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497186811@qq.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87 篇
    回复总数:1104 条
    留言总数:12 条
    日志阅读:397637 人次
    总访问数:57010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songshuming123发表的博文
父亲与书 [2020/9/28 20:52:35|by:songshuming123]





                                      父亲与书

     1982年春天,患心脏病的父亲住院回来,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了,虽然才74岁,看上去却像个80出头的老人,白了发,猫了腰,走路的时候,总离不开拐杖。更明显的是,听力比以前也差多了,你给他说话,他总是把手掌弯曲,挡在耳后,瞧着你的模样问:“什么?你再说一遍。”你声音小了,他听不清,声音大了,好像是在呵斥他。父亲是个爱面子的人,怕对方腻烦,以后就很少问别人事情了。别人给他说话,他总是微笑着挥一挥手,算是应付了对方。

    自从父亲患了心脏病,不喝酒了,不抽烟了,每天不是拄着拐杖在门口转转 ,就是长长地叹口气神情沮丧地坐在板凳上打盹。起先,我认为他是在犯困,后一想,父亲每天晚上早早入睡,中午还要午休,怎么会困呢?一定是他身上缺什么营养。于是,我给他买了糕点、奶粉等各种补品,并且每天由原来的2个鸡蛋增加到了3个鸡蛋。我觉得,这样过段时间父亲会精神起来的。父亲却说:“我的饭量不小,又不择食,什么营养都不缺,以后不要再给我花这些无用的钱了。”

    有一天,父亲突然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很好看书,《三国》《水浒》,还有《万花楼》《草木春秋》……看了好几箱子书。事变以后,日本兵和皇协到处搜查,我怕他们发现那些书了找上麻烦,就挖坑把那些书全埋了进去。唉!现在想起来,多可惜啊!”过了一会儿,父亲眼睛一亮,看着我说:“你给我借一本书吧。”

     “书?”我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怎么父亲竟想起看书呢?心里说,只要父亲开心,我怎么都行。忙不迭地答应:“行,行。”

    我知道老年人喜欢看历史故事类的书,就给父亲借来了一本《隋唐演义》。父亲接过书,连声说:“好,好,我看看,我看看。”脸上洋溢出多日来从未有的笑容。

从此,父亲每天戴着老花镜,坐在院里的椿树下,捧着那本书看。他看得那么入神,周围的响动丝毫没有对他形成干扰,常常把饭端到跟前还不知道。催他吃饭时,他总是说:“我看完这一页了再吃。”

    父亲非常爱惜书,看到了哪一页,停下来时,从不折书角做记号,而是用一纸条夹在那里。一本书看完,他都要把破损的地方,用浆糊粘裱好,再把卷了的书角展开,然后拿砖放在上面压平。他欣慰地说:“给我借来的书是破书,还给人家时就变成了新书。”

    后来,父亲又让我给他借了几本。我问父亲为啥老了竟迷上了看书,父亲叹口气:“唉!因为心脏病,医生让我戒了平时的小爱好——烟酒茶,这不说,耳朵还不中用了,别人给说话,我听不见,看看电视,又听不清里面说什么,说句难听的,连狗的叫声都听不见,我几乎与外界隔绝了。还有,我腿脚也不灵活,出门不方便,也没人来找我坐着,我还不如哑巴哩!我没有别的嗜好,一天天在家呆着,太苦闷、太无聊了。我想:看看书,看看里面人物说的话,我也会开心的。”

    父亲内心里的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想起母亲对我说的那句话:“你爹可沾了你的光,不是你,他早就沤成泥了。”是啊,那年父亲患心脏病几次住院,我都一直伺候着。父亲一度病情加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医生说父亲的病治不好了,要我们出院,我哭成了泪人,拉住医生的手央求他们别放弃治疗,医生被感动了,经过全力抢救,硬是把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父亲受了那么大的罪,眼看进了鬼门关,从此,我更加珍惜父亲的生命了,我要让父亲继续沾我的光,好好孝敬他,给他吃好的,喝好的,不让他劳动,让他少摊闲事,安安心心欢度晚年。我认为这样做,父亲心情才会舒畅,才会感到幸福。遗憾的是,父亲竟说苦闷、无聊。起初,我不解,后来经过深深地思考才醒悟到:精神上的快乐比物质上的幸福还重要,老年人也需要精神享受!我感到非常惭愧,觉得很对不起父亲,我亏欠父亲的。父亲耳聋我替不了,但我要想想方设法让他高兴。他愿看书,我能满足他的要求。我骑自行车往返50多里路到县城书店给他买书,一次给他买回了单田芳的评书《薛家将》《三侠五义》,袁阔成的评书《封神演义》《施公案》《薛刚反唐》,还有他年轻时看过的《万花楼》《粉妆楼》等一大摞子书。这些书,故事性强,读起来上口,有节奏感,易记,很适合老年人阅读。父亲手捧那些书,脸上满是笑容,激动得直想跟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平时,父亲花钱俭省是出了名的,当年他步行30多里赶高邑县城集,摸黑走,又摸黑回,中午饿得饥肠辘辘,两毛钱都舍不得花,说钱来得不容易,能省的尽量省。可此时的父亲好像变成了一个大手大脚的人,没有过问书的价钱,也没有抱怨我买的书多,却连声说好。父亲爱不释手地翻翻这本,摸摸那本,看样子,恨不得一下子把那些书全部读完。

      那时候,村里常常停电,晚上没电时,父亲便点上柴油灯依然看书。他戴上老花镜,把书伸到灯头跟前,眯缝着双眼,一字一句地念着。我注意到,此时的父亲脸上露出多种表情,时而严肃,时而紧张,时而凝眉,时而悲伤,有时嘴还微微地翕动着,想必父亲一定身临其境进入角色是在跟书里的人物说话呢。夜深了的时候,父亲屋里常常还亮着灯,我担心父亲熬夜吃不消,已经睡下了的我不得不起床过去劝他入睡。

     父亲的记忆还算可以,看了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坐在门前的木墩上给别的老年人讲里面的故事。那些老人大多不识字,都听得津津有味。渐渐地,来听父亲讲故事的老年人多起来,他们几乎每天都搬着马扎坐在父亲跟前,像听评书一样聚精会神地听着。听后,他们有时开怀大笑,有时议论纷纷,气氛非常融洽、热烈。有时,父亲还没到,那些老人已经坐在木墩跟前等候父亲了。

      父亲声情并茂的讲述,博得在坐所有老年人的赞许。缝上下雨天,父亲出不了门,他们有的就到我家找父亲坐着,父亲很热情地给他们香烟,给他们泡茶。尽管父亲有时听不清他们问什么,但总是按照自己的猜测回答一番,常常是所答非所问,引得别人一阵大笑。

     自从父亲有了书看,我再没见过父亲大白天打过盹,也再没听到父亲郁闷的唉叹声,他的脸上皱纹舒展开了,腰板也挺直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好几岁,见人还爱打个招呼。看到父亲一天到晚心情那么舒畅,我心里也格外的幸福。

    后来,我常常想:人上了年纪,都愿让自己活得更加幸福。但由于老年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给自己创造幸福,他们的幸福,要靠儿女们给予。作为晚辈,不能凭主观想象将所谓的“幸福”送给老人。我们应该除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外,还要注意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他们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精神得到了慰籍,才会感到幸福,才会活的有滋有味,才会舒舒畅畅长命百岁。

阅读次数(14698) | 回复数(3)
上一篇:苫麦
下一篇:望着那高高的风筝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