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潘明会
  • 性别:男
  • 地区:宁晋县东汪镇洨口村
  • QQ号:1030614844
  • Email:1030614844@qq.com
  • 个人签名: 走过春夏秋冬,处处留点雄风。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521 篇
    回复总数:8497 条
    留言总数:85 条
    日志阅读:427458 人次
    总访问数:70054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nanhaiyimin发表的博文
不采红豆更想思----应刘文英老师而作[2013/8/7 17:09:28|by:nanhaiyimin]

   题记:我在刘老师隆重推出的《千家诗》之王维的《相思》这首诗的评论中,提及前不久我曾拜访过的因红豆树而得名的名村----红豆村,刘老师因此邀我“写一篇关于红豆村的文章,让大家分享”。刘老师在农博众人皆知,总列农博首夔,每每推荐阅读古今精品,并解疑释惑。吾虽才疏,又感文糟,但对刘老师满怀敬慕之心,总觉得推辞不得。今逢雨日,得一空闲,只好“打鸭子上架”,献上拙作,以表心意。时间关系,草草聊聊,不足和错误敬请刘老师和诸位老师指正。

   点击查看原图

   红豆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敏东介绍新农村建设经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咏红豆诗篇,小时候几经死记硬背,至今刻印脑海。想不到,今儿个有幸来到红豆村,1600岁高寿的红豆树王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听随行的郑老师介绍,老王的这首《相思》,就是1200多年前路过此地望树感慨、撷豆生情而写的。

    据说,树王不是每年都结籽的,且结的数量有限,这使得结下的红豆更加颗如珠玉,价似金银。

    眼下不是“采撷”的季节,“多”更无从谈及。况且,今年树王没有生籽的意思,到现在还苗条着呢。

    来红豆村的游客,尤其是青男少女,因氛围原因使然,大凡都情不自禁表现得“很相思”,“采撷”欲望可想而知。其实,红豆这物,若把它只局限于相思“那个”,就违王维老先生之愿了。原来,此物“相思”的颇为广泛,君臣、友朋、家人等均可依此物相思。据《云溪友议》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皇宫御唱大家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玄然泪下。红豆之象征广泛,由此可见一斑。

点击查看原图

1600年树龄的红豆树王

    红豆树王早在2007年就已被当地政府列为省级保护文物,建有“红豆园”。据当地老乡讲,树王一旦结果,村委会统一采撷,绝不外卖。然后按人头分发给6000村民。

    中国叫“红豆村”的不少。这个富有诗意的红豆村位于江阴市的顾山镇,而其树王享有“顾山红豆甲天下”的美誉。它是因昭明太子亲手栽植的千年古树红豆树而名副其实。有记载显示,1937年树王结过一次相思子,时隔19年后到1956年才开花结果。1975年又开花结子,可惜五、六分熟就被抢摘光了。1990年满树开花,1994年半树开花,2000年几乎又满树开花。

     据当地村民介绍,顾山红豆十分神奇。逢树王开花,必有灾荒。且灾荒多为花向所指方向。

        2006年,原来的永安村、古塘村、红豆村三村合一,组建了红豆村党委和新的村委会,形成现在的红豆村。

    红豆村贴江阴市的边缘,东接张家港市、常熟市,南临无锡市,地处四市(区)交界。村域面积7.4平方km,耕地面积2793亩,辖42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17696238人。2012年工商业总产值13亿元,利税近500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680万元,人均纯收入21000多元。

     红豆村党委下辖12个党支部,285名党员。全村每年生活水电费、农用机械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涉农杂费约120万元全免,按60岁、70岁、8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每年补贴全村老人近60万元。

    红豆村的太阳能产业久负盛名。如今出口形势十分严峻,他们正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千亩桃花园、百亩花卉展销厅独具农业特色。花卉培植以引进的日本白菊、非洲菊为主,远销韩国、新加坡及西欧和西亚国家。现在,“红豆文化”是该村的主打旅游品牌,各种配套工程仍在紧锣密鼓实施中。他们还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长崎菊协会保持着良好的技术合作,与国外一些花卉经销商有着广泛的市场营销关系。

    为了带动大家共同富裕,20098月,党委村委一班人,带领全村乡亲,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最终成功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红豆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现有花卉基地500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500亩,实现年产2000万枝高品质非洲菊、出口500万枝白菊和鲜花、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奋斗目标。

    红豆村原是一个四不管的多事之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农业上靠天吃饭,工商业更无从谈起。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大潮洗礼中,他们像多情的红豆树一样,思绪如涌。几经反思,认真寻找和周围发达村庄的差距,通过村党委村委团结大家广开思路,从治理村子生态环境入手,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点击查看原图

红豆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棚非洲菊花培育基地

    比起华西村、长江村、三房巷村、山泉村、蒋巷村等经济强村,红豆村在江阴算是新生富裕村。华西等村,清一色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生产队时就由一位老支书带起来的,而红豆村是“步其后尘”。因此,对我们来说,红豆村的富裕经验和治村方法更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树”立切实可行、切实可信的远景目标,致力于统一父老乡亲们的“思”想,同心同德,齐心合力,尽情发挥“此物”的“相思”优势,使发展饱含自己的特色。先富必须带动后富,共同富裕而不平均富裕,支持先富,扶持后富,坚决走共同富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大概就是我所认识的红豆村,也是这次学习参观的体会之一吧。

    我想,无论对谁,我们相思的,也不能仅仅寄托于红豆吧?

                                     201387于家中

阅读次数(689) | 回复数(22)
上一篇:把斯诺登请进演播室
下一篇:莫道天寒好个冬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