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劳动之余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关注农村啃老 之“心软”的爹妈

时间:2013年07月03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记者 胡洪月
    在咱农村有句俗语叫“养儿为防老”,沧州市东光县大单镇仉于村的老赵头盼啊盼,终于在知天命之年盼来了个儿子,全家对老小娇惯得不得了。待孩子成家立业后,老赵头就盼着有好日子过了,没成想从小游手好闲的儿子不但气走了媳妇,还欠下了一屁股债,老子还得替小子还钱。老赵头去世后,老太太和孩子被闺女们接走照顾了,没良心的赵某竟偷偷回到家找出房产证,把房子卖了,致使年迈的老母亲无家可归……

    “如今,农民的养老成了很大的问题,养儿难以实现养老,农村也出现了大量的“啃老族”。年轻人找工作难,高不成、低不就,在家异想天开的越来越多……”在本报3月27日的通讯员大会上,衡水市故城县郑口镇前沙岗的本报通讯员史彦军对记者说了这么一段肺腑之言。
   “啃老”这个词汇生于城市,如今已慢慢向农村蔓延。“啃老族”从城里蔓延到乡村,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家庭现象,它会逐渐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彻底颠覆着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造成农村“啃老”现象的发生是爹妈惯的,还是儿女不争气?针对通讯员提出的这一现象,记者多方采集信息,整理成文,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关注农村啃老 之“心软”的爹妈


    衡水市深州护驾迟镇某村有个老太太,打小命就不好,先是寄养给了别人家,之后又嫁了个脑子不太灵光的老头,最可悲的是,她天天宝贝着的儿子不但不念她的养育之恩,还整天在老太太孙子面前念叨老太太的不是。如今,老太太这孙子也是个吃老本的主儿,老大不小了,整天窝在家里玩电脑,最令人可气的是——
 

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家的地在哪儿

    我们村有这么一家,先从老太太说起吧。
    这个老太太几岁的时候就被送给了人家寄养,后来又随养母嫁到了我们村。再后来养母也过世了,她养母嫁的这家人就又娶了个媳妇,没人待见她。慢慢的,她也大了,就在我们村找了个婆家,女婿用现在的话说,有点“二”,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她打理。她一生育有三男二女,为儿女们劳碌了一辈子。
    我记事的时候,她们住在三间低矮的小土坯屋里,真是晚上张柴油(那时煤油都打不起)灯说话聊天,老太太都不乐意。卖鸡蛋的钱都存起来,村里管信用社的人后来说:“她要是过不好才怪呐,有一块钱都拿来存上,有时还是零票。”
    老太太好不容易攒点钱盖了3间砖房给老大娶上了媳妇,她丈夫又因为青光眼看不起病失明了。就这样老太太就和老大分了家,她领着两个小儿子单过,之后也给两个小儿子成了家。记得我小的时候,我们几个经常帮父母下地干活的小伙伴可羡慕老太太家里的孩子了,啥时候都是老太太一人下地,从不让孩子们插手做事。
    孩子们都结了婚,慢慢地都给她添了孙子孙女,老太太就开始看孩子。孙子孙女都大了,她老头也没了。前些年老太太不幸得了脑萎缩,干不动了,只能几家孩子轮流伺候,一家一个月。轮到谁家,谁家就早早地盼着这一个月早点过去。
    虽然老太太手脚不利索,说话不清楚,可心里还是挺明白的,看着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这么对自己,也是经常偷偷掉眼泪。因为长期卧床,老太太最后只剩下一把骨头,还得了褥疮。她一手带大的孙子孙女们也不挂念这个奶奶,没在老人床前尽过孝,老太太前几年撒手人寰。
    说完这个老太太,也该提一提她的大儿子和大孙子了。老太太大媳妇是邻村的。夫妻二人结婚好多年才生了一个儿子,自然是拿着当宝贝,娇生惯养,从没让孩子拿过锄头、扛过扫帚。他们这儿子也是不争气,上学花钱不少,可也没上出个啥名堂出来,回到家还啥也不干。全家只好走后门安排他去当兵。据说他在部队表现还不错,消防兵赶上汶川抗震救灾,他们班据说还得了个集体三等功。如今复员好几年了,却还是什么都不干。刚开始,还和战友出去打了几回工,后来干脆不出去了,天天在家玩电脑,也不出个门。
    前年夏天他父亲(老太太的大儿子)病了住院,脑血栓前兆,还有心脏病。他母亲在医院伺候他父亲,他在家看门,种的棉花要打药,都是亲戚帮着打。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家的地在哪里。他爹妈如今是干着急白费劲,这么大了连个对象也没有。前些日子听说他爹把电脑给他掐了,他就在家闹脾气、摔东西。
    大家说,摊上这么个懒东西,爹妈造了什么孽啊!
       衡水市深州护驾迟镇 大双


    都说“闺女要富养”,廊坊市文安县一对夫妻严格按照此俗语执行。闺女从生下来、到上学、到大学毕业,再到嫁人,一直都是被宠着、被惯着,从小到大的花销不说,光为了给她找工作就花了家里十来万,即使她最后嫁了人却依然还在“啃老”。这对夫妻宠得孩子——

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早饭当做午饭吃

    近几年,廊坊市文安县经济发展得不错,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吧,“啃老族”在这几年迅速蔓延到我们这里的农村。
    5年前,我表哥家的闺女大学毕业后就在家等工作。她家家庭条件不错,从小父母养成了她懒惰的毛病。每天,爹妈就早早地起床做饭,两口子吃完饭后,把闺女的早饭放到锅里温着,然后他俩再去上班。
    这位娇生惯养的女儿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午十点多钟起床后头也不梳、脸也不洗、被褥都不叠,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等到中午她父母快要下班回家了,她才匆匆地把早上剩下的饭菜吃了。下午接着玩电脑,一直玩到半夜一两点钟才睡觉,天天如此。有时候父母说她两句,可她有一百个理由等着回应,一家人经常吵得面红耳赤。
    表哥为给闺女找个正式的工作愁得不得了,光送礼都送出七八万了,但还是没有收到任何有关工作的回音。“盼着吧,现在工作也不好找,她一个姑娘家自己上哪找去啊?”表哥常常为待业的闺女开脱找理由。
    一年、两年、好几年过去了,应心的工作找不到,不太好的工作又不想去干。眼看着姑娘的年龄已进入大龄青年的行列,这姑娘岁数一大在农村找婆家可就成老大难了。工作找不到,婆家也难找,高不成低不就,家人也都犯了愁。
    当爹妈的比孩子都急,工作不工作的吧,先给孩子找个婆家才是当务之急啊!于是拜托亲戚朋友给张罗着找对象,时隔几个月后,亲事成了,姑娘嫁给了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高中没毕业的男人。姑娘嫁过去后,总觉得自己嫁亏了,想想她的才气、她的学历,她家的条件,还有她那高傲的性格,这一切都很难让她平复下心来过日子。于是,小两口总是矛盾不断,姑娘三天两头地往娘家跑。
    表哥和表嫂本以为孩子出嫁了能省点心,这下可好,依然有着操不完的心。
     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乡 吴淑君


    在咱农村有句俗语叫“养儿为防老”,沧州市东光县大单镇某村的老赵头盼啊盼,终于在知天命之年盼来了个儿子,全家对老小娇惯得不得了。待孩子成家立业后,老赵头就盼着有好日子过了,没成想从小游手好闲的儿子不但气走了媳妇,还欠下了一屁股债,老子还得替小子还钱。老赵头去世后,老太太和孩子被闺女们接走照顾了,没良心的赵某竟偷偷回到家——

偷了房产证卖了房 年迈老母无家可归

    我认为,孩子啃老多半是父母溺爱造成的,我们村就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老赵头先后有了6个闺女,后来老来得子,全家把这小子视为掌上明珠,冷处不敢搁、热处不敢放、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从小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也“不负众望”,从小就懒惰成性、游手好闲。
    一转眼孩子二十多了,老赵头给张罗了婚事。谁知结婚后,他还是不务正业,尽搞些歪门邪道,不但没挣到钱,外债还欠了不少。媳妇劝他他不听,一气之下撇下一个孩子和他离了婚。
    离婚后的赵某更无所顾忌地瞎折腾,为了躲债他一走了之。逢年过节的时候,老赵的家门被讨债的挤得水泄不通。老赵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都替儿子还了债。  过了两年,乞丐模样的赵某回了家,头上长满了虱子。姐姐们看着心疼,每人又给了他些钱,结果赵某拿了钱又没了音信。老赵头被儿子气得生了病去世后,闺女们就把母亲和侄子接走轮流照顾。
    赵某不但没给老赵头奔丧,在得知母亲去了姐姐家后,竟然偷偷回了家把房产证找出后,以18000元的价格卖给了邻居,拿着钱又跑了。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老赵头老两口这辈子是铁定指不上啦!   于广通


    提起儿子小超,沧州市肃宁县某村的刘镇斌是一脸的无奈,孩子小超什么工作也不愿意干。家里的所有花销,全部要依靠刘镇斌那点可怜的退休工资。如今一和孩子提工作的事,孩子还急!刘老汉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

从小把孩子惯坏了

    刘镇斌说,他们结婚后,妻子一直没有怀孕,一直到三十好几才怀上,而且生的又是男孩,全家自然把孩子视为珍宝。虽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孩子要星星就不给月亮,只要能满足的,刘镇斌夫妇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
溺爱成性 孩子懒惰
    从小的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干过家务活的小超把在家不干活当成了理所当然。别人家的孩子十四五岁就开始帮着家长干点农活,而刘镇斌夫妇害怕到地里晒坏孩子、累着孩子,什么活儿也不让他去做。自然,孩子也从来不想着能帮家里干点啥活儿。
大学毕业 没有工作
    刘镇斌几乎倾尽家中所有,让孩子上完高中,虽然高考成绩并不很好,但刘镇斌依然让孩子到沧州一所高校上了专科。3年的大学一晃就结束了,学校安排他们到沧州郊区的一家工厂工作,每天工作10个小时,月工资2500元。按说待遇也还不错,可孩子却没长性,在那个工厂工作了不到1个月,就提出辞职。理由是嫌工作时间太长,工资太低。对于辞职这事,刘镇斌夫妇也一直劝,但孩子主意正得很。
    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小超回到家里,把找工作的事儿扔给了父母,于是刘镇斌夫妇四处打听,托门子挖窗户地给找关系,最后小超进了一家单位,负责仓库的登记管理,活儿很轻松,就是工资不高,每月也就1300元。对此,刘镇斌认为,不管工资多少,只要孩子有一个待着舒坦的地方,他们也就放心了。
为了孩子 交出工资
    转眼到了小超结婚的年龄,刘镇斌夫妇给孩子物色了个不错的对象,他开始四处借钱给孩子盖了新房、娶来媳妇。
    结婚后,有了家庭的小超,花销明显增多了,工资自然就不够花。看到孩子们为钱紧张的样子,刘镇斌的心又软了下来。“我最见不得他俩为钱吵架,我心疼孩子们啊,毕竟我还有点退休金,我就对小超说,‘手头紧了就过来拿,我工资卡上有点钱’。”
    没想到,小超还真是“不客气”,一开始拿个200、300的,后来随着孙子的出生,跟刘镇斌要钱就更理直气壮了,每次张口都500以上。后来,儿媳妇还怂恿小超拿走了老人的工资卡。就这样,刘镇斌也没太往心里去:“我知道现在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为了儿子、为了孙子,值!”
工作丢了 全家啃老
    不久前,小超所在的工厂倒闭了,现在,一家几口全靠着刘镇斌那点工资生活。
    一个大男人整天在家待着也不叫个事啊,总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刘镇斌不止一次地和孩子交谈,想让他找点活干。可小超重活不想干,钱少不理会。后来,刘镇斌催促得紧了,小超却急了,嫌老人麻烦。
    刘镇斌现在整日愁眉苦脸的,如今的他并没有担心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而是担心自己万一有个啥意外,小超可咋生活! 李红
 

畅所欲言 

  说起农村“啃老族”还真不少,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都习以为常了。话说我们这有这么两口子,本来家里的条件就不好,省吃俭用过了半辈子,积攒下点钱给儿子盖了房子,结婚的钱不够了,东挪西借地凑齐了,让孩子勉强结了婚。这下两口子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结婚借的钱根本就不敢对媳妇说,因为娶个媳妇不容易。
    新媳妇过门后,公公婆婆拿宝贝一样伺候着,当菩萨一样供奉着,端给吃拿给喝,就差喂到嘴里了。小两口没啥经济来源,也不想着干点啥,花钱就朝爹妈伸手。按说,这小媳妇该知足了,谁知道,这天她又朝婆婆张口了:“给我1万块钱吧,我们要做买卖。”老人说:“哪还有钱啊?”媳妇说:“借去啊。”老人说:“结婚的时候就已经借了,还怎么去借啊!”媳妇竟然耍起了赖:“我不管,反正你们现在不管我们,你们老了以后我们就不管你们。”老人一听这话就怕了,没有办法,东家求西家借地凑齐了1万。没过多少日子,他们做买卖栽了,没钱又向老两口张嘴,两万!这下把老人愁坏了,媳妇又发狠话:“我不管,反正现在你们不管我们,你们老了以后我们就不管你们,你们看着办吧。”
    试问,这样的儿子儿媳,老两口老了能指得上吗?
  ——邢台市南宫 张兰平

    现在的“啃老”现象,不光发生在城市,咱农村也是处处可见。
    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跟优生优育的国家政策有直接关系。现在家里的孩子都少了,孩子的成长成本高了,素质也高了,不管男孩女孩,家家户户都拿着孩子当掌上明珠,要星星不给月亮。从小别说是让孩子干活,就是孩子稍有点不高兴,家长们就心疼得着急上火的。
    这样一来,孩子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兜里的钱就没有缺过,从小就养成了“啃老”的习惯。有时即便是孩子们不想“啃”,老人还会感到不好受呢!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们,这么惯孩子是害他们,你们自己也会迟早被“啃”干了,也许只有等眼闭上那刻才不再惦记孩子们了!
    ——保定市顺平县正童村 程玉林

(作者:胡洪月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上一篇:周士刚:祝《农民互联网》上线十一周年

下一篇:没有了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桥栏杆破损严重
    近日,记者在沧县杜林乡赵官营村看到一座大桥,桥护栏破损严重,在此呼吁有关[查看]
    河北行唐县:毁林建厂
    毁林建厂占耕地全没手续——在行唐县毛照村 河北农民报(农民[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