快集中流转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

    海南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伟宇最近天天忙着在网上接单发货,利用特色中国海南馆网络销售平台,公司在保亭县种植的300多亩黄秋葵供不应求,“冬交会”期间3小时卖了4000多斤。杨伟宇坦言,黄秋葵种植成本高,不算大棚每亩仅种苗、人工成本就要5000多元,但采收期有8个月,亩产可达5000斤,按现在每斤18元的价格,每亩纯收入5万元。

    为了保证冬季瓜菜质量,海南省农业厅除了采取集中育苗免费发放和集中连片统一防治等措施外,还与市县主要负责人签订农产品安全承诺书,并派出6个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督导组,于1月5日到4月30日深入生产源头,对所有出岛瓜菜做到田间、市县集散地和出岛港口三级检测,坚决做到不经检测的农产品不出岛,发现不合格农产品一律就地销毁。

 

高州冬季无闲田今年北运菜紧俏

    广东

    面积产量:全省冬种蔬菜生产计划面积730万亩,同比增加9.5万亩;受去年年底台风、寒潮影响,产量下降收购价格:北运菜价格上涨,涨幅为20%~50%主要品种:辣椒、青瓜、甜玉米、四季豆

    本报记者 郑可欢 通讯员 赖松万

    “这里的农田一年种四造,得争分夺秒抢时间。”在广东省高州市泗水镇六匝村的菜田里,村干部杨望向记者展示了高州的冬种菜耕作时间表:每年10月初,两造稻谷上田之后,青瓜苗或秋豆(四季豆)苗当天种到田里去;11月下旬,青瓜或秋豆还未收获完毕,春豆(四季豆)的豆种又播到地里去了,等青瓜或秋豆收获完毕,春豆的豆苗已经有一尺多高了;来年3月末,春豆豆苗拔掉当天,早造秧苗又迫不及待抛到田里去了。这就是当地一年四造的“稻—稻—菜—菜”种植模式。

    高州市是全国有名的北运菜种植基地,种北运菜已经有30年历史了。虽然是冬天,但是六匝村民杨军雄仍然光着膀子在田里干活,他的妻子则在另一块田里忙乎。“每到摘四季豆的时节,是最忙的。每天清晨天一亮就要摘豆了,人手少的忙不过来,有时晚上也要施肥、除虫。”杨军雄说。

    蔬菜种植需水量大,冬天雨水少一度成为北运菜的种植难题,然而现在高州的农民却不再发愁用水问题。近年来,高州市借助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全省水利建设示范县等一批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完成了56宗中小型水库和73宗山塘除险加固,修建了3000多宗泵站、水陂。“在我们六匝村,就加固了山塘3宗,建设水渠5000多米。水闸一开,水到田里,方便得很,不用等天下雨。”杨望说。

    在高州,冬种菜的种类主要是四季豆、青瓜和辣椒,据高州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高州市的四季豆种植面积达到了10.56万亩,青瓜和辣椒也分别达到3.52万亩和2万亩。

    产出这么多,销路是否有保障?“我们村有20多个收购商,与其说是收购,不如说是抢购。收购商的摩托车直接开到田头,秤砣一挂,钞票到手。”杨望告诉记者,去年年底雨水较多,影响了冬种菜的产量,今年的冬种菜变得更加紧俏。

    在高州市分界镇飞马村,记者目睹了北运菜卖俏的一幕:村民邓安旭刚摘满一袋子四季豆,收购商就来到田头收走了。“现在四季豆还不算理想的,春节一过四季豆才叫卖得好。去年春季的四季豆丰收期,我们村不少村民3天就收入过万元。”杨望说。

    在高州市分界镇南山果菜综合市场,购销老板吕伟钦正忙着指挥40多名工人给刚收来的四季豆浸冰、装箱、装车,这一车四季豆即将发往河南郑州。在旺季,吕伟钦的收购点一天能发1~2车这样的北运菜,每车货值20多万元。在南山果菜综合市场,像他这样的老板有40多个,他们的直销网点遍布北京、郑州、山东寿光、辽宁沈阳、黑龙江哈尔滨等北方各大城市。

    据了解,高州今年的北运菜年产量预计为36万吨左右,产值11亿元。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南菜北运”购销体系,使全市北运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并实现了亩产值超万元的目标。

 

年增基地十万亩“云菜”销售有专区

    云南

    面积产量:冬早蔬菜种植面积600万亩,预计总产900万吨,其中70%外销上市时间:12月至次年2月主要品种:以黄瓜、胡萝卜、西红柿、辣椒、茄子为主,茄果类蔬菜约占冬早蔬菜总量的60%~70%

    本报记者左旭东

    近日,在全国闻名的冬早蔬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云南省元谋县,处处都可以看到成方连片种着西红柿、洋葱、菜豆等蔬菜大棚和绿油油的马铃薯大田,该县元马镇下广村的村民孙正祥在自家的西红柿大棚里对记者说:“品质好,叫得响,才能赚钱。”他种植的西红柿由于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凸显。

    2013年,元谋县种植冬早蔬菜14.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4500元,其中蔬菜收入占70%。冬早蔬菜已经成为元谋乃至云南农业的一张名片。

    云南地理位置独特、气候优势突出,是天然的日光温室,一年四季都适宜蔬菜生长。2011年,商务部、财政部将云南列入“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建立和完善蔬菜流通体系作为发展“绿色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南菜北运”项目投入运行后,蔬菜企业紧紧依托云南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立蔬菜核心示范基地。据统计,云南省“南菜北运”项目建设年均带动社会资本投入2亿多元,年均新增基地面积10万多亩,并带动了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云南先后在北京,天津,陕西西安、咸阳,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宁夏银川以及河南郑州等地设立了10多个“南菜北运”云南蔬菜销售专区,在北方冬季蔬菜市场打响了“云菜”品牌。

    通过与北方城市和地区订立果蔬合作销售协议,云南逐步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模式,即通过蔬菜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幅提高菜农的生产效率,增加蔬菜资源供应量;依托“南菜北运”工程建设集配中心,扩大交易量和北方市场供应量,每家企业试点项目带动农户2000多户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企业以冷链运输为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损耗超过20%。

    目前,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年产蔬菜2300多万吨,外销量达到每年1700多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产销基地。全省现有从事蔬菜生产营销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90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达347家。蔬菜种类多达上百种,现已形成了大宗菜、精细菜、特色菜、野生菜共同发展的格局,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如今,冬早蔬菜也已成为云南冬季农业开发的着力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告诉记者,去冬今春,全省冬季农业开发面积突破2450万亩,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其中冬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预计总产900万吨,其中70%外销至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冬季马铃薯菜薯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未来米价上涨或遭遇“天花板效应”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南菜”准备好了吗?]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贵州凯里爆炸致23人
    [查看]
    首届“大地杯”河北
    “大地杯”河北省首届种植专业合作社论坛2014年1月4日下午到1月[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