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何万志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eiran1956@163.com
  • 个人签名: 我是一棵小草,要为大地点缀一抹绿色。 or 廊坊市文安县滩里镇西新桥村 何万志 or 邮编 065809 or QQ1741086028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08 篇
    回复总数:4676 条
    留言总数:64 条
    日志阅读:1031154 人次
    总访问数:134841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hewanzhi发表的博文
大清河畔我的家[2019/1/19 18:52:51|by:hewanzhi]
大清河畔我的家 文/何万志
我的家乡位于大清河南岸,一条小河像一条银蛇,一头扎进大清河里,身子连接着无数的村庄和广袤的土地。它是我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像一位慈母,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两岸数万亩土地,养育着无数个生灵。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
大跃进年代,在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人们在大清河南岸安装了一台“大机器”(20丰产扬水站),浇灌了附近几个村子的土地,使“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不旱不涝收碱嘎巴”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农业获得了大丰收。人们手里拿着那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高粱,心里那个高兴啊,比吃了蜜还甜。后来是浮夸风,又遇到了各种自然灾害,加上苏联“老大哥”要债,全国人民又过上了“瓜菜代”的困难生活 。 1959年秋季农业欠收,老村支部书记大力号召并亲自带领社员们用这条小河的水,浇灌了种下了大量白菜、芥菜、萝卜、蔓茎疙瘩,并获得了大丰收。收获后把它放在挖好的菜窖里,精心保存,冬春之际,用它可代替粮食,慢慢享用。当时用一筐头胡萝卜或蔓茎各疙瘩就能换一个新媳妇,就这样我们村换来了几十个新媳妇。1960年春夏,青黄不接,全国闹粮荒,连草根、树皮、玉米轴都叫人们吃光了,有的村还饿死了人。就是在那最困难的时期,我们村没有饿坏一个人。五十年过去了,一提起这事来,也还是我们村的一大“骄傲”。
阳春三月,草木萌发,河边的桃树、杏树花开叶放,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小鸟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吱吱喳喳叫个不停。我们就在桃园里,河堤上,互相追逐,捉迷藏。清清的河水,像一面镜子将这美丽的景色倒映在水中,真好啊!
我们偶尔捡起几片瓦片,在水面上打几个漂,激起了一串串涟漪,打破了小河的平静。玩累了,我们就在河边松软的土地上躺一会儿,打几个滚,起来继续玩;渴了,我们就趴在河边,嘴唇贴在水面上,咕咚咕咚地喝上一阵子。河水那个甜啊,比现在的矿泉水都好喝。
夏天到了,桃杏树的枝头上挂满了果实。果实成熟的季节,我们两三个小伙伴,悄悄地钻进树林里,找一棵果实好吃的树(每棵树的果实味道各不相同),爬上去,慢慢地享用,吃饱了再悄悄地溜走。假如让看树的给逮着了,也不要紧,看树的长辈们就说:“吃吧,吃饱了,明儿个别来了。”
小河为辛勤劳作的人们带来了清爽。土里刨食吃的农民整天与泥土打交道,劳动时汗水泥水在身上流淌。不管你身上有多脏,小河都会向你敞开宽广的胸怀,为你洗去身上的污垢和疲劳,还你一份清爽,那真是一个清澈的天然游泳池。小河那边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瓜熟的季节,生产队里就派人在堤上搭个瓜棚看瓜,日夜坚守。天黑的时候,我们到小河里洗澡,想吃西瓜了,就悄悄地溜到瓜地里,专找“台湾籽”的(小籽红心西瓜,很甜)用手掏心吃。吃够了,又回到小河里继续洗澡。其实在西瓜成熟的季节里人们到瓜地里吃瓜,和看瓜的人说一声,是随便吃的,只要不祸害。
秋天里,河水上涨,水流湍急。人们借助水流将劳动的“收获”在河中运往家中。1964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人们把捆好的水稻一捆一捆地运到河边,在水流缓慢且水浅的地方用绳子把它们紧紧地捆在一起,形成一个“平板船”,人们再坐上去,“船手”用篙一撑,“平板船”就到了河中央,顺流而下,两岸的景物快速后移,人们唱着歌,打着口哨,心里美滋滋的。不知不觉中,就到村边了,船手再用篙撑,使“平板船”渐渐靠岸停下来,“船”上的人们纷纷跳到水里,解开捆水稻的绳子,将水稻一捆一捆地传上岸。在那运输工具落后的年代,这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这时也正是鱼儿繁殖生长的最佳时期。等水流缓了,水位落了,人们就到河里摸鱼。我和哥哥到涵洞(小河支流的地下管道)里去掏鲶鱼,一窝一窝的大鲇鱼,带回家,放到锅里熬,自身冒油,都不用放油。鱼熬熟了,吃起来真香啊!
冬日里,河水结了厚厚的冰层,人们在河面上滑冰、撑拖床,用拖床载人运物,走亲访友。记得哥哥经常用拖床带着我去姑妈家,十里的路,十几分钟就能到达。人们还常在河上下冬网逮鱼,有时在冰上钻一个洞,那大鱼呀,自个就蹦上来了,给新年夜的饭桌上又添了一道美味儿。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当时人们向往的生活 。那时人们点煤油灯照明,信息吗,甭说电视机,就连个半导体收音机都很少见。我老伯是个能人,他在杆子上、房上拉了好多电线,接上个收音机,能听到电台的声音。村里偶尔开来一辆汽车,人们都觉得很新鲜,大人孩子们围着去看,开走时,人们还追着跑老远。那时,孩子们玩的是得冭(音deitai)、弹球、打弹弓子、开镖、打尜、掏老家(麻雀)等原始的游戏。就说开镖吧,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一群孩子凑到了一起,酝酿着今晚的行动,有的说去掏麻雀,有的说去开镖,经表决还是同意开镖的多,就分头找了些不大不小的土块和砖头,带着这些“武器”,来到小河边,朝河那边喊话:“河那边的听着,有胆儿的出来,开战了!开战了!”小河那边的孩子们听到喊声,也集合起来,赶到小河边,叫好号,战斗就开始了。谁被击中了,受了伤,头上起了个大包,流出了血,也不找对方,回到家里用布包扎好,过几天就好了。哪边的取得了胜利,回去就开“庆功会”,唱大戏。记得有一次我们这边胜了,哥哥就带着一班伙伴们,在我们家里唱戏,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成了乐器,有扮穆桂英的,有扮杨宗保的,戴上那元帅圈、鸡鸡翎什么的,好不热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大清河两岸科技新城在建设,万亩荷塘在开发,鲁能新区在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美丽的水乡,从京津通向雄安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碧水蓝天,百花盛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家乡的这条小河也将越来越美丽,人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幸福。
窥一斑而见全豹。小河连着大清河。小河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它像一本书,记载了大清河流域人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它又像一位百岁老人,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阅读次数(484) | 回复数(2)
上一篇:安里屯村的苇编
下一篇:记古洁杜品静舞蹈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