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福才
  • 性别:男
  • 地区:河北省阜城县建桥乡西倪村
  • QQ号:648447814
  • Email:abc46428@sina.com
  • 个人签名: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96 篇
    回复总数:305 条
    留言总数:14 条
    日志阅读:67822 人次
    总访问数:19621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秋水南山发表的博文
农民浇地难一去不复返[2018/8/12 16:06:04|by:秋水南山]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刚实行承包责任制时,我们阜城县铁匠公社西倪大队,全村500多口人,1500多亩耕地, 只有3眼深机井和3眼十几米深的锅锥井。而且只有一台50的变压器,按在村西头路南边,即为全村生活照明供电,又为这六眼井供电。这三个深机井都在村西,全村三个生产队,每队一个。用的是10千瓦的潜水泵。因锅锥井水量不足,用的是2.2千瓦二寸管的潜水泵,正常情况下,深机井每天能浇三四亩地,锅锥井一天能浇一亩多地。 可是 ,由于当时电力严重不足,而且电压又低。供电很不正常,每天供电也就三四个小时,而且没有规律,说來就來,说停就停。当时形容停电叫电抽风。所以深机井平均每天也就能浇二亩地,锅锥井每天也就浇半亩地。
当年,第一生产队一户在村西用锅锥井浇地,三亩多麦田浇了一个星期,在井边上安营扎塞,用塑料布搭一个窝棚,接上一个临时灯泡,一來电灯泡′亮了,赶快去合闸开井。有的妇女带着孩子在窝棚里吃,在窝棚里睡。
当时经常停电,电抽风,是人们浇地最大的困难。有时停电以后回家吃饭,没等吃饱又來电了,放下筷子赶紧往地里跑。还有时停电后回家,还没到家听说又來电了,回头赶紧再往地里跑,还有时几天不來电。
浇地难一个是难在电力缺少,全村就这一个变压器,村北、村东、村南的井根本用不上,再一个就是井少,井浅水少,上水量少,全村村西共600亩地也保不过來,大约只能保三四百亩地。其余1000多亩地只能靠天吃饭,每年两季粮食产量三四百斤。
浇地难再就是难在设备上,全村一台变压器,这几个井一同时开,互相争电,电压很低,经常烧坏潜水泵,上着上着水不出水了,叫电工拿电表一量泵烧了。小潜水泵还好弄点,叫上两三个人就拨上來了。要是深机井潜水泵烧了就很麻烦,还要绑架子用倒链,把潜水泵一节一节的拨上來。再送到维修部,烧这一次泵至少耽误三四天不能浇地。
再说那时浇地都是用土挡成的水洋沟(也有叫水垄沟),就是把井里上來的水,利用水洋沟输送到地头上,再一畦一畦地浇到地里。那个土洋沟用水一荫,都荫透了,经常跑口子,有时还要下水堵口子,弄的一腿泥。要是深机井跑了口子,因水量大堵不住,只好拉闸停井。土洋沟不但经常开口跑水,而且渗漏严重,离井远的地,就得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水渗漏到地下,造成极大的水源浪费,针对这个问题,公社曾经大力推广过“草把推洋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渗漏作用。
后來,第一生产队那个机井,因水位下降,变节管过浅,井管是六寸的,没有那么细的泵,只好作废了。三队机井因水泵掉在井里,卡在变节管上,顾了专业打捞队,捞了半个月也没捞上來,也就成了废井。三眼机井废了2眼,锅锥井也早就干的没有水了。最后,二队上这眼机井也因水位下降而报废了。社员们浇地更是难上加难了。有的联合几户打浅井,有的个人打对口抽压井子。
直到1996年春天,阜城县政府为支持种植棉花,规定只要种植50亩以上棉花,就给补贴5000元打机井。利用这个机会,村干部到阜城县棉办室领取了5000元补贴资金。又多次召开一队社员大会,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动员各户筹集资金一万多元。责任制后第一次民办公助,打成了一眼300米深的机井。紧接着,又动员村北村东有地的各户自筹资金,又打成了第二眼机井。
后來,县里搞高标准农田建设,无偿支持又给村里打了一眼300米深井。
随着粮食价格的提高,随着农业收益的好转,农民也算清了这个账。打一眼深井一亩地拿三四百元,地多的户拿一两千元,也有的井地块亩数少,一亩地拿七八百元,最多的一户有拿一万多元的,就是这样,也是合算的。用不了一年两季的收入,就挣出这个打井钱來了。所以有的成片的地块不用村干部操涉,大伙一合计,就自筹资金,陆陆续续又打成了6眼深井。全村1500多亩地现在共有9眼深机井,全部实现了水利化。一千多亩麦田半月二十天就能浇一遍。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供应完全滿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全村9眼机井每个井给配了一台50变压器,村里边又装了三台50变压器,供村民生活用电。全村由过去的一台变压器增加到现在的12台,不但电压正常,而且从来没有拉闸停电这个事了。
农民也早已告別了浇地的土洋沟,各机井都按装了地下管道,通到各户的地头上,谁家浇地再接上塑料水带子,直接把水通到地里边,再也没有跑水当口那个事了,再也不怕渗漏了。
现在的机井,一小时就能浇一亩地,一天就能浇十多亩地,过去三亩多地浇了一个星期,现在只需三四个小时,农民浇地难彻底解决了,农民浇地难永远地成为了历史,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
衡水市阜城县建桥乡西倪村退休老支书河北农民报通讯员 李福才
2018.8.12日
标签:13932833330     阅读次数(788) | 回复数(1)
上一篇:清平乐
下一篇:纪念农民互联网创建20周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