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董青军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qingjun1964@126.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413 篇
    回复总数:9200 条
    留言总数:82 条
    日志阅读:1510649 人次
    总访问数:198059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dongqingjun发表的博文
董青军的散文:目连僧铜像发现记 [2022/3/4 13:16:57|by:dongqingjun]
目连僧铜像发现记
撰稿人/董青军


话说一九五三年的建国初期,在冀南的永年县西赵目连村,以樊红军、樊满的,樊志敬为代表的樊氏家族互助组组员们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年景。小麦成色金黄,穗大粒饱。此时他们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找一块大石头请石匠做成石磙,用来碾小麦。当时村里雷音寺的根基是石头砌成的,找石头,只有去雷音寺的废墟上找。
雷音寺在西赵目连村庄的东北方,一九四八年被村民以各种理由疯狂拆掉,砖头所剩无几,木头更是被拿走的一光二净,只有它裸露地面的地基残碑破石告诉人们它曾经的辉煌。
已近中午时分,天空吹来初夏小麦清香的夏风。樊红军,樊满的,樊志敬几户合作社组员手持铁镐,镢头,在这里寻找他们如意的石块,当他们发掘到二尺深许的时候,一块方桌桌面大小的石板出现了。这石板再好,也不能做石磙呀,我们再挖挖看看,大家寻思着都自言自语。几个人用铁镐撬开石板,从不大的缝隙中,隐约看到下面有一丝黄的光亮透出。这些人感觉到里面有东西,他们把石板抬到废墟上面,干净地清出土渣,他们吃惊了,原来这块石板之下,竟然一座铜像在里面。铜像四面是石头砌起来的墙面做保护,这石板是这个石池子或者说石坑,石洞的一个盖子。这时互助组的组员们知道这不是平平常常的东西,不是一个宝贝,也是一件老物件,总而言之比弄成一个石磙值钱。
他们把这个铜像抬出来,铜像上放到空地上,只见这个坐着的铜像高约四尺有余,慈眉善目,右手持有一杆法器,左手平端一香炉,香炉里还有酷似烧纸的灰烬存在,香炉的外面一圈是新鲜的天蓝色的色彩,和铜像显出的金黄色的色彩反差极大。再一细看,铜像上还有许多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射着银光。这几个人这瞅瞅,那摸摸,好不稀见,这座铜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句话,仙气十足。大家一直公认,这就是他们膜拜已久大名鼎鼎的目连僧铜像。
“找不到合适的石头,找到了目连高僧的铜像,这也是天意,咱抬回去供奉起来,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不知是谁说出这让人兴奋的话,加上已近中午,天气燥热,互助组的几户组员也是兴奋不已,每个人的脸色都像喝下一壶老酒那样,满脸通红而光彩熠熠。刚要准备抬回去,却被来此看热闹的青年村民尤树的发现。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性子急,性子直,见到这几个人捡到一座铜像,便对来往的乡亲大喊:“出古了,出古了,有铜人!有铜人!”
这年轻小伙子尤树的一喊不要紧,村民一轰而来。看看这事已经公开大家知道了,互助组的几户乡亲为了保护这座铜像,就把铜像抬到樊红军家的北上房,这样不日晒,不雨淋,也算是对目连高僧的一种敬仰。毕竟,家里人稠地窄,容不下这么多的善男信女前来膜拜。吃过午饭后,几户村民便商议,还是放到了大街上,供人瞻仰为好。
铜像抬到了大街上,互助组的樊红军,樊满的,樊志敬几户组员们依然刨石块,果然刨出一个完好无损的大石磙,他们把石磙和没有人想要的石板拉回了村里。(拉回的石磙一直使用多年,石板则定无居所。据村民讲,石板上曾刻有“唐贞观雷音寺重建”和“西有村‘等字样。)
再说,这座铜像放到大街上的两三天时间里,大家知道都知道这座铜像就是人们心目中传说已久,并受人尊敬的目连僧塑像。赵目连村刨出了目连僧铜像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周边十里八乡。一时间,牛车,马车,毛驴车,手推车,车车坐满妇女小孩,大街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街中间腾出一条缝隙,人们佛号连天,一部三磕头,三步九叩首,每个人都用右手摸摸目连僧铜像的头部。铜像的头部被人摸的金光闪闪,人们坚信,摸到铜像的人们,来年无病无恙,平平安安。
那几天恰恰是没有月亮的时间,附近的村民黑夜里打开街门,就可以看到目连僧铜像的头上有一股明晃晃的光柱射向天空,此现象被赵目连村多位老人证实,确有此事,并起名说:祥光通天。
几天后,目连僧铜像被发掘出的事情被大北汪区公所知道,区公所派人将目连僧铜像运走,从此,目连僧铜像和乡亲一别永无再面,实为遗憾,是目连僧文化的重大损失。
据赵目连多数人回忆,1985年左右,村里人到北京某地上窑(做红砖坯,烧红砖),闲暇时刻曾在北京故宫看到目连僧铜像,这是后话,有待考证。
标签:dongqingjun     阅读次数(20843) | 回复数(1)
上一篇:董青军的乡土诗:冬天是村庄的故乡
下一篇:董青军的乡土诗:在黎明的分界线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