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友年
  • 性别:男
  • 地区:河北雄县大营镇西昝村
  • QQ号:173346627
  • Email:wyn809@heinfo.net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570 篇
    回复总数:375 条
    留言总数:3 条
    日志阅读:139088 人次
    总访问数:34763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zhuiyun发表的博文
回忆上世纪的乡村书场[2011/6/21 21:48:00|by:zhuiyun]

回忆上世纪的乡村书场


朋友让我从网上下载艳桂荣的《西河大鼓》,这勾起了我对幼时乡音乡韵的回忆。由于琐事缠身,难得有此心情,把二十多年前旧日情景从记忆里翻找出来,把这些零散的碎片串成不连惯的文字,终因静不下心来,仓促间,只是写了这只言片语。


心情的浮躁,反映在文字中,便是凌乱无序,更是词不达意。越是在这样的心情中,反而越是羡慕过去的闲了。那时物质生活绝对没有如今丰富,但那时的欢笑却也不绝对比现在少。从某个角度来说,那时的人们有一种如今人缺少的东西,缺少点什么呢?个人感受不同,相信答案也不会一样。有时想不明白,便陷入对过去和现在的一些迷茫。


小的时候,人们在大树下,井沿旁,专心听《西河大鼓》时的那种闲适心情,在如今的乡村里,怕是很难见到了。现在人们拼经济,挣钱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人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我十来岁的时候,喜欢听的鼓书有两部,一部是《平原枪声》,一部是《烈火金刚》。鼓书艺人们夹说带唱,描述人物惟妙惟肖,形象生动。正反人物,从艺人的嘴里说出来,便活生生地站在了听众的面前。到如今,马英、肖飞、王二虎的模样,都是从说书的嘴里形成的,以至于后来议论电影上演员的相貌,总是凭着当时听书时的想象来评判。


说书的季节一般有两个,大多是选在人们麦收后歇伏的时候。人们给地里的庄稼除完草,那时的三伏天特别炎热。七十年代的时候雨量多,地皮潮,桑那天气比现在多。没有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纳凉的地方不是村外的池塘,就是自家的屋顶。这个时候把说书艺人请来,晚上一边纳凉一边听书,那种享受,怕是如今围在电视机旁,躺在空调房间里想象不到的。


经常来村里说书的有两位先生,一位是盲人,嗓音甜润柔细,但语言幽默,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常常是语惊四座,继而捧腹大笑。一位从没见过光明的残疾人,带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欢乐,他有时一本正经,转而一句俚语,包袱突然抖开,那时刻,他的脸上很灿烂,忘了他竟是个盲人。


以前人们喜欢他的西河大鼓,如今人们迷信他的阴阳八卦。一个优秀的艺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仙,当然,当神仙的收入可是唱西河大鼓不能比的。现在他要张开鼓架,亮开嗓子,不要钱恐怕也不会有几个去围着听的;但他的卦金却是少一分都不行,门前却是人员接踵而至,门庭若市。真不知道如今社会是倒退了还是进步了!


另一位先生姓杨,杨天花先生。他的西河大鼓也是远近闻名的,特点是嗓音高亢,他一张嘴,凭台下人声嘈杂,立刻被他的大嗓喝住,一华里以外都能听的清清楚楚。杨先生喜欢唱小段,俗话说,说书唱戏比喻人,有讥有讽,抑恶扬善。把人间冷暖唱得人暗暗点头。杨先生来我村说书的历史很久了,早在六十年代,村里就留下一个传说,每逢杨先生说书说到节骨眼上,保准下大雨,这让如今生活在干旱少雨中的人们羡慕不已。


最后一场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说的是《杨金花夺印》,几场书过后,再没有机会听他的书了。倒是一些南方的歌舞团有时在集市口拉上大棚,唱一些煽情的歌曲,扭动着不穿衣服的屁股,还是很抢人耳目的。而这种说唱艺术,在慢慢被人淡忘着。


一种艺术,如果没了她生存的环境和土壤,怕是她的生命也要寿终正寝了。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年代,还有人痴迷着她,传承着她,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也算是幸运的了。


写下这些文字,只是很佩服那些还在坚持说唱艺术的人们;佩服他们的执着。


 


 

标签:农民 随笔     阅读次数(279) | 回复数(1)
上一篇:陇东记事
下一篇:给农博的朋友们拜年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