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如福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liurufu2012@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8 篇
    回复总数:1647 条
    留言总数:336 条
    日志阅读:200882 人次
    总访问数:43856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7328285ABC发表的博文
欲罢不能好困惑(孟老师话题跟帖)[2013/8/26 17:40:01|by:7328285ABC]

欲罢不能好困惑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的传统由来已久,古人曾有“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美言。可不知从何时起,这原本用来表达人情心意的礼仪习俗却演变为了一种赤裸裸的商业经营方式。这其中虽有经济热力之下驱使的诱因,但更多的是人性的惰性作祟,在一种世相混淆的错乱中盲目跟从,助长了社会陋习愈演愈烈。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谁家生儿养女了,街坊四邻会拎上几个自家产的鸡蛋,或是买件小衣服来登门道贺,结婚时送对枕巾被面之类的物件,礼轻人意重,更多的是表达着一种邻里之情,亲朋之情,可现在,人情意义被扭曲,人情消费价格也猛涨,礼尚往来被涂上了经济利益色彩,三五十元拿不出手,一两百块仅遮遮丑,三百五百勉强有。什么开业庆典、生日、搬迁,就连上学这样习以为常之事也要散个信儿来办个宴,散贴者居心叵测,怀揣“创收”“回本”的初衷,请柬漫天飞;赴宴者基于“盛情难却”,强装笑脸去应之,却是打肿脸充胖子。其实,两者都是人情陋习的受害者,一年到头挣两钱儿谁都不容易,却因为让人疲惫不堪的人情债,花去相当份额的血汗钱,大家都明白可谁也难以“逃离”这种世俗陋习,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过去,为了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多地方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旨在制止大操大办的恶习,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农民是“花自家的钱”不属于法管范畴,管理起来也是力不从心,重了会得罪乡里乡亲,轻了于事无补,理事会也成了虚设。

  北方农村都有腊月、正月扎堆办婚事的习惯,一些原本就收益无几的农户,农业生产资金本来就捉襟见肘,可用于人情债的钱却是高的惊人,常常是一种东拼西凑的生活状态,还要供养孩子读书、老辈人看病等花销,这样的家庭实现致富梦想真是举步维艰。很多人惧怕过冬天,因为愈演愈烈的礼宴会让人不堪重负,甚至已经演变为当前农村的一种欲罢不能的社会“公害”,而其深层次的意义则更是不可小觑。

  我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尤其是礼仪往来这样的习俗,虽然时代发展了,但其淳厚的人文底蕴精髓不应该被金钱化所蚕食,而是还该保持其独特的东方之美优势,让礼仪往来人情化比重增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和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大力倡导文明、节俭、崇尚情意的人情氛围,纠正影响贻害社会风气的不良做法。另一方面应探索一种切入民间习俗又符合礼仪交往适宜中国国情的方式,引导人们更加文明、节俭来传承礼尚往来习俗,比如尝试纳税制度,合理分配资金流向,两者兼顾也不失为一种暂且可行的良方。

阅读次数(399) | 回复数(8)
上一篇:博客靓了,却有点乱了
下一篇:揣骨疃镇抗“疫”三字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