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冯立成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2006zdy3096@sina.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641 篇
    回复总数:1374 条
    留言总数:20 条
    日志阅读:203980 人次
    总访问数:38222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fenglicheng发表的博文
又是一年麦子黄[2009/6/4 8:46:00|by:fenglicheng]

 


 


在庄稼堆儿里,麦子算得上是比较皮实的一类,看似柔柔弱弱,却能经受得住严寒冰霜的考验,从不低头。来春儿仅浇过三两茬水后,麦儿就一天比一天懒,脸儿黄黄的,那是丰收和成熟的颜色。芒种节气是专门为麦儿们设的,五月的田野,它们是角儿,满是它们的味道。


麦子耐性较强,即便土质旱涝贫瘠,一旦扎根,终会有收成的,这与庄户人的性格相似,麦子也注定跟庄户人有缘份,无论南方北方,只要有耕地,就能觅到成片成片的麦田。开春时节,乍暖还寒,麦儿就睁开了眼睛,经过整整一个冬季的孕育,领略了料峭威虐,它们的筋骨更强壮,浑身积蓄着力量,有些迫不急待了,要苏醒要成长。返青的麦苗让人心醉,一簇簇,青绿绿,满眼葱茏。田埂上也跟着早早地冒出些野菜来,麦田里多了些挑野菜的孩童,他们说笑着,春风吹拂着衣襟,就象麦田里一只只无忧无虑的瓢虫。瞅着大人不注意,孩童们定会在麦田地里打滚儿撒欢儿的。


麦儿在庄户人不经意间就泛黄了。这时的它们都腼腆地象个待嫁的姑娘,晌午的烈日下,偶尔发出些极小却极脆的声响,那是麦粒儿长撑了发出的欢笑。迎接麦儿进家,是庄户人极庄严隆重的大事情。打麦场用碌辘碾压了无数遍,现在又光又平又结实,盛麦子的大缸早就用清水洗刷过,正在太阳底下晾晒着。收麦开始了,没有啥机器设备,是最为原始的劳作方式——拔麦子。双手挼住已经干脆的麦秸杆,浑身用劲,连跟带土拔起的麦子要用脚磕打几下,三五把一堆儿,然后用拔下的新麦做绳,把麦儿捆扎起来,这个连续动作,个把分钟要完成的。拔麦子是力气活儿,也得会用巧劲儿,这是考量庄户人的把式如何的重要工序。庄户人爱在麦田地里较劲儿,突然间就会发生阵阵轰笑声,不用说,是几个互不服气的年轻人比赛拔麦子了。


 


   麦捆进家,要急着脱粒才行,麦收的天儿没有准性,要龙口夺粮。破旧的打麦机成宿地轰鸣,挑麦秸、扬场……这时的庄户人是感觉不出劳累的。分麦子了,打麦场上是激动人心的场面,王家183,李家210,队里的会计把算盘打得噼叭响,嘴里的声调也抑扬顿挫,很是上口好听。麦子分到家的当天,磨米场是要排队磨面,再节俭小器的人家也是要尝一尝新麦的味道的。分到家的麦子,细细地曝晒三两天,就要装进大缸了,缸口用细沙封严,沙土不大会儿就被缸内的麦子传导温度,抓一把热烘烘的。庄户人把缸里的麦子看得珍贵和富有,农闲时要盘算着用一缸的麦子换来两缸的苞米或高粱米。庄户人常常把几口大缸摆放在正屋,虽是角落,也是一家日子穷富的象征,男女相亲往往先瞟一眼对方家里是否有几只盛麦子的大缸。


 二三十年前的关于麦子的图景已经远去了,现在庄户人的田里依旧种着麦子。田野里已经没有了象瓢虫似疯耍的孩子,没有了热火朝天的拔麦子图像,没有了打完麦子在河沟里扔着勺瓜、茄子嬉戏的人们,庄户人屋里也不再有盛麦子的大缸了……


 


 

阅读次数(257) | 回复数(0)
上一篇:又见二哥久胜
下一篇:关于辞去滦南报友俱乐部政委的请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