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文俊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0
  • Email:abcdef74967@126.com
  • 个人签名: 李文俊,男,一九六零年农历九月初八生。系河北省平山县大吾乡田兴村人。高中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参加过人民文学出版社业余作者培训中心的学习。几十年来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报刊发表了三百余篇作品。现为平山县文联会员,《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通讯员。 喜欢的人物:毛泽东、陈永贵、李小龙、吕小龙。 喜欢的音乐:高天上流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沧海一声笑、太湖美等。 爱好:写作、书法、朗诵、摄影、登山、旅游。 喜欢穿的衣服:中式对襟棉袄、褂子,黑色的直筒羽绒服。 喜欢的颜色:黑、白、蓝、青、棕。 邮箱:abcdef74967@126.com 手机:13833393079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586 篇
    回复总数:3880 条
    留言总数:512 条
    日志阅读:238779 人次
    总访问数:446951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abcdef1234567发表的博文
报友俱乐部成立五周年感怀[2011/5/25 20:25:00|by:abcdef1234567]

报友俱乐部成立五周年感怀


公元二00六年十月二十八日,是注定要载入《河北农民报》史册的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河北农民报》首家报友俱乐部在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刘会强的农家小院里宣告成立,随后,肥乡、曲周等县报友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次第开放,截止目前,《河北农民报》报友俱乐部实现了省内全覆盖,而且还延续到周边省市及其它一些行业。


报友俱乐部成立以前,各地的通讯员和读者,诚如中国农民的整个现状一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缺乏交流。而报社和各地通讯员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络,不便沟通。自面向河北农村发行量最大的《河北农民报》报友俱乐部成立以后,河北农村的现状发生了很大改观,报社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各地报友俱乐部的带领和影响下,河北农村在发生悄悄的变化,通讯员和读者通过报友俱乐部这个纽带,能够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切磋交流,而报社通过报友俱乐部这个纽带做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真正做到了报社和俱乐部互动,通讯员及读者之间互动,俱乐部和俱乐部之间互动,俱乐部成立五年来,无论是为农民传递科技信息还是救助危困人群,无论是为当地百姓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还是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例(这里不一一列举),而报农肥的横空出世,更是让经销者得实惠,让农民买上了放心肥,自从报友俱乐部成立后,集市上、庙会上及各种公开场合,都有俱乐部成员宣传报纸、宣传报农肥、传递科技知识的身影,现在人们都知道《河北农民报》在每县设立着为三农服务的报友俱乐部。平山笔会、白洋淀网友会、唐山笔友会、邢台报友联谊会……,则促进了报友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纵观这几年报友俱乐部的发展,我认为,报友俱乐部有两条主线搭建:一条是纵向的,一条是横向的。纵向的这条主线,体现在报社和俱乐部之间,属于垂直型的,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这条主线引领着俱乐部健康发展。横向的这条主线,体现在俱乐部和俱乐部之间,报友和报友之间,各地的报友笔会联谊,交流切磋,互相帮助,无不体现在这条水平的主线上。如果说垂直的主线体现的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那么,这条水平的主线更多的是体现着各地报友平等友爱的关系,而自行唐马树平会长遭车祸遇难后,报社规定每年的327日为通讯员日,更将报社和广大通讯员联系的紧密。如今,渤海岸边澎湃着报友的豪情,太行山上的险峻阻不断报友们相连,塞外的风沙在报友的热情下失去了威严,黄梁梦的故里报友的梦想一件件在实现。


祝各地的报友俱乐部向纵深发展,总结经验,扬长避短,越办越红火,越办越招人喜欢,为农村的社会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2011-5-25

标签:感怀     阅读次数(265) | 回复数(12)
上一篇:两种思考得出的一个结论
下一篇:桃花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