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baidu1233@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7 篇
    回复总数:7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6583 人次
    总访问数:1257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z2111发表的博文
河北冀华两律师叫板起诉“河北移动”抵制垃圾短信 [2008/4/23 10:31:00|by:z2111]



 新农民网石家庄电(苏东彬报道)近日,继工业信息化部“高额吸费”不存在言论遭网友炮轰后,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赵士武和李惠芬两律师叫板起诉“河北移动”抵制垃圾短信;目前石家庄市桥东区法院已正式立案。
                      诉讼之一:虚假留言短信回复被代扣费
 据李惠芬律师称, 2007年11月26日和2008年1月12日,她收到两条类似短信息,其内容为:“您好!城市留言台有您一条未读的语音留言,请拨9610088888,马上收听。”和“您好!您的朋友给您留了一条新年语音祝福,请拨96732126按2马上接听。”李认为是朋友留言,便按照短信内容拨打了相应的语音信箱号码,但收听到只是一段人工录音和歌曲,但并没有好友留言。
 李惠芬说,今年2月她打印了话费单,才知道这两次回复竟然被扣费10.63元,其中信息台费10元,两条短信费0.63元。“没经过我同意,私自向我发送垃圾短信,且在我不知情也没任何收费提示情况下,扣了我预存的话费。这明显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
起诉书中,李惠芬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双倍返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共计21.26元,并不得向其发送含有广告宣传、虚假、违法等内容的垃圾短信。同时,被告在提供有偿服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其知情权。未经授权,不得从其所属手机账户内直接扣款给第三方。
 对此其代理律师、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魏炜认为,垃圾短信之所以大量产生类似含有虚假、欺诈等内容的垃圾短信,其主要原因还是移动运营商可以从手机用户的预存话费中“强行”代收费。移动运营商未经手机用户授权而代收费的行为,为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以下称为SP公司)获取非法利益提供了方便之门。这就导致一些SP公司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通过移动运营商的平台大肆发送虚假、欺诈的短信息。原告手机预存话费账户的款项仅用于支付原、被告之间由电信服务合同的约定所产生的费用,属于“专款专用”。原告从未授权被告从原告所属的预存话费的账户中向任何第三方代缴任何费用。被告的代收费行为侵害了原告预存话费的专用性和安全性。在没有任何收费提示的情况下,被告就采取 “先斩后奏”的方式收取了原告的费用,明显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
                                          诉讼之二侵权商业广告
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赵士武在起诉书中称,在未经原告允许情况下,石家庄北国商城多次向其发送购物促销广告。而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未经原告及其他消费者同意,擅自为企业开通以不特定多数消费者为受众的短信端口,并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防止其向不特定多数消费者发送短信,致使原告手机随时处于接收各种发送人及内容不确定的短信的危险之中。
因此,赵士武将发送促销广告的石家庄北国商城和中国移动河北分公司列为被告,认为他们构成共同侵权。
 代理此诉讼案的本网法律顾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崔育民认为,手机用户与电信运营商签订的服务合同是,要求运营商为其私人信息传递提供服务。“电信运营商未经用户同意,便开通以广大手机用户为受众的商业端口,并允许向任何用户发送商业广告短信,显然违反了合同约定,侵犯了用户合法权益。”垃圾短信已成为公害,此类短信之所以泛滥成灾,主要是因为这里边存在巨大利益,增值服务提供商通过收取信息发布者费用赚取利润,而电信运营商则通过收取信息费赚取利润,二者都没有治理垃圾短信的积极性,受到侵害的只有广大的手机用户。
 随后笔者查询了中国网河北频道反垃圾短信网上调查资料显示,去年9月,自该网联合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开展清理抵制垃圾短信行动以来,同时对手机用户曾收到短信进行网上调查。
该网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61162位手机用户参与调查,收到最多的是企业广告类短信,占短信数量的30.2%。其后依次为强制信息类占15.88%,虚假信息类占13.65%,未知网话类占12.1%,诈骗类占10.16%,色情骚扰类占9.2%,彩铃彩信类占6.39%,公益广告类占2.42%。
 4月 22日,笔者从石家庄市桥东区法院获悉,目前,两案已正式立案,对于案件进展状况,本网将继续关注跟踪报道。
 相关新闻 :香港擅发垃圾短信最高罚50万

 据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1日报道从本周六开始,香港市民可以登记拒收俗称“垃圾信息”的非邀请商业电子信息,而发信者如果向登记拒收的市民发信、匿名发信或者不在信中提供取消接收选项,将受严惩。
  香港电讯管理局昨日说,从本周六开始,香港市民可以登记拒收俗称“垃圾信息”的非邀请商业电子信息,而发信者如果向登记拒收的市民发信、匿名发信或者不在信中提供取消接收选项,将受严惩。
  香港《非应邀电子讯息条例》从本周六起实施。香港政府将建立传真、短信和预录电话信息等三份登记册。不愿接收垃圾信息的香港市民,可在任何时间通过自助电话系统轻易完成登记。
  香港电讯管理局说,商业电子信息的发信人必须遵守收信人的取消接收要求;如果事先没有收信人同意,不得向任何已登记拒收非邀请商业信息的号码发信。而在所发出的信息中,发信人必须在信息中提供准确的自身资料和取消接收选项。在发送预录电话和传真时,不得隐藏来电线路识别资料;发电邮信息,不得使用有误导性的标题。
  电讯管理局说,违规的发信人将收到执行通知。如有人不遵守执行通知,首次定罪,可处罚款10万元,第2次或其后定罪,可处罚款50万元。


阅读次数(246) | 回复数(1)
上一篇:河北律师状告广电总局,请求禁映《色·戒》
下一篇:画家李青松作品赏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