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何万志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eiran1956@163.com
  • 个人签名: 我是一棵小草,要为大地点缀一抹绿色。 or 廊坊市文安县滩里镇西新桥村 何万志 or 邮编 065809 or QQ1741086028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08 篇
    回复总数:4676 条
    留言总数:64 条
    日志阅读:1031603 人次
    总访问数:134905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hewanzhi发表的博文
追梦[2019/3/24 7:54:05|by:hewanzhi]
《追梦》主要内容
本文从叙述自己的出身及几次参加高考而名落孙山,当了民办教师后自己努力工作,发奋读书,考上了师范,继而又参加成人高考,进了大学的校门,又不断进取的过程。表达了有梦想就有希望的思想感情。
创作过程
人,总是要有梦的,尽管在现实中梦一次次破灭。有梦,就有目标;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具体到每个公民,要有“梦”,并且个人的梦同祖国的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2018年6月,高考前夕,应朋友之约写了《我的大学梦》,后改为《追梦》,2018年6月5日完稿,表在廊坊日报第4版《廊桥》上。

追 梦
何万志
我出身在下中农家庭,往前世推,祖父那辈没有一人进过学校大门。父亲只念过几年私塾,便参加了革命工作,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我家属于“一头沉”的那种农户。由于家里困难,哥哥小学没读完,就拉下学来到生产队里挣工分。弟弟上小学时因与一位老师发生了矛盾而辍学。于是出个大学生,光耀门楣的家庭期冀,责无旁贷地落到我身上。加上我从小身体羸弱,好像只有上学才是我今生的唯一出路。
怀揣这种梦的何止我一人?凡是农民出身的莘莘学子都想跳出“龙门”,摆脱那种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1977年那个冬天,自从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每个人都像上紧发条的钟表,从箱底翻出发了黄的书本,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啃食着。
在此之前文革十年间上大中专是不需考试的,进大学门是由工农兵推荐,学生称之为工农兵大学生。具体的条件是初高中毕业后,在基层劳动满两年,表现好的由工农兵推荐成为大学生。我是1975年高中毕业的,本想着自己好好表现,两年后被推荐进入大学的门口。没想毕业还没满两年政策就变了,显然这种想法,如同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只能硬着头皮面对现实。
记得那是1977年的冬天,就在高考的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雪,足足有没膝厚,自行车是骑不了了。我们这一片的考点设在我的母校大柳河中学,我在这所学校读了两年高中。开考那天,我早早地起来,穿上棉袄,披上大衣,带足干粮,我们一行人集合在一起,天又下起了大雾,几乎对面看不见人,我们只好互相听着踏雪的声音摸索朝西前行。走到石马干渠大桥上,由于没有桥栏杆,一不小心一脚迈空,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来了一个前滚翻,仰面朝天躺到河里的雪上,等我反应过来,才知道自己掉到河里。由于穿得多,河里冰面上的雪又厚,摔得不重,只是觉得后背有点儿疼,那时年轻,也没当会事。我从河里爬上岸来,继续前行,追赶赶考的队伍。等到了大柳河中学,天已亮了,吃了点东西,跟门房大伯要了点水喝,就进了考场。也忘了都是考的是什么了,反正是有些题似曾相识,却答不出来。 考试结果下来,70后毕业生,没有几个能考上的。因为这一代学生正赶上文革,在校期间办“三场”,搞军训,支工支农。文化知识没学扎实。被录取的大都是老三届(指66、67、68年的高中毕业生),偶有考上中专的,也是高中毕业后就教学的。通过这次高考,使我懂得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我决心把丢掉的时间和知识补回来。 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1978年新年刚过,我向老书记申请,做了一名民办教师。
不久调入联办中学,教语文和政治,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中。从语文的字、词等最基础的知识入手,给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为了教好这个班,我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每个晚上,每个周日,除了给学生补课,就是家访。除此之外,我还跟着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自学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在写这篇文章时,查找资料,我翻出了1983年的一个笔记本。这是当时我被评为县里的模范教师,公社发的奖品,一个笔记本,一支英雄牌纲笔,这是当时最丰盛的奖品,在这个笔记本的扉页上,有我抄写的一首有关梦想的诗歌,那时还不时兴提“梦”,提倡理想、信念。叫做《信念之歌》,现摘下来以大家共勉:
“ 大江的信念来自海的洪波 ;大山的信念来自天的高阔;松柏的信念来自春的求索;我的信念啊,是火红的生活。为信念而生,生的值得;为理想而死,死得壮烈;真理的光辉永存,信念之火不灭,我们同唱一曲信念之歌!”
我一直把它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时时激励着我克服困难,不断探索。
由于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工作积极肯干,1980年民师整顿中,整体考核(包括学生考试成绩、个人考试成绩、教案、听课、批改作业、考勤等等)分数,在全公社名列第一。 1983年我以全县名列第一的成绩考入文安县师范民师班,毕业后分配到德归中学任教。1986年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被廊坊市教育学院录取。几经曲折,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好在国家为学子们开辟了很多条路,成人高考,自学高考,三勾通等等,要不这一辈子就真得摸不着大学的门了。
我在教育教学领域里不断探索,总结出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学校管理工作许多成功的经验,70多篇教育论文在省市及国家级正式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获奖。多次被评为县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后来我又在河北农民报文安报友秘书长吴淑君文安县作协副主席秘书长井秋峰老师,还有河北农民报、中国文安论坛等文友的引领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几年来在河北农民报、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并为几十名文友推荐发表作品200多篇,被文友们誉为文学伯乐。前年年参加廊坊市第四届365百姓故事汇决赛获二等奖,事迹被省市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我想,人一生一世总是要有梦的,尽管在现实中梦一次次破灭。有梦,就有目标;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有希望……
阅读次数(487) | 回复数(1)
上一篇:文安作家张卫彬《语丝集》出版
下一篇:记古洁杜品静舞蹈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