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保密
  • 性别:保密
  • 地区:保密
  • QQ号:保密
  • Email:保密
  • 个人签名: 保密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18 篇
    回复总数:460 条
    留言总数:3 条
    日志阅读:79592 人次
    总访问数:20032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wang82830488发表的博文
无私奉献韩庄人 后靠山岗建新村[2013/8/14 7:33:48|by:wang82830488]

无私奉献韩庄人 后靠山岗建新村

岗南水库溢洪道北的韩庄村,系因修建岗南水库,于1960年前后,从原平山县郭苏镇北一华里处的旧韩庄村,部分迁建于此。现隶属平山县岗南镇。

搬迁,沉重的选择

1958年,岗南水库开始建设。按工程设计,韩庄村在水库主坝西,注定要被淹没。政府要求:“到1959年春天,韩庄村要整体搬迁”。村里人们听说再有400多天,就要离开不知生息了多少代的村庄。故土难离的人们,屈指数念着,再有339天,338天,337天,··· ···。难舍难离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又是多么的容易理解。

革命老区的韩庄人,和千千万万个水库移民一样,他们想到的是国家利益,知道修建水库是为下游人民造福。自己搬迁,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国家的又一次奉献。他们心中有数,一定要早迁,快迁。村民们这个决心并非是见水库动了工才下定,而是从1955年,工程开始测量和钻探那时起就打定了。干部群众有一个共同信念:“利国利民的事,韩庄村一定要走在前面”。

迁建,三套方案

政府考虑,如果韩庄村全部后靠,人均土地太少,难以维持生活。特此制定了:“就近后靠、投亲靠友、自寻去向”三套方案。栾城、元氏、及本县多个安置点供选择。本着这个路子,人们开始为落脚点奔跑。村民们的积极行动开始实施。

    当时,在村里有这样一句戏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到栾城转转”。最后,栾城没有被选中。元氏没有被选择。搬到山西的,后又返了回来。

    故土难离的人们,大部分选择了后靠。人们经过论证,确定在“金疙瘩垴”上建设新韩庄。

1959年春,大搬迁开始。县里动员了瓦口川(苏家庄、会口一带)一些村的壮劳力,自带干粮,自带水。有扛的,有背的,有抬的,来帮助韩庄人搬迁。一个春天过去了,帮助搬迁的人们没有吃上韩庄人一顿饭。因为,旧房子都拆了,新房还没建成。移民们的一日三餐都不正常。韩庄人深感有愧,对不起人家。但只有感激之情,没有补偿之力。而那些帮助搬迁的人们,眼见移民们的生活艰难,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后靠的人们,有组织地在“金疙瘩垴”上平整地基,着手建房。大部分人家暂住在距离较近的上奉良,下奉良村人家,有一部分人家在“金疙瘩垴”北的“雀沟”阳坡挖窑。分散在三地的人们,天天往返于居住地与“金疙瘩垴”。忙于建房,忙于生产。从那时起,在韩庄人的记忆里,也就有了“北窑”这一地名。

集体搬迁到本县郭家庄村的有王大兵、李金宝、王二熬、康未、王顺喜、王更拴、王顺娃、王喜拴等10余户人家,迁过去后,就成了一个独立小队。另一部分是经有在山西太原工作的康鑫、康熙联系,在太原西郊找到了安置点。迁往太原西郊的有王吉拴、王秋拴、霍德魁、王法法等31户,100余人。到1960年,就只剩下王秋拴一户,现住太原市河西区红沟村。其他人家都又返回了家乡韩庄。

迁往本县霍家沟的是焦堂堂一家;封家沟的是王梅海一家;苏家庄的是王二法一家;赵家庄的是康正、王直两家;石古洞东沟的是康式节一家;吊里的是霍锁柱一家;陈家院的是康永全、霍法子两家;楼底的是王永海、康庚来两家;寨北的是王丑丑、王二丑两家;上奉良的是王同庆、王三庆两家;寺家沟的是康更秋一家;吾落的是康式孚、白荣、康连荣三家;付家沟的是康天儒一家;北水的是康春阳一家;杨家庄的是霍金用一家;史白雁的是王荣昌一家;东回舍的是王霖一家;马湾的是康式济、王三泉、王拴吉、霍老红、王春春五家;东岗南的是霍二忙、霍连英、康志强、霍庆法四家;红岸寨的是霍幸酉、康格拉、康四、边福海四家;王母的是康立一家;王子的是康向平一家;康风海落户北白楼村。

迁往石家庄郊区北杜村的有康永太、康荫芳、康式随三家;迁往太原南郊北畔村的有康树亭一家。

因岗南水库的修建,韩庄人就象撒出去的种子,他们在新的土地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自此融入了新的生环境。

韩庄村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决定因素是老区人的思想觉悟。人们坚信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尽管难离、难舍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故土,但还是听党的话,顾全大局,按期搬迁。为水库如期施工赢得了时间。



重建,百折不挠

“金疙瘩垴”上没有金子,有的只是荆棘、酸枣树、乱石头后靠到“金疙瘩”垴上的人们,面对一片荒凉,感慨颇多。他们在这里割过草,放过牛羊。有“黄沙石片金疙瘩垴,不长庄稼不长草”说。原来的韩庄村,滹沱河、郭苏河、石盆峪河在村南,村东,村西通过。地肥水美,稻麦两熟。“金疙瘩垴”虽也属韩庄的地域,但都是些靠天吃饭,保种不收的边缘地。在抗日战争反扫荡期间,有不少土地弃耕。就是这样土薄地瘠石头多的沙坡地,也只有200余亩。在这样一个荒山秃岭上安家落户,耕作生活,人们情绪悲观思绪万千。感叹:韩庄,成了真正的旱庄。

吃水是第一困难。起初,人们生活用水要到邻村三角村担抬。随着建房的用水增多,村集体打出了第一口水井。人们白天黑夜排队挑水。后来,又根据住户布局,打了四眼水井。由于地处山头,尽管都是深达百米,还是因地下水源不足,四个水井时有时无,村民在望井兴叹之时,不免勾起对旧韩庄的联想和思念。

义无反顾的韩庄人,没有等,没有靠,他们边建房,边种地。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新房盖起来了,人们陆续搬进了新居。水库工程方给韩庄村修建了蓄水池,吃水问题基本解决。政府从上奉良、下奉良两个,划拨给韩庄村水浇地86亩,以解决村民吃菜和基本生活。村民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农业生产上。

1962年,王大兵,康考祥在村里任职,经在石家庄市供销社贸易中心工作的康文联系,有石家庄市桥西安装部王竹元等人规划和筹料,村民用上了电灯。没多久,大队上的电磨、电碾为村民服务,减轻了妇女们的劳动强度。

                创业,面貌改变

由于人多地少,村民的生活不能保障,从1959年,到1969年的11年期间,国家累计供应韩庄村统销粮109万斤。韩庄人感到,不能永远吃国家的反销粮,要自力更生,解决温饱。在1968年到1974年的几年间,在村干部康兵兵、王三法、康保堂等人任职期,平整土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先后整治了红沟、碧石沟、沙岭沟、马鞍沟、椿树沟五个沟。劈平了大火镰沟南梁、北梁。裤腿岭沟东梁。沟东梁、椿树沟南梁、沙垴、黑石垴、金疙瘩垴这八个山垴。把原来的沙坡地变成了高产田。还运土垫地200多亩,受到了平山县委的表彰。县委奖给韩庄村的锦旗上写到:“劈岭造田建新庄,沙石坡上跨长江”。

这个荣誉是韩庄人奋斗的硕果,村民们并不以此满足,他们要继续奋斗。土地增加了,浇地的问题也要逐步解决。近在咫尺的岗南水库水源用之不竭,韩庄村在原来与三角村、下奉良联合建设的扬水站基础上,又建设了三个扬水站。随着种子的改良和化肥的使用,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8年,平均亩产达到545斤1969年,亩产达到794斤1970年,亩产达到857斤。不仅主动要求不再要国家的反销粮,当年,还主动为向国家上缴爱国粮5032斤。1971年,上缴8632斤。此后,年年向国家交售,光是1979年,就上缴公粮24500斤。





村民,走向富裕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排排座落有序,整齐划一的老民居,虽新旧不一,仍见证着50多年前,韩庄人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岁月

现在的韩庄村,一沟两岸成人字形布局,西主村和东新建民居密不可分。村民们种植、养殖、捕捞各显其能柏公路在村西穿村通过西柏坡高速便道在村东南北而行。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文化站、图书室、健身广场吸引着劳动之余的人们。沼气池、环保茅厕呈现着新农村的氛围。大部分新民居都是水泥现浇。村民房顶上红、绿、黄、蓝各不同的太阳能热水器,示着主人家的富裕。彩电、冰箱、空调、液化气、电磁炉、微波炉早已进入百姓家。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司空见惯。家庭小轿车、客货车成了时尚。韩庄村,已步入了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富裕的康庄大道。

(后记)      韩庄,人杰地灵

韩庄,原名旱庄。相传:先祖开辟于隋朝。有千余年历史。石盆峪河之水,进入韩庄即渗入地下,直到村南才又溢出。临水而旱,故名“旱庄”。明朝末年,旱灾多发,旱庄人认为:旱字,意味着灾荒穷困,庄稼无好收成,因忌讳“旱”字,遂将旱庄改为韩庄。

抗日战争时期,韩庄村涌现出了视死如归的抗日英雄康血光。由傅崇碧将军词的大理石墓碑,现矗立韩庄村北,常柏公路一公里处西侧。

如今的韩庄村,290户人家,1100多口人。自1960年迁建至今,人口增加过半。村西,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一览无余乘快艇10分钟到达革命圣地西柏坡。向北一公里可通过“岗南收费站”进入西柏坡高速。骑车走西柏坡高速便道,5分钟到达岗南镇。距平山县城25公里,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采风写生,游山玩水之佳境

资料整理于韩庄村志——《家乡纪实》。文中,由谷军军提供。

整理:平山县工商局岗南分局 王二国 13832314093

2013年8月12日



阅读次数(773) | 回复数(3)
上一篇:政府门前的石狮是震慑敌人还是吓唬人民
下一篇:吹拉弹唱红歌情 和谐乐章伴夕阳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