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桂祥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wuixi@nongmin.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1 篇
    回复总数:94 条
    留言总数:2 条
    日志阅读:45147 人次
    总访问数:25367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angguixiang发表的博文
也谈“粮食安全”[2008/12/31 10:31:00|by:wangguixiang]

       近几天,网上一直在争论着一个话题:即有没有保护18亿亩耕地的必要性。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从宏观上分析了18亿亩耕地没必要保护,也保护不了。这种保护的副作用是:一,是增加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权力,这种审批权力很大程度上会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二,是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制造了困难。


      反方说要确保中国粮食自给率,18亿亩是底线必须保住。有的人大骂茅于轼先生是,“汉奸”,“卖国贼”等。这种用文革的语言攻击他人的言论自由是令人遗憾的。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意见,但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论还是需要练就一定的功底。


      茅于轼先生讲了一句实话,但不可能被管理者引用,这是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本就是一个审批体制,你不叫他审批怎么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权力呢?关于能不能保护好18亿亩耕地则是次要的。原因是他可以对城市用地进行审批,却无法对农村自己的非农用地进行保护。现在是农村宜婚青年的高峰期,他们的宅基用地无需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所以这种控制是无效的,也是徒劳的。我们能不能睁开第三只眼来关注一下这个18亿亩的问题呢?下面咱就试试看。


      我们保住了18亿亩的耕地是不是就能保障粮食安全呢?我看很难!原因是土地只是农业生产要素之一。光凭土地总量,无法保障粮食生产的总量。不提高农民的收益,再多的土地没人去种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前几年,我去沿海发达地区出差,看到大量的稻田闲置,一问才知:家家都有生意或在外打工的人,种地不赚钱谁还去种?像这样没有产量的土地再保护也是白费。究竟有没有办法即保护耕地总量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呢?我认为有--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土地总量同样重要。18亿亩的耕地用7亿农民去种,显然农民的收益是有限的。现在机耕机种机收的提高,人均耕种土地的能力从2亩提高到30亩。也就是说,耕种18亿亩地的最佳人员是6千万人,外加从事养殖业和精细种植(林果,蔬菜,中药材,渔业等)的人员4千万,中国农业人口1亿人足够。1亿人种18亿亩的土地显然要比7亿人种18亿土地的收益要高的多!抓住这个问题,你就抓住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土地总量才有可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保护土地总量和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最佳手段。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和交通便利都为加快城镇化建设铺平了道路。由于原始耕作的牲畜饲养没有了,骑着摩托车种地已经普及,住在城镇里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城镇化后,一,增加了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二,由于城镇化居住密集的特点,退宅还田,退居还耕的土地将大量增加。从而为确保土地总量和城市及工业用地提供了保障。中国的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人能阻挡的了的。


       要实现城镇化建设,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废除对农村人口的歧视性政策;二,必须促进农村土地的可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三,必须狠抓经济发展这一总纲不放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如果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的顺利的话,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将不会成为问题。    

阅读次数(206) | 回复数(1)
上一篇:爱人
下一篇:别把自己当成猪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