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辛向党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xxd.1950@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4 篇
    回复总数:251 条
    留言总数:3 条
    日志阅读:126425 人次
    总访问数:385081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文字虫发表的博文
冯太后年表[2016/9/11 6:52:11|by:文字虫]

冯太后年表





    冯太后(442~490年),本名冯淑仪,“长乐信都人也”,即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冀州乡镇岳良村人。

     她14岁时被封为南北朝北魏(386~534年)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466~467年)时,被称为太后,孝文帝拓跋元宏即位(471年)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她两次临朝亲政25年,很有作为。

     她于太和十四年(490年)去世,年仅49岁,谥“文明太皇太后”。

     对冯太后,后人评价是比较高的,一致认为,她能力很强,堪称“女强人”。



    《辞海》辟有《冯太后》条目,介绍了她执政的主要业绩。



     史载:冯太后“固非甘于寂寞之女流,权力欲极强,复多智略,有决断”“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顷俄”“威福兼作,震动内外”“有神光之异”。



     现代学者郭沫若说:“冯太后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妇女。”“她对孝文帝前期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学家评论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女性之一”“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风云女性”“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北魏女改革家”“具有较高的汉文化素质,练就了非凡的政治胆识和才干”“才学过人,胸怀大略”“敢作敢为”……。



     对她,史志书中有“千古第一后”“铁腕冯太后”之称。

     下面是她的年表。





冯太后年表

   442年,出生于长安(今西安)。

   447~448年,五六岁时,因为其父亲冯朗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令诛杀了。她也受到株连,按照惯例,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

    在宫中,她很幸运地得到姑母的同情和精心照顾,她姑母是太武帝的左昭仪。她在姑母教育下成长很快,不仅精通文字,而且见识日广。

    452年,她11岁时,成为文成帝的贵人。

    456年,14岁的她手捧铸金人,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

    465年,文成帝早逝。她与文成帝感情笃深,且是青年丧偶,当时,文成帝26岁,冯太后27岁,她欲为夫殉命。史书记载:文成帝崩“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

466年,献文帝登基。她被尊为皇太后。

   《辞海》载,“献文帝时”,太后“杀专权大臣乙浑”。

    是年,乙浑心怀叵测,矫诏诛杀异己,阴谋倾覆帝室。

在40多天中,他由车骑大将军而太尉、录尚书事,而丞相。凡三迁,位居诸王之上,北魏政权落入其手”。史书载,他“事无大小皆决”“谋逆”。

    她是个精明妇人,果敢干练。十多年的宫廷政治生活,把她锻炼得更加敏锐机警。她没有沉浸在悲哀中,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周围事变,当觉察到乙浑的阴谋后,她便“密定大策”,突然诛杀乙浑及同党,挽救了政权危机。然后,宣布自己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控制了北魏的政治大权。注《资治通鉴》中说:“主少国疑,奸臣擅命,屠戮忠贤”,她平叛,“魏之不亡者幸也”。

    时隔不到1年,又发生了东平王拓跋道符的叛乱。拓跋道符声势很大,随意诛杀驸马都尉、刺史等,她立即派人,将其诛杀。

    471年,孝文帝登基。孝文帝5岁,由她主政。

    476年,她被尊封为太皇太后。

是年,她与孝文帝游于方山。游后,她选定了自己的身后所葬之地---方山。于是,孝文帝“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即永固陵。

    479年7月5日,她幸方山,视永固陵建设工程。

    480年9月30日、481年5月23日、482年5月1日、483年9月10日、484年5月22日、484年8月31日,她又6次幸方山。

    484年以后,她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

    485年,实施“俸禄制”。北魏早期的统治者以掠夺战争为事,官吏参与掳掠,瓜分战利品,而没有俸禄。这种落后的制度一直沿袭下来,导致贪官成群,贪污成风,吏治败坏。太和九年(485年),她依照汉制,实行俸禄制度,并规定在实行俸禄制度以后,贪赃满一匹布帛者处以死罪。

在推行俸禄制中,受到了王公贵族强烈抵制,但是,她以“铁腕”强权,坚持不渝。

    她实施的俸禄制为我国“工资制”之始。

    是年5月16日、7月13日,她再幸方山。

    是年10,颁布“均田令”。西晋以来,北方丧乱不息,民不聊生,一些豪强大户筑城堡自保。往往是千人共籍,百户为一家,每年向国家纳的租赋,全由大户来征收。收得多,上缴得少,上欺国家,下坑包荫户,既影响国家收入,又妨碍中央集权的统一。

    她于太和九年(485年)10月,不顾官僚权贵的反对,毅然颁布均田诏令。将土地收归国有,在全国实施均田。诏令说:如今富强者兼并山泽,而贫弱者无栖身之地,因此土地不能充分利用,百姓没有丝毫积蓄。有的人为争地畔而身死,有的人因饥馑而流亡,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呢?

    均田令规定,授予15岁以上的男子露田40亩,妇人20亩;男子另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受田者身死或年过60岁,露田要归还国家。桑田和麻田可以传给后代。

实行均田制,使许多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被迫背井离乡的人们也重新返回了自己的家园,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残破不堪的农村渐渐有了生气。这是实行耕者有其田,人尽其力,地尽其宜的最大的土地革命,不但推动当时经济发展,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

    推行新租调制。在实行均田制的过程中,她在御前会议上,倾听和比较了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以后,果断地决定推行新租调制。

    新租调制规定,从减轻百姓租调出发,将租调分开,租即征谷物,调即征绢帛。百姓的租调为:一夫一妇缴帛1匹,粟2石,15岁以上尚未婚娶的男女,4人缴纳一夫一妇的租调。从事耕织生产的奴婢,8口人相当于未婚者4人,耕牛20头相当于奴婢8口,生产麻布的地区,以布代帛。

    新租调制使北魏的税赋征有定准,税有常式。课调有固定的数量,赋税也有固定的限额。对百姓来说,轻徭薄赋,负担合理,有利于发展生产;对国家而言,国家的税赋大大增加。史载,当时,“国有九年之粮,户有三年之备”,民户发展为690余万户,人口3270余万人,超过西晋初年的人口,展现了北魏王朝最辉煌的一页。

    486年,正月初一开始,她有意让已经20岁的孝文帝参与朝廷事务,培养他的政治才干。

    她特意把同胞长兄冯熙的3个女儿纳入宫里。后来,孝文帝先后将其中2女立为皇后,一称冯废后,一称冯幽后。

    她还亲自作了《劝戒歌》300余章和《皇诰》18篇,作为孝文帝学习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从思想上向他灌输治理天下的原则。同时,还特别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地对孝文帝进行教育和示范。

    486年,推行三长”制。北魏“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486年,她接受内秘书令李冲上疏倡议,实行“三长”制。



    “三长”制,即在农村设邻、里、党,5家设1邻、1个邻长,5邻设1里、个里长,5里设1党、1个党长。“三长”由乡里中“能干谨慎”的人担任,3年没有过失的就提升一级。

    “三长”制,核实了人口,建立了户口、户籍,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管理统治。

    489年.她大义灭亲,将两名亲王皇帝宗室拓跋祯和拓跋天踢削去封爵,终身监禁。

    是年,孝文帝的叔叔犯法后,多人求情,她说:不能“存亲以毁令”,应当“灭亲以明法”,让孝文帝下诏,“削夺官爵,禁锢终身”。

    是年,她亲自派人调查刺史、镇将的贪污问题,亲自下命予以处决、发配。先后依律处死州、镇牧守40余人,撤换了1000余名对治吏不作为的“侯官”。

    她严刑峻法,整饬吏治,震动了朝野,令贪残之徒莫不心惊胆战。此外,她还褒扬清廉,对克已奉公官员加以奖励。从此贪风收敛,清廉之风大兴。

    486~490年,推行汉化,移风易俗。鲜卑人游牧为业,聚族而居,既无长幼之序,又无男女之戒,毫无礼仪可言,文化十分落后。她推广汉化,移风易俗,昌明礼乐。

    她禁止巫觋、禁绝“一族之婚,同姓之娶”、准许出宫女与百姓为妻、禁止“婚聘过礼”“厚葬送终”;开放关津之禁,任商贾来往;改革朝仪,尊君抑臣,“朝堂上断胡语”“加重惩罚不孝罪”、清除“野蛮残酷”刑律条文;下诏兴修水利,等等。

     她重视儒家教育。在北魏史上最早在地方上设立乡学。开办皇宗学,在州郡设郡学,大兴办学之风。令鲜卑子弟入学,学习汉文化。她尊崇孔子,下诏祭祀孔庙,封孔子的二十八世孙孔乘为崇圣大夫。

    486~490年,她先后14次幸方山。其中,489年7月25日,她“与群臣御龙舟,赋诗而罢”。与太后和歌高唱者达90余人,一派祥和、欢快的气氛。

    490年,她临终时,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安排了自己的后事。遗旨说:死后,逾月即行安葬,“务行俭约”;其幽房设施、棺椁修造,“不必劳费”,不能用贵重木料做棺椁;陵内不设明器,不用殉葬的素帐、缦茵、瓷瓦等器物;坟墓长不超过十五丈,葬室长二丈”。

    490年10月17日,崩。

    490年11月6日,葬于方山永固陵。按照她的旨意,没有与文成帝合葬。

阅读次数(212) | 回复数(0)
上一篇:纪念毛主席
下一篇:徒步去开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