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hblcq8966@sina.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06 篇
    回复总数:305 条
    留言总数:1 条
    日志阅读:89073 人次
    总访问数:20029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qing发表的博文
一碗凉粉解乡愁[2018/3/6 16:54:58|by:liuchunqing]
一碗凉粉解乡愁



  “等我们老了,就回乡下,坐在大榆树下的碾盘上,再美美的吸溜一碗凉粉”。浓浓的乡思情愁,其实很简单,故乡的一碗凉粉,就能把出门在外多年的游子,喊回这个名叫家乡的最淳朴的村庄。

  在张家口阳原,除了有众人所知的文化遗产泥河湾遗址和桑干河外,还有让很多当地人念念不忘的家乡美味——凉粉! 主要有山药粉(土豆)和豌豆粉,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到了夏季,凉粉便成为家家户户的消暑佳肴,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玉米凉粉最为普通,普及各家各户,这里早些年出了名的“糊糊川”,你要有兴趣,网上百度一下阳原县,别名还是“糊糊川”。由于大量种植玉米,玉米凉粉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现磨的玉米面熬成稠糊糊,用漏粉瓢将稠糊糊滴入冷水盆中,有的户家干脆拿平板铁铲,铲起稠糊糊用筷子拔进冷水盆中,玉米糊糊便凝固为玉米粉。因玉米粉酷似一条条游动的小鱼,故又称为玉米鱼儿。

  山上盛产山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没有任何污染,属于真正的环保食品。当地人有句俗话"山药蛋蛋宝中宝,顿顿吃饭离不了",除直接食用外,还有加工制成粉面的习惯。粉面加点明矾,搅成糊状,在锅滚熟,捞进碗里,凉冷倒出,又白又细又利口,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故又称粉砣。山药凉粉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自家吃法,网上根本搜索不到,做起来很费体力,好在庄户人有的是力气。先把山药焖熟,剥去皮,凉到半冷,用擦子擦成细丝,在大铁锅内用木榔头反复揣成山药泥,用木榔头均匀抹在锅面上,添上凉水,用铁铲划成小条状,铲起盛在饭盆里,再把葱花、香菜放在粉条上,现烧开麻油炸熟花椒,浇在葱花上,然后放上酱油、醋、味精、精盐等佐料。山药粉非常筋道,原汁原味,香甜可口,确实是一道美食。但山药储藏时间长了,做出的山药粉就不太筋道了。

  凉粉在泥河湾地区有悠久的传统,最出名的莫过于揣骨疃凉粉了,制作有300多年的历史,揣骨疃因“凉粉”而闻名,掇树花、威风锣鼓、圪渣饼也是其最大的文化特色。揣骨疃凉粉以山豌豆和绿豆作原料,经6道工序精制而成,从外形看,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白的,白如凝脂,晶莹剔透;黄的,黄如蛋羹,细嫩绵长;青的,白玉条状,清新爽口。黄凉粉就是用豌豆面做的,而白凉粉则是用豌豆精粉面做的,青凉粉就是用阳原传统农业特产鹦哥绿豆面做的。

  揣骨疃南山海拔1300米左右,属高寒山区,历史上就有种植山豌豆的习惯。传说明代一安徽贩卖骡马的客商,见此地盛产山豌豆,闲谈中说到凉粉制作工艺,经刨根问底,遂得凉粉制作秘方。代代相传,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后经科学研究证实,山豌豆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酸胺的酶,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经常食用山豌豆凉粉可以调和脾胃、通利大肠、抗菌消炎、调颜养身,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后来,揣骨疃的农户们将自家产的绿豆加工成绿豆淀粉,再做成一碗碗地域特色浓郁的绿豆凉粉。

  揣骨疃凉粉好吃是出了名的,不光是本镇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就连县城和周边的村民也会时不时光顾,一饱口福。随着揣骨疃村民俗文化小镇的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逐步完善,外地游客逐渐增多。

  2016年元宵节,揣骨疃村的文化广场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这次真的把老祖宗留下的家底搬出来了,这些民俗节目大多都有数百年的历史,节目都是揣骨疃镇一些村子的传统特色节目,前些年都是各个村子在元宵节期间陆陆续续表演,今年为了深入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分散的节目集中起来,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大戏,以形成文化品牌,继续发扬光大。特别有意义的是,小时候看到的一些民俗表演,又可以见到了。失传多年的黄河九曲灯会点亮了,人声鼎沸中,伴着热闹的锣鼓声,活动敲敲打打就开始了,先是曲长城村的背阁,这种独特民间表演形式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地群众接着表演了威风锣鼓、舞龙舞狮、走旱船、车车会、武术等节目,每一个出彩点儿,观众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特别是揣骨疃村消失42年的掇树花技艺重现,火树金花的壮美景象,让村里的节日气氛更浓,更祥和,让在外地的游子们记得这一份乡愁,增加一份对家乡的怀念。老乡们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远在京、津、冀、晋、蒙等地工作的揣骨疃人也赶回来寻觅乡愁。全村10多家凉粉馆家家爆满,凉粉供不应求。

  揣骨疃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那天,我也去凑了个热闹,吃凉粉的人真还不少,天气虽冷心里热。揣骨疃凉粉,我想你了!时长不吃,脑海涌现的全是凉粉味道,舌尖上的味蕾顿时骚动起来,愈思愈香,回味无穷。脚步不由地加快,走到村西街的一家“老字号”凉粉店,虽然店铺简陋,门外却停着多辆轿车,车牌有石家庄的,也有山西的,都是慕名来吃凉粉的。

  店内墙上挂着“冰镇刮条漏鱼穿,晶莹沁齿有余寒。味调浓淡随君意,只管凉来不管酸”的招牌,地上放着一个大桶, 桶里盛着用盐、味精、醋、香油等各种调料做成的汤。在墙根儿,放着一个用木头做成的方格柜子,柜子里放着数百碗早晨做好的凉粉。满屋的食客,用筷子挑起颤悠悠、滑溜溜、白嫩嫩、凉丝丝、香飘飘的凉粉,谁也顾不上说话,不停地往嘴里夹送,用力吮吸,“嗤溜”“嗤溜”的吃凉粉儿声此起彼伏。

  总算轮到我们了,来至远方的同学急切地喊:“请帮我来两碗白的,两碗黄的”,我赶紧制止“吃不了那么多”,话还没落地,没想到同学接着来了句“再各打包5碗,带走。”同学象是办了件天大的好事,笑嘻嘻的看着我。我知道他的老家就这个村的,外出30多年了。“我和这条街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了,这条街上有我小时候的梦想。那个时候,这店有位老人是这条街上有名的做凉粉手艺人,做出的凉粉, 筋颤颤的, 又好吃又好看。从地里干完活回来,吃上一碗,那叫个过瘾”。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咋就一下变成话篓子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着,当年这儿就一间破旧的屋子,黑洞洞的,窗户是用条条框木头档子做的,用报纸糊的没有玻璃;两口大锅,一大堆碗,男的和面往锅里下糊糊做凉粉,女的拉风箱烧水,毛驴拉着磨一圈一圈地转。”

拉话间,只见店主麻利地拿起一坨儿凉粉,粉坨是早上提前做成的,凉拌的时候并不用刀子切凉粉,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圆形的象浅勺般上面布满圆孔的的铁皮——锼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中出来了,条条凉粉瞬间滑落碗中,舀一勺秘制的汤料,再浇上红红的辣椒油,葱花香菜点缀其间,一碗韵味纯正的凉粉就做成了。再配上几块劲道茴香的豆腐干,鹅黄丝绢般的油皮,吃起来清凉可口,其味俱佳。

  吃完凉粉,各奔东西,同学感叹,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离开阳原30多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能在阳原长住,吃凉粉、喝糊糊、煮山药,好幸福啊!

  漫长的时光流逝,记忆中老家凉粉的味道犹新,无论身在何方,那是一种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滋味,那是一种一世舍不去丢不掉的浓浓乡愁,就因为它饱含着家的温馨,故乡的情怀。

  张家口市阳原县国土资源局  刘春清
阅读次数(2121) | 回复数(2)
上一篇:童年的老游戏
下一篇:感受退役军人优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