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王桂祥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wuixi@nongmin.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1 篇
    回复总数:94 条
    留言总数:2 条
    日志阅读:45193 人次
    总访问数:25376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angguixiang发表的博文
香酥的馓子[2008/10/31 19:14:00|by:wangguixiang]
 在家的时候,不管是病人还是“月子”人,都离不开馓子。馓子是老家的一种面制食品。一般都做为营养品送给病人吃。所以在医院门口都有卖馓子的。

    拿起一把金黄色的馓子,用手掰下一条放在嘴里,顿时满嘴喷香,香酥可口。病人吃的时候,要把馓子泡到一碗刚沏好的鸡蛋里,稍许便可入口了。一碗“沏鸡蛋泡馓子”软而不腻,既有营养又好消化。也为沏鸡蛋增添了风味。


    说来也巧,我跟馓子还有一段不解之缘呢!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农活只有春夏秋才有,一到冬天就闲下来了。母亲看到我们兄弟三个都大了,既要盖房还要娶媳妇,压力很大。我又是老大,不能就这么闲着。她去了临清她舅(我的舅老爷)家一趟,说好让我跟他学炸馓子。当时舅老爷没工作,年龄也大了就在家炸馓子,为的是混个零花钱。炸馓子,是舅老爷家家传的手艺,自然不错了。我并没推辞。等到了他那里一看,就傻了眼。做馓子是特别麻烦的,首先是和面的技术要过关。面和盐的比例是按季节和每天的天气上下调整的,天暖和的时候多放点盐,天冷了就要少放点。水的多少也是要有比例的,和的面软了不行,硬了也不行。面要揣得都出很多泡为止。再就是盘条,盘完大条盘小条。大条好办,小条就要用手搓,大拇指粗的大条搓成筷子细的小条,既不能断还不能不匀,实在是一门难掌握的技术。我在舅老爷家学徒的时候,他一般是不让我干难掌握的活的。倒是和面早被我掌握了,原因是这活最累人。我在舅老爷家学了有两个多月,他也没让我把手艺学到手。原因是我学会了一走,他那里就缺人手了。


    一般到了春天,地里的农活就多了起来。我也就没再去舅老爷家。一次母亲说,家里有油有面你试试吧。我也想试试,结果基本成功。毕竟这些工艺都见过了,只是做的好与差的区别。这次的条虽然不匀,支条处还有待提高。心里还是很高兴。


   几次实验,技术上的缺陷基本都克服了。于是就做了两年多的馓子生意。其实这种生意是挣不到什么钱的。也就是挣个花销。凭它给三兄弟盖房子娶媳妇,显然是不行的。于是我就打算不干了,想干点别的。母亲的观点和我不同,于是母子的矛盾加剧了。几次下来,父亲向我做了妥协,支持我干起了轴承。这一次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大转折;也给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我到了乌鲁木齐后就发现,新疆也有馓子。但和我做的馓子有所不同。这里的馓子,是回族人家庭里的特有食品,做法基本相同,但投的料却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更讲究风味,我们更讲究精细。后来我研究得出,馓子是伊朗和阿拉伯人发明的,这种食品是通过商队和跟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回族人传到内地的。经过内地人的改良才成了现在的模样。所以馓子有外来文化的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开放的文化。他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是兼容并蓄,吸收精髓,并发展改良。这就注定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相比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中国文化保留的最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字已经无法破解。经过无数次的外族入侵和历史的冲刷,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汉文化却留了下来。即使是三千多年前称为汉字“童年”的甲骨文都没有太难破解。这源于至今都在使用汉字的功劳啊!


    说着说着扯远了!馓子是美食,但炸馓子那一段历程何尝不是一段自我实现的历程呢?正因那一段未学会就敢创的经历,增加了我的自信。

标签:香酥的馓子     阅读次数(196) | 回复数(0)
上一篇:尴尬的民进党
下一篇:别把自己当成猪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