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张治安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8009@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90 篇
    回复总数:198 条
    留言总数:4 条
    日志阅读:139141 人次
    总访问数:31060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8009发表的博文
母亲的谚语[2016/5/27 17:33:13|by:w8009]

母亲的谚语

母亲的伟大远非用几个文字能写清的,但母亲的几件小事我终生难忘。



一、一升高粱糁儿

居家度日,邻里间往来借取是很平常的事情。在这些活动中,母亲很注重“勤借勤还,再借不难”和“借轻还重”的信条。一次傍晌,我家没有贴饼子的高粱糁儿,母亲知道一位街坊刚磨了高粱糁儿,就拿着自家的“八合升子”到她家去借。这位妇人给母亲擓了1升,四周勉强齐着升子的边沿,中间攒起了一个小尖儿。母亲看着那个“锥体”的小巧,觉得可怜又可笑。

几天后我家磨了糁儿,母亲去还她,也是这个升子,上边堆出的“锥体”十分高大丰满,多出的部分至少有2合。我对母亲说,怎么堆这么大高,这得多多少啊?母亲说:“‘借轻还重’,太尖薄了,不好。她又不傻,能看不出来吗。”

二、一撮生棉花“破子”

母亲不会织布,我们的穿用都是看哪家妇人织布就跟着人家“带上”几尺。母亲除在织布前搭点“下手”之外,还要给人家纺点加工棉线,作为“换工补偿”。当时,这种“换工”有一个默认的“行情”:织1个布换工纺1斤线。这种换工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方说“1匹”粗布,农家叫“1个”,用墙上2个砖的长度做“尺子”,24尺叫1个。有时主家给的棉絮由于弹轧不熟,常有少许的杂物,或者线子有“死结”(就是“生棉花疙瘩”)而影响线的匀称和布面光洁。母亲纺线时,总是把择下的杂物一点一点地拣起,纺完后捏成一撮和线穗一起交给主家,并当面称一下,附得上原来的棉絮斤两才对。主人觉得母亲细心实在,多会织布也忘不了母亲,问她带不带,而且给的棉絮都打出很多伤耗,免得母亲为“伤称”而不好意思。

母亲常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你对人实在,别人就对你放心。母亲总觉得,虽是“换工”,实际是自己求人家帮忙。



三、一把土绿豆

1958年我在村里当会计,管理4个生产队食堂200多人的用粮。

那时,我的母亲身体很不好,我家粮食紧缺得连果腹都难,更根本谈不上营养。一次,一个仓的绿豆分完后,我把丢拉在地上的零星豆粒儿连土扫了一把,带回了家,当着母亲捡了捡,想给母亲做碗豆汤。尽管我说库存没有伤称,但母亲还是嘱咐我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她说,“粮伤,粮伤,粮食一放就得伤秤,说不定何时,这一把绿豆就会让你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尽管我一再说粮食没有“伤秤”,母亲还是说,那不是你“大称入”,就是你“小称出”让社员吃了亏。

我没办法,只好把绿豆拿回去撒在了一个豇豆仓里。



  四、一个铜熨壶

母亲早年教书。记的是1956年的春天,一个学生来看望她,自我介绍叫赵省衣,是张舍村的,小学时母亲的学生。

说话间母亲得知,省衣年纪轻轻就得了风湿病,四肢疼痛厉害,多方治疗都不见效。母亲打心里心疼,毅然把自己经常用着的一个黄铜熨壶拿出来给了省衣,让她温敷病腿。省衣知道这是老师的随身爱物,老师现在的身体也离不开它,而不肯接受。母亲再三说,“就这么点对你有用的东西,送给你算是对你没有忘记老师的一点‘奖励’吧。”省衣才说:“老师,俺早就见过你有这个熨壶,你教书时我曾给你和治安弟弟烧水熨被窝,俺来就想借借,回去熨熨腿,看到你的身体这样,就没好意思张嘴……”

在我的心目中,这把熨壶是母亲唯一的“珍宝”,战乱、贫困都没有失去,今天眼见母亲出手,而且根本没有“借”的意思,我打心里觉得珍惜。省衣走后,母亲对我说:“‘开口告人难’,你看省衣是多么难张口啊。‘为人为到底,送人送到家’,咱要是说‘借’给她,人家病好不了就得还咱,那不就白帮了人家吗?”

已经60年了,这把铜熨壶的珍贵,在我的心里一直没有改变,我时时想着它,想着母亲和省衣,想着她们珍贵的师生情谊。

母亲去世50多年了,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过母亲的谚语,记着如何做人。

张治安

衡水安平为民西街土产公司一号楼一单元   053600



阅读次数(306) | 回复数(5)
上一篇:老人再婚讨论
下一篇:彭浩 一位“雷锋式”的农民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