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何万志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weiran1956@163.com
  • 个人签名: 我是一棵小草,要为大地点缀一抹绿色。 or 廊坊市文安县滩里镇西新桥村 何万志 or 邮编 065809 or QQ1741086028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308 篇
    回复总数:4676 条
    留言总数:64 条
    日志阅读:1030905 人次
    总访问数:134801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hewanzhi发表的博文
腊八记忆[2018/1/21 16:27:29|by:hewanzhi]
《 腊八 · 记忆》
王志平(固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所以“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是和“年”混在一起的。“腊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说文》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上古农耕文明时代就有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了。后因佛教的传入,“腊日”改为“腊八”。从那时起,过“腊八”也就沿习成俗了。
“腊”也者,索也,合聚万物而所飨之也。每当岁入腊月,父母就开始张罗购买熬腊八粥的食材——大米,小米,黄米,糯米…各种豆类,大枣,葡萄干及其他干果。父母对这些食材真可谓是精挑细选,高标准,严要求了。
“腊七,腊八,冻死俩仨。”腊八正值大寒时节,天寒地冻。可父母不以为然,“腊七”的晚就开始:泡果,淘米,拨皮……一系列工作准备停当,半夜时分爸爸妈妈就开始起来熬粥了。
“寒冷的光爬上窗格子,满屋就氤氲着米和干果的香气,灶堂里红红的火苗还在兴奋地舔着锅底。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熬粥开锅的声音,昏黄的灯光伴着父母身影的晃动和低低浅语…”这温馨的画面永远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要这么早起?妈妈说:谁家烟囱先冒烟儿,谁家高粱先红尖儿。呵呵…,人勤地不懒的理论。我家已经好多年不再种高粱了,可是父母依然按照每年的惯例,半夜起来熬腊八粥。
早晨,听着来我家喝粥的街坊邻居,叔叔婶子们的称赞,看着她们一盆儿一碗的盛走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父母脸上的笑容啊比那二月的红花还要灿烂。(我家住在回民村,回民不熬腊八粥)我豁然地明白了一件事:父母半夜熬粥不是为了自家的高粱而是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这份期待,这份人情,还有这份舍得。父亲说:我家祖辈就有腊八这天开粥场,舍粥的先例,当街支锅,人流不断,那场面真是感人,让人兴奋!
每当这一天,母亲总是要吩咐我们盛给小猫,小狗,小鸡点儿吃。最可笑的是,说,抹在大树身上点儿,让它们也尝尝,也好为这些生灵祈祈福。呵呵,多么可笑多么荒唐的愿望!可是多年以后的我,却继承了这份可笑,这份荒唐。
制作腊八蒜,也是腊八这天妈妈必做的一件事儿。每年在腊八这天,妈妈都会将包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倒上醋,做成通体碧绿的腊八蒜。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四季轮回的日子里,我们要过很多我们自己本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就像涌起的朵朵浪花那样美丽,我们将这些令人感动的浪花拾起,一一收藏,永久地封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人,不能没有记忆。家,不能失去记忆。这份记忆不是迷信,不是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信息。
它已化作了国人内心的乡愁,它已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在精神,来指引,支撑和丰盈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更需要有我们民族自己的记忆。记忆是一个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深厚底蕴和振兴的保障,是民族伟大的象征和符号!我们要传承记忆,传承先人留下来的记忆。那样才不至于让自己迷失,才不会忘记家的模样。
喝着腊八粥,吃着腊八蒜,看着人们匆匆的身影和洋溢的笑声,还有兴致勃勃地置办着年货…真正地感受到“腊八”把春节的序幕拉开了。
不远处,天空中传来几声鞭炮声,“年”越来越近了,“味儿”越来越浓了。

《腊八情思》
陈国强(文安)
一进腊月,转眼就是腊八节了。
打开手机百度关于腊八节的由来和各地风俗习惯介绍的非常详细自不必赘述。腊八节就是祭祀祖先和诸神的日子,先民们怀着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诸神祈求五谷丰登和吉祥。
是啊!我们要感谢造物主!我们要感谢深邃的天空,辽阔的大地给了我们适宜生存的空间和物质;我们要感谢祖先们创造的高度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我可以享用先人们的成果,过着精神与物质非常丰富的现代生活。
我们北方人的腊八习俗:就是在这一天早上用五谷煮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我小的时候妈妈总是煮一锅红小豆的米粥,再抓上两把小米,放上几个大枣,有的时候洗两块红薯切成薄片搁锅里,从来没有什么桂圆,葡萄干或者枸杞子什么的。我们同样吃起来很开心。现在想来腊八粥的滋味就是遥远的逝去的岁月,和淡淡的乡愁。
“腊七、腊八冻死俩仨”这句民谚就是腊八节期间正值隆冬,非常寒冷的真实写照,我小时候每年到了腊月初七晚上,妈妈就用一个大碗,或者小盆子盛满了白开水,撒上红糖放在户外窗台上,腊八早晨就会冻成冰坨子,我们弟兄几个就砸成小块分着吃,凉凉的,甜甜的,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妈妈说吃了“腊八冰”一年不生病的。
可是妈妈因为操劳过度,又长期营养不良,终于病倒了,在23年前的腊月初八那个寒冷的夜晚,拒绝了亲情,也漠视了逼近了的大自然的春天,挣脱了各种管子的束缚,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我才25岁。
妈妈走后的这些年,我再也没有心情喝什么腊八粥。前几年我的侄女(我大哥家的姑娘)结婚,男方给看了两个吉日,让我们家来定,一个日子是腊月初八,一个日子是腊月二十六。哥哥想都不想就定了第二个日子。虽然腊月二十六离年已经很近了,但是哥哥说我家决不会在老人的祭日这一天办什么喜庆事!希望男方家族理解。
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伽牟尼就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古代的寺庙为了纪念佛祖,每逢腊八日就煮粥施舍给路人和信徒。且不论寺庙的本意是不是宣扬佛法,我认为:一碗热粥就是一份济世情怀!领粥的高兴,施粥的同样高兴。尼采说过:“给予永远比索取快乐些!”对于那些大量财富的拥有者,做慈善事业是对社会的最好的回馈!
我有一位善良的朋友,他并不太富有,但是他有仁慈的胸怀。有一次他丢了数额不大不小的一笔钱,他并没有因此而悲伤急于去寻找,他对我说:“也许有人比我更需要它,我现在还过的去,”每当我为丢失的钱物郁闷时想起他的话就会有所释怀,是他教会了我怎样调整心态,事实也是如此,谁都不是财富的最终拥有者,都是过客而已!相对于浩淼的宇宙历史长河,人类的出现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个人的得失荣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过了腊八就是年,人到中年少了儿时对年的渴盼,多了增岁的苦恼和节日劳累的恐慌,但是还有一颗童心在记忆的深处隐藏,就是所有中国人的最深沉的,最持久的中国年情结。

《腊八情》
何万旭/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宰猪。则这是我小时候每到腊月听到最美的诗词了。腊八,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眼前。
“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之意,此时,正处在大寒节。我们这有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死俩仨”。可见寒冷程度。
腊八节是腊月里重要的节日。过了腊八节意味着年近了,过年的味道开始浓起来。我们这过腊八节家家必做腊八蒜,把去皮的蒜瓣放进瓶子里,倒上醋密封好,到初一倒出就吃饺子吃,翡翠碧玉般的蒜瓣和素馅饺子一起,取素素净净之意。这天最重要的是做腊八饭,腊八饭要八种食物做成。
小时候家里贫寒,那个年代也没那么多好东西可吃。可是妈妈总能凑成八样,以小米为主,少许大米,大米那时是奢侈品,再掺入高粱、黏黍米,绿豆、红豆、黄豆、黑豆,几种豆类初七晚上就泡上了,再放上自家院枣树产的小枣,齐啦!第二天妈妈早早的起来开始闷饭,风箱“呼哒、呼哒”地响起,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的灿烂美丽,浓浓的饭香味在屋里弥漫开来。“快起、快起,起来逮红鼻子的腊八狗去,晚了就跑啦!”我迷迷糊糊就赶紧穿好衣服跟着姐姐跑到外面去了,转一圈回来“妈妈,没看见呢!我鼻子冻红啦!”“你起晚了,明年早起点就能逮着啦!”长大后才明白,逮腊八狗就是让我们早起,养成不睡懒觉的习惯,也是为早起有精神,多吃点饭,身体长壮点。懊悔的情绪,很快被冒着浓浓香味的腊八饭冲没了,我和弟弟用筷子抢着挑饭里的枣和豆吃,妈妈慈祥的看着我们脸上沾着饭粒,挂满汗珠的脸上满是笑容。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已过天命之年,现在四世同堂,每年腊八节已过八十高寿的老妈还是早早起来,看着我老伴和儿媳妇做腊八饭,时不时指点几句。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腊八饭里增加了粟子、葡萄干、核桃仁、桂圆、花生等等果品,我也早早喊起上小学的孙子去逮腊八狗,回来孙女就问,“爷爷、逮着了吗?”“没有呗,今年又起晚了。”孙子就说“爷爷骗人,好几年都没逮着,根本没有腊八狗。”这时老妈接过话荐,“今年起晚了,明年早起点就逮着啦。”说完满脸皱纹都笑了。一家人都笑了。这笑声伴着浓浓的饭香飘满了屋,飘满了院,飘到大街,飘到大年里。

阅读次数(433) | 回复数(0)
上一篇:妈妈平凡的一生(七)
下一篇:记古洁杜品静舞蹈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