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于国祯
  • 性别:男
  • 地区:沧州河间市米各庄镇孙刘庄
  • QQ号:992396160
  • Email:yuguozheng1234@126.com
  • 个人签名: 于国祯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72 篇
    回复总数:8570 条
    留言总数:58 条
    日志阅读:513078 人次
    总访问数:91444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yuguozheng1234发表的博文
农村留守老人与村医[2015/3/7 11:56:19|by:yuguozheng1234]
      一名老太80多岁,丈夫前些年去世。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孙子辈的一大群,年轻时就患有慢性气管炎,随然一直不太严重,但平时也需经常吃药打针。随着年龄的增长,近些年来病情逐渐严重,又患上肺心病,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维持,同时还需有人监护,伺候,四个儿子,两个在外面做生意,两个在外面打工,常年不回家,照顾老人的事就落在嫁到本村的两个女儿身上。因为全是儿女,赡养义务相同,两个女儿就默默的侍奉老人,只是到年终几个儿子负责结算一年的医药费,其他的衣食住行费用没人提及,只能两个女儿负担,这种现象一过就是好多年。

      今年春节前,四个儿子相继回家,其中做生意儿子的比较有钱,每天带着几万元百元大钞到赌局赌博,半天的输赢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一天晚上镇刑警队来抓赌,没有翻赌徒衣兜,只在桌面上的钱就有十几万被刑警队带走,从这点就能看出赌局的规模。打工的儿子钱少些,就在赌局每天打麻将。输赢也不在少数。这种人其他费用能节俭吗?

      2014年老太全年在村里治疗医药费共计一千多元,全是赊欠,因为年龄大每次治疗医生全需出诊。输液打针不用说;有的时候家里没有年轻人,就是需要点吃的药,也要打电话让村医送上门。全是乡里乡亲,村医付出在多,也没有怨言。可是新农合制度规定,药品零加价,打针,吃药,三天只许收三元一次性医疗费,也就是説三天之内不管打多少针,出多少次诊,只许收取三元的一次性医疗费,像这种慢性病人,只靠吃药或者出诊打针,可想而知这一千元需用多少付出,多大的工作量。细算起来,零加价能有多大的利润?这一千多元的费用最多也就是100多元。新农合报销一部分,实际应还现金600多元,哥四个均摊,每人才需拿出100多元钱,其实也就是他们一天的烟钱。就是这点在他们手里微不足道的钱,也没有那个感觉到他们地母亲不容易,村医更不容易,而把款还上。

       春节期间老太反复提醒四个儿子,一年了,你们应该去还人家卫生室的药钱,人家也不容易,不要让人家着急。反正早晚也得还,为何不早些。就是这样,几个儿子以哥几个达不成一致为由,拒不还款。老太恐怕正月十六儿子们全都出门走了,赊账就要推到下年,正月十五老太再次催促,哥几个才很不情愿的每人拿出155元钱,让老太自己来还钱。

       最可气的是,正月初七老太的小儿子来卫生室拿复方利血平(老太长期用的降压药)每瓶100片三元钱,够用二十天的。他还嫌贵,说这么点药就三块钱太贵了,实在气愤不过,反驳他说,就这三块钱需用多少工序制成,还有包装运输,你想过吗,你们在外面打工,(外墙保温)每天工资二三百元甚至更多,有可能你拿一块砖运一盆水泥到师傅手下就比这瓶药贵。他才无话可说了。

       对待老人不好,和对待为他家老人服务的人不尊重,固然是人的人格与素质问题。可村医尴尬的处境,就不是他一家一户的问题了,应该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这里面有人的素质问题,最主要的是医改制度不合理,把村医边缘化。

      村医成了一群,为农村留守老人免费服务还需自己担着相当大的风险的特殊群体,前一段时间我们农民互联网里的网友问我,为何有的村医全不干了,就是有在职的也全跑到其他地方躲避起来了,不再作为,其中原因只有村医自己心里清楚,但也不好回答;某些医改新农合报销制度造成村医既尴尬又无奈。
标签:村医的尴尬处境     阅读次数(1775) | 回复数(9)
上一篇:荒唐的年代,荒唐的事
下一篇:人分三六九等

loading...