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劳动之余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关注农村啃老之榜样的力量

时间:2013年07月17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胡洪月
    在本专题过去两期里,我们认识了一些“心软”的父母和“狠心”的儿女,父母的娇惯和儿女的懒惰造就了一批批“啃老族”的诞生。随着“啃老”风向农村蔓延,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啃老和有钱没钱没太大关系。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只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将来要成就如何一番光景,还得看家长准备给它涂上什么颜色。不管有钱没钱,教会孩子自立自强、自食其力终究不会害他。而做儿女的也更要懂得感恩,生命是父母给的,但历史是自己写的。不抱怨、不放弃,脚踏实地地去走好每一步,不管将来或富有、或平常,切记:勿忘心安!
    今天,为大家讲述几个成功的育子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关注农村啃老之榜样的力量

用心良苦的父母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是随处可见,可正是一些家长的娇惯,才磨灭了孩子奋发图强的斗志。当然,沧州市南皮县刘维欢读者为大家讲述的下面这位家长却有些“奇怪”。他家底雄厚,却不为孩子倾尽所有,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困境”,因为他坚信——

千金难买幼时艰 粗茶淡饭是锻炼

    都说“男孩要穷养、女儿要富养”,可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正好相反。哪家要是有了儿子,那可是吃啥有啥;要是生个闺女用一些父母的话说就是“有啥吃啥”,态度就是不一样。可能还是因为有“养儿为防老”的老思想作祟吧,不管家里条件怎么样,在农村娇惯儿子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近日,听朋友讲起下面这个故事颇受感触,现整理出来愿意与大家分享——
    市里一家私立学校有这么一位家长:他是一个房地产老板,家产数百万,在当地可学读书。每到双休日,许多孩子都有专车接送,可他的孩子要独自乘公交车往返。
    平时在校有的孩子零花钱大把大把地甩,他的孩子则按计划给零花钱,吃喝穿戴与普通家庭的子女差不多。有人劝他不要太委屈孩子,尽量让孩子的手头宽松一些。可这个富人家长却说:“千金难买幼时艰,粗茶淡饭是锻炼。从小享过了福,长大了就不知艰难困苦,就没有毅力去开创自己的前途。”这种富而不娇的教育方法值得称道。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一些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穿名牌服装,吃高级补品,用高档学习用品。有的家长为了搞好孩子的生活,甚至租房陪读陪住。家长如此娇惯,环境如此优越,怎么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呢?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孩子的艰苦教育。日本对孩子的艰苦教育是最严厉的。比如日本幼儿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冬天,幼儿都要在风雪中滚爬跌打,尽管孩子冻得浑身发抖,也没有一个家长去呵护自己的孩子。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14周岁就应该在家里承担一些劳动。美国的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到车间去当学徒,勤工俭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动手动脑,多吃苦,多流汗,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才是对孩子的真爱,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可他们说:“再富也要穷孩子。”这与我们中国那位富翁家长的“千金难买幼时艰”的教育方法不谋而合。真是金玉良言,值得所有的家长学习和借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保定市易县的农村小伙张大旺离开妻儿家人,奔上了南下打工的路。几年后,肯吃苦受累的他为家人迎来了财富和骄傲。一个小小打工者摇身变成了大老板,这让他年仅8岁的儿子也很骄傲,可眼看着儿子的骄傲有变成炫耀的苗头,张大旺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当上大学的儿子跟他“借”钱时,张大旺——

逼着儿子摆地摊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忍痛撇下妻儿,独自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在南方城市,我能啃得了凉馒头,也能住得下地下室,凭我的坚韧和努力,我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一个批发小商品的小贩。慢慢地,我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从小贩变成了老板。每次从南方回到家里,都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父母、妻儿都以我为荣。
    在儿子8岁那年,我从南方城市回到了老家,在市里买下了一套商住两用的房子,继续做我的买卖,店里也雇了人,我这个老板做得很轻松。可我的危机感来自于一次接儿子放学的经历。那天,我接孩子晚了些,当我开车来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儿子已经和几个同学在大门口等着了,我摇下车窗准备叫儿子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段话。儿子拍着胸脯对他旁边的小伙伴说:“钱不是问题,我爸有的是钱,你们帮我做作业,帮我打架,跟我混吃香的喝辣的……”
    当时,我并没有发火,我默默地接了儿子回家了。我不怪儿子,我觉得是我的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为了做生意,我很少管家里,因为陪家人少,更多地用金钱去补偿。老人和爱人对家里的男丁更是宠爱有加,尽力地去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才造就了孩子今天恃宠而骄的臭毛病。不行,现在还不晚,从今天起,必须要改。
    从那天后,我与家人达成一致,严格控制儿子的零花钱。只要孩子努力能办到的事情,绝不代劳。上中学、考高中,绝不给他留“找后门”的余地,完全凭他自己的本事生活。生活费花光了,自己想办法,勤工俭学也好,去饭店端盘子也好,看他自己的本事。只有知道挣钱的不容易了,他才会像其他同学那样省着点花钱。
    那小子还算争气,考上了保定一所大学,上了大学后,花销更大了,但我给他的零花钱标准并没有变。记得一次,儿子把钱借给了他的好友,情急之下给我打了电话:“老爸,这一次手头上很紧,您能给500吗?借啊,我是借!”我听着儿子的口气有些好笑,也有些心软,但火候还未到,我扔给他一句:“你老爸向来都是铁公鸡,要钱没有,不过我可以借给你点商品,听说大学生摆地摊挺挣钱。”没想到儿子一听说挣钱来了精神,业余时间真干起了摆地摊的活儿,生意还不错。那年我过生日,他还用他挣的钱给我买了个***器。
    周围的人都说我这样对孩子太苛刻,“那么多钱干嘛不给孩子花?”不过我心里深深地明白,孩子有时候需要“逼一逼”,他身上的改变也证明了我没做错。


自立自强的儿女

    邢台市南宫市明化镇大辛庄读者张兰平说起自己的老公来是满脸的自豪,她很庆幸,当年选择那个连学费、生活费都拿不出来的“穷小子”没有错。贫苦的经历没有丧失她老公的斗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奋斗的激情,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

出生无法选择 人生可以选择

    其实在我们身边,大部分儿女们表现还是不错的,“啃老”的毕竟是少数。同时,在我们身边不“啃老”而又自立自强的故事也挺多,不是有句话叫“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嘛,尤其是那些家里条件差的孩子,很多都是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这样正面的例子,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的老公。
    以前他们家怎么形容啊,应该说生活条件极其差。老公上河北医学院的时候,他的父母已经年迈,除了几亩地,家里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老公只能靠勤工俭学来勉强上完大学,记得那时候,他还借过我不少钱呢。上学期间,他尽量少花钱,更不会像市里学生那样乱花钱,不吸烟、不喝酒也是那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很快大学毕业了,眼看着一个个同学都留在了大城市里的公立医院上班,我们这些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说不羡慕那都是自欺欺人。可那个年代想进医院,至少要交1万元,这在20年前对于农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无奈之余,他只好回家创业了。白手起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记得当初我们结婚都是借的同学的钱,没让父母操心。就这样我们简简单单地办了婚礼,我俩连张合影都没舍得照。家里几样简单的家具也是我娘家陪送的。结婚后我俩还没还清债,公公就检查出了食道癌,当时我俩一边赊药行医,一边为公公看病。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在我们大闺女出生才18天的时候,婆婆又患了脑溢血,真是雪上加霜啊!我们倾尽所有为二老治病,省吃俭用地过日子。为了提高医术,他又不断地进修,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如今老人已含笑九泉、孩子们也大了,我们也有房有车啦。想想原来那个破败的家,再看看今天,真不容易!
  我始终认为,人惟有乐观向上、努力奋斗,幸福才会降临。不管穷富,努力做到家和万事兴才是关键。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享受过上一辈人不曾有过的幸福,也承担着上辈人们不曾有过的压力。一个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但是一个人的人生却可以自己选择,幸福与否全在于自己的理解和努力,恰恰是贫穷激发了老公的战斗力。车子、房子只是富有的表象,一家子和和睦睦,孩子们上进奋斗才是最大的人生财富。相信,努力着就会有希望。


    小叶子是从井陉山区走出来的蓝领,从小过惯苦日子的她比更多的城市孩子多了坚韧、包容的优良品质。这一品质也让她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工作中她认识了和他同样出生于贫苦家庭的老公,她用自己的幸福告诫广大农村女孩——

靠别人活着的滋味不好受

    我生活在石家庄市井陉县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初中毕业后选择了上中专,虽然父亲当时坚持让我上高中,但我深深了解家里的经济情况。如果我继续上高中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对我们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我对父母说:“爹、娘,我已经没有信心考大学了。即使你们让我上了高中,这个钱恐怕也是白花了,我想学点技术早点工作。”父母拗不过我,最终同意了我的想法。1999年中考,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省属重点中专院校。当时的学费在众多专科类学校里已经算是很低的了,一学年2000元学费,学校每月还补助学生58元伙食费。
    3年后我毕业了,可当时中专生市场饱和,很难找工作。父母说要花一笔钱在家乡托人找个工作。我强烈反对,我对父母说:“既然我已经毕业了就要靠自己找工作,这个你们不用操心。”幸运的是我的学校还算有点名气,我所学的专业也是热门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市场还是有需求的,于是通过双向选择来到了现在的城市——石家庄。
  记得当时我在单位实习了6个月,竟一分钱补助都没有,不过他们倒是给我免费提供住宿,从小就能吃苦的我最终坚持了下来。我拼命地工作,最终换来了一个正式工的名额。那半年时间,我从110斤的体重瘦到了90斤,妈妈见到我心疼地直落泪。
    进入正式工作状态的我干劲十足,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都很好,这个大家庭让我感到了浓浓的真情。就在这个单位里,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那时我20岁,老公才18岁,同事们都管我们叫孩子。我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的工资、福利、奖金、岗位也随着我们的工作阅历水涨船高,家里的境况也随着我们工作逐渐好起来。
    我跟老公相识、相恋到结婚都是顺其自然,老公老家是邯郸市鸡泽县的一个农村,我俩都出身于贫寒家庭,有着共同语言,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这让我俩一直很合拍。时间长了,我们也总结出来一些真理:贫困不是博取别人同情的资本,更不是你自甘堕落的理由。只要奋斗,你会一直处于前进的状态。我还要奉劝那些一心想来城市傍大款的农村女孩子们,门当户对其实挺好,彼此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靠别人活着的滋味并不好受。


畅所欲言
    当今社会“啃老”都属于普遍现象了。我在广大的“被啃”的队伍里属于人们羡慕的。我家现在的基本状况是:儿女、孙子、外甥、外甥女齐全,儿女都各自立业,没有直接伸手索钱索物和找别扭者。逢年过节,因我本人有喝点小酒的嗜好,儿子儿媳必带上孙子把酒送到,平常也会送点下酒菜。女儿也不甘落后,每年会为我时不时地添上两件时尚衣服。儿媳妇、儿子留话了:酒管足!女婿、女儿也留话了:老爸,上了年纪你啥事也别管,缺钱就找我们。
    眼前的一切表明我多年的心血没白费啊,所以我现在手里的闲钱也都花在了孙子、外孙身上了,有这么一群知恩图报的晚辈,“被啃”着也高兴啊!
  ——唐山读者 王君

    奉劝各位父母们,挣的钱留给孩子,不如教孩子挣钱的本事。彼此自立才是根本,将来我们老了要有自己的生活,别磨孩子就行了。我觉得西方的家庭相处方式特好,我也觉得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好,就一个孩子,能让我晚年过有尊严地生活,不用孩子养老。
   ——网友 lixiang

  如果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吃不得苦、受不得罪、出不得力、听不得批评,早晚会吃亏。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海洋里,经不起风浪,人就很难立足,“啃老”的孩子们就会想着抱住爹妈的大腿才得以生存。这些孩子从小不操心不费力,大事小事由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不懂为人、不会处事,身心得不到锻炼,把在家中的一贯专横带到社会,必然在社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衡水市景县龙华商贸城 吴振菊

    “啃老”在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如有靠山的儿孙、纨绔子弟、败家子儿等,多数都靠老、“啃老”、败老……且这些人从未绝迹过。
    至于“啃老族”,既然可称之为“族”,就是时代的产物了。他们的产生、发展、壮大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演变而来的。前些年只在城市里存在的“啃老族”,如今却正在农村已成燎原之势盛行。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啊!
  ——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总校朱首营学校 张占星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农民富裕:农村结婚有
    如今,农民富裕了,结婚都用上这个场面了,但是,对于真正面向黄土背朝天农民[查看]
    陈冲:从普通农民到“
    陈冲:从普通农民到“农场主” (关注土地流转系列报道之一,因[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