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何万志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eiran1956@163.com
  • 个人签名: 我是一棵小草,要为大地点缀一抹绿色。 or 廊坊市文安县滩里镇西新桥村 何万志 or 邮编 065809 or QQ1741086028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08 篇
    回复总数:4676 条
    留言总数:64 条
    日志阅读:1031841 人次
    总访问数:1349384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hewanzhi发表的博文
几把水稻忆当年 [2020/7/31 4:35:15|by:hewanzhi]
几把水稻忆当年 何万志

拿起珍藏在文安县滩里镇民俗收藏馆的几把水稻,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看着这已沧桑褪色却仍沉甸甸产于一九六四年文安洼的稻穗,思绪一下回到难忘的孩童年代。
一九六三年我七岁,还没上学。这年夏季,人们的辛勤耕耘和天公的雨水丰沛,让满洼的庄稼长得格外茂盛。进入八月,玉米高粱已结出籽粒。虽然连降几场大雨有些内涝,对庄稼收成并没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即将到手的粮食,文安人民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带领下立即加固千里堤,日夜坚守奋战在堤防线上。不想由于上游山区特大暴雨水库坍裂客水太大,泄洪入海速度缓慢,下游的重要城市天津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为确保天津市和津浦铁路安全,党中央、国务院、河北省委果断决策,炸开千里堤,向文安洼、贾口洼紧急分洪。看着一洼丰收在望的庄稼和可能被毁的家园,人们的心像刀割般难受。昼夜坚守防汛的民工,看着自己用心血和汗水加固好就要被炸开的长堤,心也像被撕裂一般痛苦。
然而,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的文安人民,毅然接受这一严酷现实。分洪开始,滔滔洪水像打开囚笼的猛兽,从大堤决口扑向大洼。民工们迅速撤离,加入村里抢收庄稼的队伍。
当天下午,水就流到我们村边。我们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在村边打土埝挡水玩,埝子不断增高,水位也不断上涨,终于被冲垮。抢收庄稼的大人们急忙往家赶:“快走,大水来了,再不走一会儿就淹死你们了!”我们被大人们轰回家中。那一夜,大人们谁都没合眼;那一夜,大人们提着马灯在村边观察水势;那一夜,大人们把自家的衣被粮食倒到了高处……
第二天凌晨,村庄被大水围困。乡村干部动员督促人们赶紧转移,用了几条大船将人们运到滩里村,后又运到胜芳,最后坐车到了永清。
村里也有没走的。有的是村里特意留下护村的,有的是实在不愿走的。我们家也没去永清。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带着我们弟兄三人先是到了滩里。第二天,母亲偷偷雇了一条小船要把我们带回家。小船在蒙蒙的雾中,在白茫茫的水中 漂泊。我坐在船尾,看不到村庄,看不到太阳。看到的只有白茫茫的水天和露出水面不断后退的高粱穗。母亲的心和这水天一样渺茫而阴沉。我不时去抓水面的高粱穗,遭到母亲严厉训斥:“你不想活了!”吓得我在船上再不敢动弹。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回到家。村里的大街过道全都是水,我家的屋里也是脚面深的水了。我们只好寄宿在地势较高的二大伯家,和七十多岁的三奶奶挤住在一起。小村就像大海之中的小小孤岛,人们担心村庄随时被水淹没,一到夜晚不敢睡觉。听着村外大浪拍岸的巨响,心提到嗓子眼。
好在水势没再发展,人们稍稍松了口气。我表叔是村里留下护村的,他带着人们在村边水里捞蛤蟆捞小鱼。那回捞了好多蛤蟆,把蛤蟆腿剁下来用盐浸一下,放到锅里用油炸,可好吃啦!那时人们不知道蛤蟆是益虫,不知道保护它。捞到小鱼就炝锅做汤,也算是一种生活改善吧。柴禾不够烧就去捞大洼飘来一段段的高粱杆,晒干后做柴烧。虽不怎么好烧但也解了燃眉之急。
文安洼水多起来,水多鱼就多。退水后的文安洼到处是鱼,人们想着法子逮鱼捉虾。有一次我在村东坡趟水玩,看见一个似龟非龟似蛇非蛇像娃娃样的东西。吓得我头发乍了起来,赶紧跑开了。后来听大人们说那是一条龟鱼,可好吃了。到了冬天,水面结起一层厚厚的冰,人们喊着号子在冰上打冬网。有时透过冰层就能看到游动的大鱼,砸个窟窿,鱼就会蹦上来。
俗话说:“涝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收了文安洼粮食大把抓。”旧社会的文安洼十年九涝民不聊生,而新社会的文安洼一旦年景稳定,就是一个五谷丰登年年满盈的大粮仓。一九六三年水回落后到一九六四年,文安人民斗志昂扬变害为利,政府运来稻种,育苗插秧,日夜奋战,在余水形成的万顷水田种上水稻,一下获得大丰收。秋天,秋阳高照金风送爽,河波荡漾流水湍湍。喜获丰收的文安劳动人民不乏聪明才智,要借助水流把收割的稻子运回家中:先把捆好的稻个一捆捆扛到河边,在水流缓且水浅的地方用绳子把它们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平板“船”,人们再坐上去。“船”手用篙一撑就到了河中央。顺流而下的“船”让两岸景物快速后移。人们高声唱起丰收小调,心里美滋滋的,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村边。“船”手用篙一撑,“船”渐渐靠岸停下。“乘客”们纷纷跳下水解开捆稻的绳子,把稻个一捆捆传上岸。在运输工具落后的年代,真不失为一个别出心裁灵通高明的运载好方式……
如今,当我拿起这珍贵的当年实物——几把沉甸甸的稻子,怎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为文安人民不畏灾害英勇奋斗的精神骄傲自豪,它将激励我们的后辈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斗争中奋发进取赢得未来!
阅读次数(404) | 回复数(0)
上一篇:赞歌献给敬爱的党
下一篇:记古洁杜品静舞蹈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