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雅林
  • 性别:男
  • 地区:饶阳县里满乡郭村
  • QQ号:0
  • Email:liuyalin1972@126.com
  • 个人签名: 卖蜂蜜,写文章,欢迎朋友来捧场,QQ647934481手机15930370545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6109 篇
    回复总数:7605 条
    留言总数:62 条
    日志阅读:2561917 人次
    总访问数:317031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yalin发表的博文
看看我们饶阳人敢于直言的代表[2010/4/30 20:10:00|by:liuyalin]

从“花开第一枝”到五公的新时代


作者:马桂同 上传时间:2010-4-27 15:48:28



   

    今年是已故全国劳动模范耿长锁同志创办劳动合作组织60周年,为使年轻干部继承和弘扬耿老倡导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克己奉公、为民造福”的精神,饶阳县纪委、五公镇党委政府在五公村委会建立了饶阳县党风廉政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提起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耿长锁和合作化。1963年,河北省文联、天津市作家协会组织李满天,王林、张庄田、刘怀章等20余名作家,深入到五公,编写出版了报告文学集《花开第一枝》,描述就是当时耿长锁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

 

(一)土地合伙组的诞生

 

    耿长锁1900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种过地,作过工,受尽地主、资本家剥削。艰苦的生活把他锤炼成一条吃苦耐劳的硬汉子,尤其是在县城协记绳铺做工的经历,更使他体会到了团结起来的力量。

    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五公村的土地是“春旱夏涝流沙跑,种一葫芦收一瓢。”农民能填饱肚子是最大的奢望。但传统的犁把绳套,耧盖砘子,尽管简陋,许多农户也买不全。把地伙起来种,农具和起来用,就配了套。1943年,时任党支部书记的耿长锁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联合四户贫困农民创立了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它的宗旨就是“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发展生产,解决困难,使大家有活干,有饭吃,孩子有书念。”  当时有些人风言风语说:“穷小子对棒槌,到头来都是穷光蛋”。可长锁他们凭着不服输的拼劲,地种的严,管理的周到,当年五谷丰登,粮食亩产达到210斤,比其它户高出30--40斤。贫苦的农民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纷纷成立合伙组。他们的土地合伙组也由4农户扩大到17户。1945年,他们的粮食产量平均亩产295斤。组里的农民农忙种地,农闲搞副业打绳,农副业结合,日子越来越好过。

    土地合伙组,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一家一户难以维持生产经营和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成立的,是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变生产关系的一种创举,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试验。它像一颗启明星,在个体小农经济茫茫大海中,出现了一块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阵地,被誉为“社会主义之花”,成为河北省合作化最早的典范,全国不少地方慕名到五公学习经验。

 

(二)浮夸风和瓜菜代

 

    1958年浮夸风开始盛行,一封封劳动竞赛信寄到五公,信中有说粮食亩产二千斤的,有说五千斤的。五公的社员不服气说:他们一口气吹破窗户纸,咱就会吹的碌碡满场转。耿长锁说:“光吹,吹不出粮食来,锅台上种不出二亩瓜,种庄稼靠的是科学种田,多施肥,一锄一镰实打实地干。”这年秋季的一个傍晚,省里来了一名领导,要求五公放5个卫星。耿长锁说:“八月十五定收成,现在就要秋收了,就算了吧”。这位领导说:“你们的庄稼比那几个放卫星的村一点不差,那就这样,红薯是高产作物,就放一个红薯高产卫星吧。”耿长锁坚定地说:“俺们一个也放不起来。”那位领导又气又急,晚饭也没有吃就坐车走了。1959年4月,毛主席在给农村人民公社小队长以上的干部公开信中说:“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耿长锁就像连阴雨后遇到明媚的阳光,心里亮堂起来。

    当时,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到处盛行。上级指示,靠打井实现水利化,速度太慢,要在五公村耕地里开挖五个水库,每个占地200亩,一年就实现水利化。耿长锁说:“建水库,水源从哪里来,挖水库的土放在哪里,要毁坏多少亩地,单等夏季存了雨水,到了春旱时,雨水早就渗干了。劳民伤财的事,我们不干”。他考虑的是群众的利益,没有怕丢官、怕带帽的思想,他说:“我是满脑袋高粮花子,摘了官帽,脑袋更轻了”。

    三年困难时期,受大办食堂、大炼钢铁、一平二调的影响,群众生产积极性下降,出工不出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各级干部都是一种考验。耿长锁和五公的普通农民一样,由于集体的粮食被平调了,在青黄不接时只好吃糠咽菜,大腿肿得像发面的馍馍,用手一按一个坑,脚穿不上靴袜。公社党委看他成了这样子,以组织决定的形式,从畜牧场拿出100个鸡蛋,让他加强营养。他说:“国家正在困难时期,不少群众也得了浮肿,他们能过去,我咬咬牙也能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能搞特殊。”他让老伴提着鸡蛋交到了供销社。他年轻时在县城协记绳铺认识的老伙计知道他得了浮肿,让儿子给他送了二十余斤羊肉,他还让老伴把羊肉分成几十份,全部给了五保户。

 

(三)一心为了农民过上好日子

 

    耿长锁靠党的教育,养成了研究分析问题的习惯,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对农活定额、包工、包产,科学安排劳力,还有如生产小组怎样计工分,生产队长与生产组长怎样实行领导,组里如何记工评分,小组怎样具体进行生产等,解决了“龙多思靠,三个和尚没水吃”及出工不出力的问题,还有如何让年轻人学习传统经验,老农接受科技知识诸多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实用的经验。这些经验1956年被收集到毛主席亲自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

    为了尽快改变生产条件,提高抗干旱能力,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五公村开展了以打深井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于农活忙,男壮劳力不够用,而当时农村又有“打井现场妇女看,泉眼没水井筒滩”的陋俗,为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耿长锁决心改变破除这个迷信,先在一队试验,结果男女四十多人,三天就打成一眼出水井。这事不仅在五公,而且在全县都引起很大轰动。妇女参加打井,腾出很多男劳力,实现了打井、农活两不误。这样,不到两年的时间,五公村的四千三百亩耕地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

    争取粮食高产稳产重要,降低成本,节约投入也很重要。为增收节支,他们推着小车平整土地,改大水灌为小水勤浇;对72台柴油机实行单机核算,对机电手开展评比竞赛,每亩浇地费用平均下降了46%;养猪由散养到圈养,农户多积肥,地里多施农家肥,增强地力,巧施化肥;土法治虫,节省农药开支,他们在棉花地里用玉米诱集带除治棉铃虫还获得河北省科技二等奖;村成立农业机械修配组,全大队200多台农机具,自己动手维修, 每年节约开支7000多元。通过对浇地、施肥、使用农药、农机维修等影响成本的关键环节很下功夫,粮食生产成本大大下降,到1975年,每个工分值由1971年的0.9元上升到1.5元。集体积累达到136万元。

    耿长锁从不以老典型、老先进自居,思想解放,只要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就勇于接受采纳。1979年,全国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7月他从省里开会回来,听说临近的南善乡北马大队已经实行了棉花联产计酬责任制,棉花长的格外出色,他当天就迈开双腿,亲自去查看,很受鼓舞。为进一步清除“左”的那一套的影响,不被老先进的光环所累,他带队到实行责任制较早的地方取经学习,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后,五公大队很快实行联产承包,1980年,亩产皮棉达到158斤,比前几年提高了一倍多。

 

阅读次数(337) | 回复数(2)
上一篇:我地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
下一篇:深州农妇宋金红,办起村房短住文旅项目很火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