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文俊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abcdef74967@126.com
  • 个人签名: 李文俊,男,一九六零年农历九月初八生。系河北省平山县大吾乡田兴村人。高中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参加过人民文学出版社业余作者培训中心的学习。几十年来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报刊发表了三百余篇作品。现为平山县文联会员,《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通讯员。 喜欢的人物:毛泽东、陈永贵、李小龙、吕小龙。 喜欢的音乐:高天上流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沧海一声笑、太湖美等。 爱好:写作、书法、朗诵、摄影、登山、旅游。 喜欢穿的衣服:中式对襟棉袄、褂子,黑色的直筒羽绒服。 喜欢的颜色:黑、白、蓝、青、棕。 邮箱:abcdef74967@126.com 手机:13833393079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586 篇
    回复总数:3880 条
    留言总数:512 条
    日志阅读:237737 人次
    总访问数:445326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abcdef1234567发表的博文
为报友俱乐部发展进言[2007/8/8 10:25:00|by:abcdef1234567]

                     为报友俱乐部发展进言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咱报成立了许多报友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在东西南北遍地开花。报友俱乐部的成立增进了报社和通讯员及广大读者之间的联系,为报社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经过几个月的运作,有的搞的红红火火;有的不甘落后,奋起直追;有的跃跃欲试,正在筹建。在这里针对报友俱乐部的生存和发展简略地谈我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成立俱乐部以前,通讯员都天各一方,平时很少联络,缺乏必要的交流和经验传递,俱乐部的成立使天各一方的通讯员们走到了一起,有了一个交流和相互借鉴的平台。我们的通讯员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信念:紧紧抓住俱乐部这个纽带和桥梁,超越从前,刷新自己,要比俱乐部成立前干的更漂亮,更出色,从各方面体现出俱乐部成立带来的新变化。这里面包括为报社写稿,提供线索,征订报纸,为报社排忧解难等方面。
    二:俱乐部宣告成立了,怎样生存和发展呢?这又是一个不可回避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俱乐部举办活动,会员聚会需要一定资金,资金怎样解决,从哪里来?我认为有这样几点值得考虑:首先要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充分利用咱报《河北日报》(农村版)这块金字招牌,赢得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此为上策。倘若暂时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想方设法寻找当地信誉好的企业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人赞助我们一下俱乐部也未尝不可。前提是这些赞助者信誉要好,守法经营。他赞助我们俱乐部,我们在报上给他作一些宣传,最终实现双赢。此为中策。倘若前二者的资金无着落,不妨动用下策,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逼”出来的办法。俱乐部顾名思义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同干一项事业,彼此都快乐的意思。为了俱乐部 正常动作,大家应自愿交一定数额的会费。或者事前不收费每次聚会下来,开支了多少,大家一起平摊。
    三:俱乐部要订一项制度,每年聚会一次,二次或一季度一次或每月一次,使俱乐部能名符其实地如期正常运作。
    四:每位俱乐部成员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选好自己的坐标,应明白咱报成立俱乐部是“为了在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开展读报用报活动”,万不可从灵魂深处无限大的膨胀自己,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动不动就以报社的人自居,要挟当事人,给报社惹事生非,应一如俱往,再接再厉干好通讯员的本职工作。
    以上所谈,是我针对咱报俱乐部成立后应怎样生存和发展的一点想法,也算是献计献策吧,似乎具体了点,供各地俱乐部参考。


                    本报通讯员 李文俊
                   平山县大吾乡田兴村
                    邮编:050400
                    手机:13833393079             



 

标签:为报友俱乐部进言     阅读次数(242) | 回复数(0)
上一篇:由马树平被打想到的
下一篇:桃花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